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231章 你信不信?
    第二百三十一章:你信不信?</p>

    云南的马政,是朱元璋在从朱雄英口中听到了朱棡的推测,而后再三斟酌下,才确定下来的。</p>

    马政不过中书省。</p>

    如今五军都督府还没出现,还是大都督府掌控军事,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是李文忠。</p>

    “没意义?”朱元璋疑问。</p>

    身为皇帝,他早已不会喜形于色,所以在杨宪出这句话的,朱元璋没有半点神色上的波动。</p>

    杨宪的观点很简单,云南布政使王玮,是他的好友。</p>

    “王玮此人原先是翰林学士,编修元氏,对云南一带民情甚为了解,洪武三年任广西府知府,洪武四年升任云南布政使。”</p>

    “此人为官清廉,吏治清明!为政期间,也多次修缮管辖范围内水利,当地百姓无不对其称赞有加。”</p>

    这话得也是直白。</p>

    反正就是云南不会有战事。</p>

    朱元璋也有些疑惑。</p>

    王玮此人当真是个治世能臣?难道云南的布置要落空?</p>

    朱元璋收下了杨宪的折子,打算再琢磨琢磨。</p>

    杨宪出了皇宫之后,径直回到了府邸。</p>

    回到府邸之后,下人便将一封带着印泥的信件送了上来。</p>

    坐在椅子上,杨宪微眯着眸子看着里的信件。</p>

    云南风平浪静,沐英和汤和两人在云南楚雄府大肆征兵,囤积粮草,如今已经有三万之众。</p>

    “决不可继续了。”杨宪心里焦急。</p>

    淮西人,绝对不是乖宝宝!</p>

    他后背有些凉飕飕的。</p>

    所有人都以为淮西人在经历了去年洪武门的君子之约之后变成了乖宝宝,可杨宪清楚,李善长还居在韩国公的位置上!淮西人就绝不会消沉。</p>

    云南的这三万人,可实打实的是淮西人的根基。</p>

    明年五十万的军费要是发了下去,这三万人鬼知道会不会变成五万人。</p>

    坐视政敌的强大,那么浙东文官倒台的日子就不远了。</p>

    杨宪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恩师刘伯温。</p>

    若是这件事刘伯温肯出。</p>

    但刘伯温会吗?</p>

    杨宪无奈。</p>

    但目前首当其冲的是晋王。</p>

    蔚州知州赵和谋反的事,还没定论。</p>

    杨宪心里有些焦急和忐忑。</p>

    这事,他心里有数,看似是赵和因为晋王上任大同之后的举动不满而造反。可实际上不如是某些团体对皇帝的不满。</p>

    他这个中书省丞相闹心的事不少,上面胡惟庸压着,</p>

    自己表什么态?</p>

    我杨宪就爱权力。</p>

    你让我造反,我也干不来那事啊。</p>

    如今,要证明晋王是错的!</p>

    因为云南土司叛乱的预测,是晋王下的。</p>

    只要晋王在大同的事被定性为确实是晋王的过错,那晋王就算是失势了,云南土司的事,也就不了了之。</p>

    届时即便是他杨宪,也能在云南的事情上面发表看法,借此将军费的事情给省了。</p>

    五十万军费,可以建多少学校,培养多少读书人了。</p>

    肉疼啊。</p>

    谁不知道大明穷。</p>

    </p>

    翌日,御史周通在朝会上,上谏民间议论纷纷的赵和举兵造反一事,并且宣称百姓上城抵御晋王的平叛大军。</p>

    更是将晋王塑造成了为祸一方,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的人。</p>

    最后,周通在朱元璋阴沉的眼神下来了一句:“此乃民间百姓所言!”</p>

    </p>

    去你吗的百姓所言。</p>

    朱元璋只是冷冷一笑。</p>

    随后当即令御前侍卫拿下周通。</p>

    “拖下去,砍了!”</p>

    朱元璋狞笑一声。</p>

    周通脸色骤变:“陛下,臣臣,臣是言官,是言官啊!风闻奏事,陛下,这是古礼啊!”</p>

    这一刻,百官变色。</p>

    杨宪心头一寒。</p>

    朱元璋的大握在面前的书案上,洪亮如钟的声音好似天雷滚滚一般在金殿上盘旋,那浑厚的嗓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威压。</p>

    “风闻奏事?咱让你们风闻奏事,那是叫你们实话,办实事!而不是听风就是雨!”</p>

    “你周通,百姓之中有人百姓上了城头抗击晋王的大军,那咱怎么没收到?锦衣卫,都督府的线报都没收到,你一个六品御史,哪来的消息?”</p>

    “啊?咱问你的话!?”</p>

    周通噗通一声跪下。</p>

    朱元璋环视群臣:“咱的儿子是什么性子,咱不知道?从皇后身上掉下来的肉,当娘的不知道?啊?为祸一方,哈哈哈,好一个为祸一方!”</p>

    “你们的儿子吃酒喝肉,大摆席面!燕王查的事还没查完,你们就来给咱上眼药了?”</p>

    “就在殿外,砍了!”</p>

    周通吓得面如黄纸,整个人几近痴呆。</p>

    御前侍卫邓铭上前,带着两个人将周通给拖了下去。</p>

    随后一会儿,便听到殿外一声凄厉到让人毛骨悚然的惨叫。</p>

    “天呀!”</p>

    嗤的一声,一切归于平静。</p>

    殿内,似乎萦绕着一股血腥气。</p>

    六品御史,砍就砍。</p>

    这时候,百官的脸色个个诚惶诚恐。</p>

    帝王,有着不容侵犯的威仪!</p>

    朱元璋看着这些人那惨白的脸,杀气毕露的道:“咱知道你们喜欢斗,喜欢争!咱也没不让你们斗。”</p>

    “可有些人,有些事,不该惹的,不能动。”</p>

    晋王!</p>

    杨宪艰难的滑动喉管,只觉得喉头刺痛,干燥的不出话来。接下来便是感觉到眼睛都被额头流下来的汗水给迷了眼。</p>

    其他官员都没杨宪这么怕。</p>

    杨宪这么怕,是因为他认为,皇帝这番话是在敲打他。</p>

    周通的事,是杨宪第一次的试探。</p>

    可这一次的试探,等同于刚刚把伸出来,老朱起刀落就给你爪子给砍了。</p>

    有些东西,碰不得。</p>

    朱元璋道:“蔚州赵和谋反的事咱清楚!到底是怎么处置,怎么办,你们自己看着办。”</p>

    百官又开始琢磨这句话的意思。</p>

    倒是那老大人段凯浑浊的眸子睁开,随后看了看面前的杨宪。</p>

    散朝之后,礼部公房的院子里,段凯将杨宪和汪广洋领进了自己的公房。</p>

    虽然官面上杨宪官位大,但是也不能不给段凯这个浙东文坛之首的老大人面子。</p>

    段凯坐下,奉茶之后,低沉的道:“蔚州的事,该有个结果了。”</p>

    杨宪和汪广洋沉默。</p>

    皇帝保全晋王的态势已经做足了,为此不惜杀了御史。</p>

    看着沉默不语的两人,段凯道:“蔚州知州赵和,残害百姓,迫害忠良,意图谋反!”</p>

    见两人还有些凝眉。</p>

    段凯叹了口气:“此事你们不能再迎头而上了!今日朝会上的局势,你们还没看清吗?咱们这位皇帝,不是李世民,不是赵匡胤!他是朱元璋!”</p>

    “他要杀你们,不是挖骨切肉,只是蹭破点皮罢了。”</p>

    “今日处死你们,明天这位置,就有人坐上来,你们信不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