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李景隆的信</p>
洪武六年十一月二十四。</p>
大雪。</p>
大同府的王府内,朱棡里拿着一封来自凤阳的信。</p>
“王爷在看什么?”</p>
徐妙云从内院走了出来,一身淡紫色明式汉服显得雍容华贵,来到大同府这些时日,徐妙云的气色好了一些。</p>
兴许是远离了京城,徐妙云在大同府过的很是惬意,也没有在京城时那般谨慎和心翼翼。</p>
“大侄子的信。”朱棡笑了笑。</p>
看着信纸上的话,朱棡笑道:“这家伙还真是,学有所成啊。”</p>
徐妙云接过信纸看了看,顿时有些忍俊不禁。</p>
“芳儿,确实是女中豪杰。”徐妙云道。</p>
信纸自然是李景隆这个二笔写来求学的。</p>
李景隆由于害怕被打,躲到凤阳府去屯田,这厮去了凤阳,第一件事就是让家里的管事给自己建了个院子,开始整日在院子里练武。</p>
就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打败邓芳。</p>
结果练了一两个月,半点起色没有。</p>
又听闻邓芳在京中自身暴打十几个恶徒的事迹,顿时深感无力。</p>
索性写信给朱棡求学。</p>
求御女之术。</p>
只是朱棡还在偷乐的时候,徐妙云轻悠悠的问道:“王爷很善这御女之术?”</p>
朱棡脸色缓缓失去了笑容。</p>
“妙云,你是知道本王。”</p>
“嗯,妙云知道,王爷善骑,于草原上跟安宁公主追逐打闹,据还伤到了无辜的马儿。”徐妙云轻笑道。</p>
笑容恬静,温柔淑雅。</p>
“妙云,今晚吃你最喜欢的当归鸡汤怎么样?”朱棡转身撸起袖子就要去杀鸡。</p>
徐妙云摇了摇头:“妾身不贪口。”</p>
朱棡冷汗淋漓。</p>
妙云妹子,你这无声的压迫,有些吓人啊。</p>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朱家遗传的怕老婆,又或者,老朱家情种多,朱棡在徐妙云面前,总是有些没底。</p>
朱棡凑上来,抓着徐妙云的一双柔荑,道:“咦,王妃最近儿怎么糙了,正好夫君这儿有一瓶润膏。”</p>
徐妙云欲要抽,却发现夫君已经站在身后,忙要离开,又被搂腰扶摇而下,一阵失神,两人坐在了围栏下的凳子上。</p>
一旁的宫人全被徐妙云的侍者屏退。</p>
“王爷。”徐妙云魇面羞红,娇嗔不已。</p>
“,跟谁学的?差点把你男人都给吓到了。”朱棡逗弄道。</p>
徐妙云轻咬红唇,眉宇间有一抹不屈之色。</p>
只是下一秒,朱棡大下沉。</p>
“妾身妾身,还不成嘛。”徐妙云吓得花容失色,忙道:“是妾身跟海别论诗词的时候。”</p>
听到徐妙云的话,朱棡顿时露出一抹惊奇之色。</p>
原来古时候的女人凑一起,也聊得如此生龙活虎。</p>
见朱棡脸色有些愣神,徐妙云脸儿透红,神色有些忐忑道:“夫君可是觉得女人家。”</p>
“不该讨论这般不知羞。”</p>
朱棡回过神来。</p>
便见徐妙云双眸如水,双颊含春,眉宇间可见盎然之色,美的美不胜收,惊心动魄。</p>
朱棡几乎是自言道:“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p>
</p>
“你坏!”</p>
徐妙云扑身而就,深埋臻首好一番羞。</p>
</p>
到了晌午用膳的时候,特意叫人准备的枣泥糕端了上来。</p>
餐桌上,徐妙锦咬着筷子头有些愣神。</p>
而朱棡则是跟徐妙云再次起了李景隆的信。</p>
“夫君觉得,九江跟芳儿,可成?”徐妙云问道。</p>
朱棡也不确定道:“应是能成才是,李九江这厮就缺这么一个贤内助。”</p>
贤内助?</p>
徐妙云有些不解这个贤内助是褒还是贬。</p>
朱棡解释道:“李景隆处事能力很强,官场混的风生水起。但终归是武将家庭的人,将来肯定是要带兵打仗的。”</p>
“接过曹国公府的大位,没仗打他还能混起来,就怕打了败仗啊!”</p>
历史上不就是这样吗。</p>
徐妙云也恍然。</p>
点头道:“朱云香坊的那些商家,确实都是九江给谈好的。”</p>
“年初的有时候香坊刚刚开业,供货不足,起初那些商家还要去衙门状告我们收钱不交货。可后来被九江请去秦淮河玩了三天,一直到现在都跟咱们香坊保持合作。”</p>
这或许不是最早的酒桌文化。</p>
但绝对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的一场酒桌文化。</p>
“咱们香坊在山西有没有出路?”朱棡问道。</p>
徐妙云点了点头:“有。”</p>
“但相较于南方,北人洗漱的频率不高!”</p>
没有应天府的那么高。</p>
“那看来要另辟蹊径了。”朱棡点了点头。</p>
钱!</p>
一个地区的开发,就是用钱去砸。</p>
钱砸到位了,自然而然就有效果了。</p>
他在系统里面搜了一下,发现有几种东西是目前科技可以大规模制造的。</p>
比如以种植业作为根本的香水萃取工艺,可以实现荒地利用,增加百姓收入。</p>
花蕊的种植难度比稻谷麦低很多,而且犄角旮旯的荒地也能种植,以香水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可行的策略。</p>
但缺点是见效慢,以及落到花农里的钱不多,肥料,采摘,运输,制作成本,渠道成本,都是钱。</p>
这个项目可以搞,但前提是得走高精尖。</p>
下一个就是养殖业。</p>
以肉猪作为代表,明朝养殖的猪统称为豚,是黑猪,不是白猪,体型,肉质柴。</p>
他可以用系统换白猪进行繁殖。</p>
但缺点是繁殖种猪需要的时间也不少。</p>
还有一些项目,但各有各的缺点。</p>
系统对于朱棡来,不是一个可以无限索取的东西,他只能将一些东西以先驱者的方式带到大明!有了一个东西在前打头阵,再去研究其生产方式和制作工艺。</p>
最终,朱棡将下一个目标落实在了煤炭脱硫上。</p>
山西煤多,且大多露天,但带着硫的煤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无法作为取暖材料!每年因为百姓贪图便宜,使用煤炭取暖而致死的人不在少数。</p>
需要注意的是,煤炭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明朝中叶的陆深的‘燕闲录’之中,在此之前,都称之为石炭。</p>
没有脱硫的石炭燃烧效率低,温度低,且有毒性,民间使用也有,但不广泛。最早发现对石炭的使用,居然是用作雕刻各种器物。</p>
p:杠精别来了!这是,!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煤炭的采集和使用,北宋汴京城就已经实现了‘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