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233章 任命官员,布局开始
    第二百三十三章:任命官员,布局开始</p>

    蔚州,朱棡在给老丈人倒酒。</p>

    老丈人在战斗刚刚结束的那天就赶到了。</p>

    酒桌上,简单的两个菜,桌子也是残破的老木桌,显得很是破败。</p>

    好在老丈人不嫌弃。</p>

    徐达有些凝重道:“你要杀班用吉?”</p>

    朱棡点了点头。</p>

    徐达似乎有些想要劝解。</p>

    可下一刻,朱棡笑道:“爹,锦衣卫杀一个人,不需要那么多理由。”</p>

    徐达有些微微失神一阵。</p>

    不过最终,徐达还是点了点头。</p>

    罢,徐达吃了口菜,问道:“我听你要修路。”</p>

    朱棡点头:“嗯,大同府到蔚州的路不得不修,蔚州的铁矿太多了,但蔚州境内煤不多,要冶炼铁矿,得运到浑源州。”</p>

    “我听妙云,你在京城弄了个什么水泥,可以当三合土用,是不是?”徐达目光之中露出一丝狡黠的光。</p>

    不过很快消失。</p>

    朱棡没有否认:“是,就是用石灰石烧的,煅烧之后变成熟料,再加入砂石跟石粉就可以,硬度可观,而且最关键的是价格低廉。”</p>

    “可修路要的泥沙可不少,你要修两丈宽,二尺厚的路,得用多少水泥沙石?”</p>

    “上旬我去桑干河看了,河底泥沙很多。”</p>

    着着,朱棡就开始跟老丈人面前吹牛皮了。</p>

    “这桑干河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每年这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就会干涸,所以取名桑干河。古时称为漯水,而这条河呢,常年堵塞!”</p>

    “因为什么?泥沙多啊!所以我打算在浑源州桑干河主干道边,建造钢厂和沙场。”</p>

    “俗话要想富先修路,先把这大同府内里的路给修好,路修好,交通便利,百姓得利。”</p>

    徐达点了点头:“之后呢?”</p>

    “造家伙事啊!”朱棡乐道。</p>

    “有了钢材,什么器械造不出来?”</p>

    “好刀,好枪,好炮!战甲,马甲,全用钢材造。”</p>

    朱棡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如果用系统辅助,把步枪先给造出来。</p>

    有点头疼。</p>

    这事自己不能干啊。</p>

    得找个卖苦力的!</p>

    几乎是一瞬间,朱棡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人。</p>

    “靠,怎么把他给忘了!天文学家也是科学家啊!”</p>

    吴伯宗!</p>

    这家伙可是明代天文学家。</p>

    让他去地方当官,那不是委屈人才了。</p>

    让他去搞科研才是他该走的路啊。</p>

    和老丈人吃了午饭,朱棡就去了衙门里,蔚州经过十几天的调整,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原先的状态,城中心的知州庙也在加班加点的建。</p>

    就是逃亡的世侯还一直没动静。</p>

    “殿下。”</p>

    朴不成跟在朱棡的身上,喊了一声。</p>

    朱棡回头,问道:“怎么了大伴?”</p>

    </p>

    朴不成微微一笑:“老奴也就是顺带提一句,这如今蔚州平了叛,但这官还能不能用,用谁,还得殿下发话。”</p>

    “若是这么一直拖着,老奴怕有人生了异心。”</p>

    老朴这话还是有道理的。</p>

    老朱打天下的时候,打下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当地官员给安排好,继续用的,裁撤的,都要有个数。</p>

    朱棡点了点头:“多谢大伴提醒!”</p>

    朴不成讨好一笑:“哎哟,殿下折煞老奴了,老奴就是提醒殿下,想必殿下早就想到了,老奴也就是这么个引子。”</p>

    朱棡笑了笑。</p>

    进了衙门,朱棡让人去大同城带人,第一个任命的官员,就是蔚州知州,而任命的人,是朱棡从京城带出来的士子,孙文博。</p>

    三日后,孙文博一行人到了。</p>

    得知要自己出任蔚州知州,孙文博直接吓傻了。</p>

    此人就是江西士子之中,年纪最长的那个孙大哥。</p>

    此人为人和善,做事谨慎,并且待人真诚!如今的蔚州,就需要这么一个能够安抚人心的知州大人,而不是一个上任三把火的清官。</p>

    孙博文直接吓得站在原地愣了半晌,半晌之后吴伯宗和齐文等人才将他喊得回过神来。</p>

    “莫不是傻了?”有士子问道。</p>

    孙博文眼神一清,随后‘嗝’的一声,翻个白眼抽了过去。</p>

    这下子,倒是把在场几人给吓住了,尤其是朱棡,心道这家伙不会给吓得猝死了吧?</p>

    于是,朱棡走上前来,掐着孙博文的人中不停呼唤他。</p>

    “孙大哥!”</p>

    “老孙,快醒醒啊,你不是一直想当官吗?”</p>

    “孙老大,快醒醒,你婆娘跑了!”齐文大喊道。</p>

    吴伯宗正打算没好气的两句,结果只见孙博文一个激灵就惊醒过来。</p>

    朱棡有些默然。</p>

    这老孙媳妇肯定漂亮。</p>

    孙博文清醒之后,又过了好一阵,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p>

    朱棡告诫道:“蔚州如今民心凝聚,万事不可倒行逆施!但你也要有自己的准则,</p>

    “大事提前做出判断,待人话留三分,万不可把话透!”</p>

    “”</p>

    朱棡告诫了很多,孙博文越发的心虚起来。</p>

    他觉得自己做不好。</p>

    这时候,吴伯宗上前道:“孙大哥,你是咱们学堂里的大哥,跟着你来京城赶考,你对弟弟们诸多照顾,不也做的很好嘛?”</p>

    “你就把百姓们当作弟弟们来对待,他们定会感受到兄长您的仁厚。”</p>

    朱棡也点头道:“还是那句话,学以致用!”</p>

    “你们这些贡生读的圣贤书,学的治世之道,但再怎么嘴边扯皮,都是假的。满嘴之乎者也,也换不来一粒粮,一粒米!”</p>

    “唯有实操,才能真知。我不希望你们这批人上任之后,整日待在衙门里,我规定你们每十天必须有一天去地方,去乡下走访。”</p>

    孙博文是不是个好官,朱棡真的不知道。</p>

    快三十岁的人,做事风格和性格早就定死了,他能做的也就是引导一下,避免一些提前犯的错。</p>

    最后,朱棡又道:“我会留几个锦衣卫在蔚州,随时采集情报,你要看他们的情报也可以,只需要明就行。”</p>

    “当然,这份情报也包括你们的表现,谈吐。我不避讳你们,是因为你们看了,更能改正自己。”</p>

    交代了一番之后,朱棡将几座已经探出来的煤矿,铁矿位置给孙博文交代了一番。</p>

    p:祝我自己生日快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