第一百五十一章:“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剿灭你们?”</p>
“呼哧嘶,够味儿!”</p>
朱元璋坐在桌子前,吃着蒸饺喝着面片汤,吃的很是痛快。</p>
锦衣卫的姚同此时也跪在殿门口。</p>
能在陛下跟前露面,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p>
朱元璋边吃边对着王景弘摆了摆。</p>
王景弘会意,弓着身走到殿门口的外道,对着匍匐在门口的姚同给了一个眼神,随即微微俯身轻声道:“见了陛下,什么该,什么不该,自己心里有个数。”</p>
姚同抬头,脸色有些激动:“卑职知道。”</p>
跟着王景弘走进殿中,朱元璋正在喝汤。</p>
喝完一口汤,朱元璋看了看姚同,道:“锦衣卫的人?”</p>
姚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道:“卑职锦衣卫镇抚司旗,姚同!”</p>
“嗯,今日晋王殿下出去散心了?”朱元璋问道。</p>
“是,晋王殿下和宁国公,还有曹国公世子,府相铁大人及魏国公府大姐,姐一同郊游去了。”</p>
“嘿,这臭子!”朱元璋笑着看了眼朱标,气呼呼的道:“咱们爷俩在这忙的昏天黑地,他倒是自己个跑出去散心了。”</p>
“没良心的东西!”</p>
朱标轻笑:“老三为国立下大功,当时好好休息的时候,去一趟漠北,也是够辛苦的。”</p>
朱元璋哼哼一笑,道:“休息什么时候休息不成,去了大同府,不是想怎么休息就休息,谁管着他?”</p>
“朝中事儿这么多,不来帮着看着点。”</p>
“姚同,去告诉晋王,回来之后,来见咱!”</p>
姚同赶忙点头:“是,卑职领旨!”</p>
</p>
这边的朱棡则是带着几人一路到了石灰山下。</p>
徐妙云带着面纱,怀中坐着徐妙锦,坐在白色的马儿上,显得极为优雅。</p>
王保保赞叹道:“没想到大明的姐之中,也会骑马之人,倒是让人一改对大家闺秀的偏见。”</p>
徐妙云轻声道:“回宁国公,女出自将家,虽从不曾接触军武,但也在兄长的耳濡目染下学了马术。”</p>
“大明以武立国,国朝百姓习武成风,便是女子,习武也不是什么让人惊奇的事情。”</p>
朱棡走在前面,嘿嘿一笑。</p>
有面儿!</p>
这种媳妇带出去,就是倍儿有面子!</p>
到了京城北边三十里的石灰山,很快就有人前来接驾。</p>
“锦衣卫旗谢焘,参见殿下!”</p>
朱棡翻身下马,道:“起来吧。”</p>
拴好马儿之后,几人跟着谢焘走了进去。</p>
朱棡来此的目的,是检验水泥的制作进度。</p>
用石灰石附带河砂跟铁矿石一起煅烧出来的水泥。</p>
理解为带系统的专属特权</p>
走到门口,朱棡就从怀中取出白纱,丢给李景隆两人,又递给王保保。</p>
这才走到徐妙云身前,笑道:“灰尘多,我给你戴上。”</p>
徐妙云微微羞怯几分,顿时脸颊夹带芬芳之色,眼波流转之下,带着一丝窃喜和娇憨。</p>
朱棡愣了下,好不容易给徐妙云将纱巾戴好。</p>
随即,牵起徐妙云的柔荑就往里面走去。</p>
“姐夫!我还没带呢!!”</p>
朱棡忙回头,徐妙云也霎时间脸红如血。</p>
</p>
“啊哦哦哦哦,妙锦,姐夫马上给你戴。”</p>
进了石灰厂,就感受迎面而来的热气。</p>
李景隆疑问道:“这些个窑洞干啥的?”</p>
一旁的铁铉负道:“烧石灰!”</p>
“用灰石大火煅烧,烧到灰石杂质全无,便会轻若无物,此为干料!干料遇水,如灼灼烈火,待到石灰完全燃烧完,剩下的便是熟料。”</p>
李景隆一脸愣神:“熟料又是啥?”</p>
一旁的王保保乐呵道:“便是石灰!用途不少,民间多用于涂抹墙面,或者洒在屋前屋后,驱赶蛇虫。”</p>
“其次方士炼丹,农民改善土地,也会用到。”</p>
朱棡白了李景隆一眼:“叫你多读点书!”</p>
李景隆挠头,有些悔之晚矣的道:“哎!都怪家里那个老混蛋,天天拍我脑袋。”</p>
朱棡差点笑出来。</p>
李文忠可真是三生有福啊。</p>
摊到你这么个大孝子!</p>
徐妙云道:“租用这里的窑厂用了七百多贯,四百个窑工三个月的工钱三百六十贯,其次还有添置的板房,以及每顿三贯钱的开销。”</p>
“十个钱一天?”朱棡问道。</p>
徐妙云点头:“一般民间租用劳工,都是八个钱一天。”</p>
朱棡摇了摇头:“十五个大钱吧,窑工是技术工,而且天气热,马上就立夏了。”</p>
“另外让人多备凉茶水,让工人们解渴,下工也要让人监督他们洗个澡再走!”</p>
“石灰有腐蚀性,长期接触对皮肤不好。他们是劳工,但是咱们之间是租聘关系,不能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那是有违人道的。”</p>
听到朱棡的话,徐妙云没有反驳。</p>
她眼神流转的看着朱棡,眼中尽是欣赏。</p>
不愧是她看上的男人。</p>
一旁的王保保有些惭愧。</p>
朱棡这时候也注意到了王保保脸上的愧色。</p>
朱棣今日本来也跟朱棡一起出来游玩,但听到有王保保,也就不愿意跟着来了。</p>
不光是朱棣,浮屠营的其他弟兄,不愿意跟王保保过多的来往。</p>
在草原上,王保保做的那些事情,至今让他们心中还有一块创伤。</p>
徐妙云去了一旁,朱棡则是看着王保保道:“宁国公觉得惭愧?”</p>
王保保抬头,看着朱棡的眼神有些凝重。</p>
他微微一笑,随即道:“宁国公,你知道我为什么明明可以剿灭北元,却没有这么做嘛?”</p>
王保保抬头。</p>
朱棡走到一旁的路边,看着里面工厂那些劳工不断的肩挑背扛灰石,在远处山中,还听得到‘叮叮叮’的铁棍垒石的声音。</p>
这一点,别王保保。</p>
就是没有参与战争的李景隆和铁铉都心有疑惑。</p>
晋王,一直是一个让人看不透的人。</p>
“因为剿灭你们,远没有让你们为大明做事来的划算。”</p>
王保保身躯一震。</p>
朱棡缓缓道:“在浮屠营冲进你的大营前,我确实有过一不做二不休,全部杀了来的干脆的想法!!”</p>
“可那样,漠南用不了几年,又会被草原人占领。”</p>
“不管是西边的鞑靼,还是更西边的蒙兀儿斯坦,东边的女真,北边的罗斯,都会成为大明未来的隐患。”</p>
“汉人无法长久定居于草原,让他们离开家乡,去无法耕种,无法群体集居的草原,他们是不会答应的。”</p>
“所以,以北元百姓为屏障,让你们为我大明戍边三十年!三十年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