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又是关键时刻</p>
反正种种原因下来,钱是没有了。</p>
光是建造全国卫所军营,就要耗费大量的钱财。</p>
这后面的难题不少。</p>
最大的就是铁!为了打造兵器,胡惟庸脑袋都大了,大明朝一年就那么多铁,哪儿去弄那么多铁来打造兵器,以供各地驻军所用?</p>
朱元璋是个军事迷,也是个军人出身打天下的,深知拳头硬才是硬道理。</p>
大明洪武年军备常年都是备战状态。</p>
出了去年的事之后,朱元璋更是对军械库跟京中禁军一月三查,时常带着人去巡视军队训练。他自己都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军队训练效果。</p>
这也是为什么明代初期可以跟元人掰腕,但到了‘堡宗’,几十万人干不过一个瓦剌。</p>
言归正传。</p>
马贵的话一石激起千层浪,钱拿不出来怎么办?</p>
还没个确切的消息,这边的刑部尚书刘维谦就给了自己弟刑部侍郎一个眼神。</p>
刑部侍郎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算是朝廷的年轻一派,但也是出身自士族。</p>
得到顶头上司刘惟俊的准许,当即脑门充血,整个人都忍不住战栗起来。</p>
这是他当官之后的第一弹!</p>
“臣启奏!”</p>
“臣奉命清查凤阳毒炭一事!臣一奏凤阳当地商贾中饱私囊,以有毒的石炭充作无毒石炭售卖给百姓,致使上百人死亡!二奏当地商贾皆着锦衣华服,出入车驾,骄奢淫靡!”</p>
哗!</p>
殿内一下子响起哗然声。</p>
不少官员还不知道这事,此时得知了才眼神有些震撼的看着这新上任不久的刑部侍郎,仿佛在问:“你疯了?”</p>
凤阳那边的商贾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p>
且不勋贵。</p>
就凤阳下属的那些皇爷老乡,哪个不是备受恩宠?</p>
商贾敢在凤阳这么嚣张,没人撑腰怎么可能?</p>
其实大家族下属怎么可能没有点产业?</p>
勋贵们私底下都有商队在各地跑商,倒卖各种货物,北边的鹿角、皮子、人参,南边的锦布、白糖、瓷器。</p>
这些东西不光勋贵们干,士绅也干!</p>
挣钱的事谁不愿意?</p>
这事一没危害百姓,二没造成民生疾苦,和朝廷以农为本的理念并不冲突。而且大家都干的事,谁也不好站出来第一个开枪。</p>
这事被捅出来,那就是伤及根本。</p>
到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抓一大把,朝堂都要杀干净。</p>
而马贵此时将话挑明,一下子让大家的后背发凉!</p>
这侍郎浑身颤抖,但不是吓得,是兴奋的。</p>
这是他为官以来的第一次弹劾,居然就让百官如此震撼!他将目光感激的投向刘维谦,似乎在感激这个上司。这一刻,他就是天命所归,这一刻,就是他人生的闪光点!</p>
见众人呆滞,刑部侍郎王添更是添油加醋的道:“臣更听闻,这些商贾在凤阳当地雇佣劳工,劳工劳作之后,商贾们给予的钱财不到许诺的三成!”</p>
“大明立国以来以农为本,不光是大明,即便是以往朝代,也多对商人有所限制。可如今商人居然如此行事!更有甚者在民间私自放贷,掠夺百姓钱财!”</p>
“此等举动,可谓是道德败坏,罄竹难书!”</p>
殿中顿时寂静无声。</p>
所有人都面色呆滞的看着这王添。</p>
你丫的吃火药了?</p>
朱元璋此时也缓缓起身,质问道:“真有此事?”</p>
</p>
王添抱拳:“臣岂敢谎报此等民生大事,臣的中有凤阳当地劳工的画押跟状词!”</p>
这里面种种,可都是砍头的大罪,商人在大明没什么地位,比农民跟匠籍的地位还要低贱,但商人有钱,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p>
每一个朝代,每一个王朝,只要进入盛世之后,钱财的作用就会被凸显出来。朱元璋极力的想要去控制商人的低贱地位,但是在金钱这个东西的作用下,商人的地位不可能像朱元璋料想的那样。</p>
这个时候杨宪已经满意了。</p>
弹劾到这,已经足够让陛下对凤阳淮西的勋贵有所厌恶。</p>
届时李善长再想回京,就没这么容易了。</p>
他满意了,但有人不知足啊。</p>
王添此时是弹劾上头了。</p>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声名鹊起!</p>
他要为浙东士族的起势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
“臣还查明!”</p>
还来?</p>
众人都愣住了。</p>
“还查明,凤阳当地的商号与各大侯爵公爵家中的人有分不开的关系!”</p>
勋贵这边顿时躁动。</p>
如今勋贵这边人数很少,公爵只有冯胜一人认,侯爵里面是郭兴,郭英两兄弟,还有赵庸和华高几个侯爷站后面。</p>
“我草栗姥姥!”</p>
“遭瘟书生,给老子等着!待会下了朝老子把你坤巴给掰了。”</p>
这话瞬间让朝廷的气氛开始诡异起来。</p>
此时此刻,别管什么大官官。</p>
都特娘的破了防,面色涨红加破防的站在那。</p>
王添这话完全就是捅了马蜂窝。</p>
家族经营商号,这事就勋贵在干?不光勋贵,皇亲国戚,乡绅士族,哪个没干这事?</p>
朱元璋眼神落在杨宪身上,深沉的看了一眼。</p>
这句话是要砸锅的!</p>
“两位丞相如何看待此事?”</p>
朱元璋不咸不淡的问道。</p>
所有人都在等待朱元璋暴露之下的一举一动,但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并没有暴露。而是不咸不淡的开始询问两位宰相这事怎么处置。</p>
皇帝的心思可真是难以捉摸啊!</p>
胡惟庸面色沉着,他心思急转直下,忙躬身道:“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商人们如此嚣张跋扈敛财,于国家于百姓都无半点好处!请陛下下旨,即刻捉拿这些无心无德之人。”</p>
胡惟庸还是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必须要跟朱元璋统一战线。</p>
此时此刻不清楚皇帝的心思,是决不可忤逆皇帝的!皇帝心意难以捉摸,那就只能打马虎眼,顺着皇帝的心思来。</p>
朱元璋又看向杨宪,看向杨宪的时候眼神明显就没有看向胡惟庸时那么和善,而是微眯眸子,有些凌厉的看着杨宪。</p>
“蠢货!真特娘的是个蠢货!老子了不要把事情捅出来完,结果就是这么干的?”</p>
刚刚皇帝都面露了微笑了,明满意了这件事。</p>
结果你个王八蛋就这么干的!</p>
你这不是让皇帝下不来台吗?</p>
不光皇帝,你让老子怎么办?</p>
“臣以为,此时该严惩商贾,至于后面的关系,臣以为没有实据,不足。”</p>
正在杨宪禀告的时候,殿外传来嘈杂的声音。</p>
p:这本书基本没什么成绩了,不过我不会断的,只要编辑那边还要写,我就会写下去。我写的真的很差,我需要一段时间来琢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