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82章 咱俩……揍他
    第三百八十二章:咱俩揍他!</p>

    楚力封了一个侯爷,并且是与他实际战况相得益彰的‘镇北侯’,给他的赏赐之中,允屯田八百亩这一项是只有公侯才有的特权。</p>

    这也就是所谓的私田!</p>

    也就是地主的本质。</p>

    楚兵叩谢谢恩,但面色却看不到什么欣喜的神色。</p>

    战死的封赏完了之后,是还活着的这些将领。</p>

    赵武敕封大明从四品显武将军、盛庸敕封从四品信武将军。</p>

    其余跟着出征的将士,也封了十个九品武勋。</p>

    不过这些都是荣誉称号,没有实权的,没有具体的职能所掌。或许是考虑到是朱棡的下人,老朱并没有给他们军队让他们带领。</p>

    百姓们欢呼雀跃,看到功臣与英雄得到了相应的功名,百姓们由衷的爆发出那最真挚的心声。</p>

    人们都是向往美好,向往十全十美的,任何波折与故事中间的波澜都会让故事显得不那么完美。不过如今,故事得到了完美的结局,也算是皆大欢喜。</p>

    浮屠营官兵下去之后,和各自的亲人们见了面。</p>

    一见面,浮屠营官兵们的父母,妻儿,都哭的好似泪人一般。其实这个时候,什么封赏什么赏赐都是后,真正能够从战场上活下来,已经是谢天谢地。</p>

    王景宏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块帕子轻巧的递给朱元璋。</p>

    “皇爷,风大。”王景宏轻声道。</p>

    哪是什么风大啊。</p>

    朱元璋看了一眼王景宏,不做声的将帕子接过,随后看着那些家人团聚的官兵们,淡淡道:“是吹得咱有些迷了眼。”</p>

    这位功盖汉唐的传奇帝王,想儿子了。</p>

    浮屠营接旨谢恩之后,又有圣旨降下。</p>

    大明的中书省左丞相杨宪,因私废公,罔顾国法,自今日起废黜其中书省左丞相之职,并按律法处以极刑。</p>

    </p>

    这场盛会持续了四五个时辰,直到夜幕降临,才朱元璋的仪仗才退回皇宫之中。</p>

    皇城之外,陈宁和胡惟庸都略显疲惫的走在城墙下的路上,周围人员来来往往,两人缓步而行,倒也显得有几分默契。</p>

    “该不,恭喜胡相了!”陈宁皮笑肉不笑的侧头道。</p>

    “恭喜?有何好恭喜的。”胡惟庸淡淡道。</p>

    除去了一个政敌,竟是看不到他脸上半点喜悦。</p>

    陈宁笑意盈盈的看着胡惟庸,这个心狠辣的家伙,也看不穿胡惟庸到底在想什么。</p>

    “皇帝这引蛇出洞可是玩的出神入化,从始至终,只是给了杨宪权力,但杨宪自己将自己的党羽给揪了出来,连锦衣卫都没用啊!”陈宁摇头感叹。</p>

    胡惟庸没接话茬,这明显是陈宁套话的。</p>

    胡惟庸点头道:“杨宪鬼迷心窍,能有今日,也纯粹是自找。”</p>

    “既如此?”陈宁想问,既然如此,那你还摆着这幅臭脸干嘛?</p>

    浙东士绅家族一口气死了那么多朝中的门路,从此你胡惟庸可以是独领中书省,你还不高兴?</p>

    “你觉得我该高兴?还是跟杨宪那样,上任两天便连皇后的面子都不给?”胡惟庸没好气的道。</p>

    “别忘了,杨宪倒了,但现在还有一个需要我胡惟庸看脸色的人存在!”</p>

    “浮屠营胜了,并且是大胜,这位晋王殿下若是没了还好,若是还在,倘若他回朝,岂不是还要事事顺着他的心意来办?”</p>

    当官,都想要一个一言堂。</p>

    话管用的才是领导。</p>

    话不管用,你就是个传话筒。</p>

    胡惟庸这种人,最在意的就是官权,他恨不得老朱现在就去养老,自己操刀自己干。</p>

    不过很显然,这是扯淡。</p>

    “那这位晋王,岂不是成了无解的难题?”陈宁道。</p>

    凭如今这位晋王在民间的声望,怕是很难让大臣来撼动得了他的位置!</p>

    </p>

    胡惟庸腮帮子浅浅的动了动。</p>

    他跟杨宪最大的差别就是,杨宪的心没他的大!</p>

    胡惟庸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更没有如杨宪那样容易满足的意思!从洪武初年沉浸于官场开始,胡惟庸便越发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位置。</p>

    他曾经担任过朱元璋的元帅府奏差、吉安县通判、湖广两省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寺卿、参政执事、左丞相、右丞相。</p>

    他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进主中枢而存在的。</p>

    从龙凤元年跟着朱元璋以来,官途坦荡,年纪轻轻就爬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p>

    他该傲吗?</p>

    该!</p>

    纵观古今,谁人又有他胡惟庸这般意气风发?</p>

    独领中书省啊!</p>

    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血液沸腾了。</p>

    至于那位晋王。</p>

    胡惟庸有些摸不准,现在只能祈祷这位晋王,真正的亡于漠北吧!</p>

    死了还好,若是还活着。</p>

    这一次,或许就连淮西的那群老杀才,也开始忌惮了吧。</p>

    </p>

    当夜,朱元璋召集官员们议事,连夜将杨宪以及他一提拔的那些官员处置给敲定下来,基本都是处死。</p>

    粗略计算,要处死一千多人。</p>

    其中,最让朱元璋愤怒的就是由杨宪提拔的国子典籍花纶,朱元璋看完他那篇文章,当场下令夷三族。</p>

    妖言惑众,胡言乱语,这种人不杀,不足以泄老朱的愤!</p>

    咱的儿子为国建功,开疆扩土,古今王侯将相鲜有与之比肩者,如今,这些读书人居然要将这些地方给让出去。</p>

    额的!</p>

    都似额滴!</p>

    而杨宪,则是腰斩之刑。</p>

    忙完之后,已经是午夜。</p>

    朱元璋坐在那张比较宽大的床榻上,疲惫的曲起腿双抱着就这么在榻上休息。</p>

    “重八。”</p>

    半梦半醒间,一个轻柔且温柔的声音传来。</p>

    朱元璋睁开眼看了看,见马秀英一身朴素的素衣坐在床边。</p>

    “妹子,你来了。”朱元璋咂咂嘴,睡眼稀松的转身坐了起来。</p>

    “吃点东西吧。”马秀英轻声道,起身去桌子边将带来的食盒打开。</p>

    朱元璋心里暖洋洋的。</p>

    这么多年了,只有自己这位发妻心里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p>

    “咱,倒真的有些饿了。”朱元璋接过马皇后递来的汤饭。</p>

    鸡汤煮的饭,里面加了青菜,很清淡,但十分清香,让人食欲大开。</p>

    “妹子,老三他。”朱元璋拿着碗,似乎有几分歉意。</p>

    作为父亲,没把儿子带回来,让朱元璋有些惭愧。</p>

    “别了,你心里想什么我明白。”马秀英端来一个的矮桌放在榻上,随后坐在另一边,叹了口气道。</p>

    “你的当爹的,我是当娘的,咱俩心里都着急。但现如今没消息,也只能等着。”</p>

    马秀英是明白人,告诫朱元璋道:“重八,你是皇帝,国事才是首要的!不可因失大,老三这次莽撞了,以身犯险。”</p>

    “若是还活着,回来咱俩揍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