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真是亲爹吗?</p>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老三良久,脸色板正的道:“把伸出来!”</p>
“爹就一点伤口。”</p>
“老子的话都不听了?”朱元璋瞪了他一眼。</p>
朱棡沉默,伸出了。</p>
朱棡的多是磨制镜片时,被磨料磨掉了一些的皮肤,露出了猩红血肉。</p>
朱棡取下眼镜,抓着朱棡的看了看,老朱的嘴角微抿了抿,喊道:“去,取金疮药。”</p>
王景弘忙不迭的转身出去。</p>
殿中的朱元璋盯着朱棡,道:“咱是你爹!你啥地方没看过?”</p>
老朱有些心疼的看了看朱棡的,怪罪道:“去了漠南,不可这般不惜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咱最担心的,就是你有啥事自己干,不跟咱。”</p>
“当爹当娘的,哪有不疼孩子的,在外遇到啥难事,心里有啥不痛快,给爹,爹想办法给你办。”</p>
老朱的声音一下子有些哽咽。</p>
这一刻,老朱也有些忍不住了。</p>
“老子看着你长大,一点点儿,跟个猫崽子一样,生下来的时候,可丑了。”</p>
“后来越来越大,咱也越看越欢喜,你从聪明多。喜欢炫耀,宋濂教你们读书认字,你学的最快,但是最轻浮。”</p>
“咱想着,你这样的性子,以后带兵打仗可咋办,当爹是盼着你早点醒事,变沉稳点呐。好在老天待咱老朱不薄,儿子出息。”</p>
“你办的事办得好,但是朝中大臣都不喜欢你,你也别理会他们,咱老朱家人的,还轮不到别人三道四的。”</p>
朱棡也眼眶泛红。</p>
朱元璋的父爱,和他所想象的帝王家庭不一样。</p>
他的父爱,就是最纯粹,最直白的爱。</p>
朱棡哽咽:“爹,儿子不是去就藩,三年后就回来。”</p>
朱元璋苦笑:“三年以后,爹都老了。”</p>
“不,爹如今正值壮年,龙精虎猛。”朱棡道。</p>
老朱脸一红。</p>
娘的,别这事还好,一就想起昨儿个某个才人美娇娘那幽怨的表情。</p>
朱棡也诧异的看了一眼老朱。</p>
我靠,老朱这表情,有故事啊。</p>
不多时,王景弘回来了,怀里还揣着一罐金疮药。</p>
“伸!”</p>
朱元璋拿着药,命令道。</p>
老朱细心的给朱棡上药,一边用涂着药膏的棍子上药,一边道:“你的这些事,都得第二年才能动工,但是咱可以跟你啊,生孙子这事,是第一要紧的事。”</p>
“你们成亲快两个月了,还没动静,咱这个当爹的心里着急。”</p>
老朱抬眼看了看朱棡的脸色,随即促狭道:“一个不行,就两个,咱看那个草原的丫头也不错,是个能生养的。”</p>
“爹。”朱棡为难的苦笑道。</p>
“咋地,你个王八蛋又要忤逆你爹?”朱元璋一棍子按在朱棡的伤口上。</p>
“嘶!”</p>
朱棡倒吸一口凉气。</p>
我靠,你是亲爹吗?</p>
“别的事,咱可以商量,但是这事,没得谈!咱可告诉你啊,一年之内要是妙云还没动静,要么咱派人过去盯着,要么你俩自己回来。”</p>
这不犯浑吗?</p>
朱棡无奈的吐槽。</p>
但是他也清楚,这犯浑的事,老朱真能干的出来。</p>
但凡是牵扯到老朱家传宗接代的事,那对于老朱来就是无差别攻击的大事。</p>
御史涂节被活生生从城楼上摔死,还摔了两遍,就是因为他反对藩王制度。</p>
真要是把老朱逼急了,鬼知道老朱会不会把朝堂里的人全杀了,重新组建班子。</p>
“儿子知道了。”朱棡无奈的应答。</p>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p>
“早生孩子早享福,爹娘心里也有个念想,知道你的子孙传下去了,咱老朱家开枝散叶了。”</p>
朱元璋的声音轻悠悠的,但是却的很清楚。</p>
</p>
上好了药,朱元璋继续道:“王恭的事,你事先知道吧?”</p>
朱棡点了点头:“知道,锦衣卫暗查的名单上,有堂姐夫,但是锦衣卫查了,堂姐夫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伙同他们。”</p>
朱元璋闻声点了点头。</p>
“咱知道了。”</p>
朱棡大概知道朱元璋要做什么。</p>
“今晚就在偏殿歇吧,明天一早,让妙云进宫,一起去陪陪你你们母后。”</p>
“是。”</p>
</p>
洪武六年七月初七。</p>
风和日丽,微风轻拂南京城墙下护城河的杨柳,杨柳枝条繁茂,随风轻摇,护城河河水清亮,反射着高耸的城墙,妖娆的柳枝。</p>
晌午一过,晋王殿下北上的队伍便开始集结。</p>
老朱家一大家子都来相送。</p>
朱樉和朱棡走在一起。</p>
“二哥。”朱棡喊道。</p>
朱樉笑了笑:“老三,二哥知道,你一直不喜欢二哥的为人,但二哥这一次得谢谢你。”</p>
朱棡挠头。</p>
“你好好干,有什么需要二哥帮忙的地方,给二哥!二哥尽量帮你,切不可让藩王就藩之事落空。”朱樉道。</p>
朱棡这下子明白朱樉为什么突然和自己好言好语的话了。</p>
他还是为了藩王就藩的事情。</p>
朱棡点了点头:“二哥,我会努力的。”</p>
朱樉拍了拍朱棡的肩膀。</p>
他离开之后,朱棡的眼神之中这才有了些笑意。</p>
朱樉的行为他并不意外,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藩王就藩,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管控势力!并且王位世袭罔替,这是王权的顶点。</p>
任何一个藩王,都不可能无视这样的权利。</p>
“这回啊,总算是清净了。”</p>
淮西勋贵里面,几个勋贵叹了口气。</p>
文官这边,段凯几个老臣也是喟然长叹。</p>
晋王,总算是走了。</p>
走了也好!</p>
至少,锦衣卫不再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刀。</p>
“儿啊,让娘再好好看看你。”马皇后热泪盈眶的看着面前的朱棡,双扶着朱棡的肩膀。</p>
孩子才十几岁,过了三年肯定是大变样,到时候自己当娘的不定都认不出来。去了边关的将士,要么晒黑要么变壮士,但是毫无疑问,都变得饱经风霜。</p>
“去了北边,好生照顾自己,按时用膳。”</p>
“北边干,多喝水。”</p>
“也不要涉险。”</p>
马皇后叮嘱着,朱棡也认认真真的听着。</p>
“娘,孩儿三年之后就回来,到时候一定让您抱上孙子。</p>
朱棡眼眶泛红。</p>
三年,差不多。</p>
“好。”</p>
朱棡又跟朱标,李文忠等人告别。</p>
“九江呢?”朱棡问道。</p>
朱元璋负站在一旁:“去凤阳屯田了,等他那边办好,咱让他来大同府帮你。”</p>
“吉时到!”</p>
随着礼部官员的喊声,朱棡也到了离开京城的时候。</p>
朱棡携徐妙云在朱元璋和马皇后身前长跪而下。</p>
“孩子。”马皇后泪流满面。</p>
朱棡沉声道:“孩儿不孝,不能在父母膝前尽孝。”</p>
两人长拜而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