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p>
“这也怪的你。”</p>
“你自己下去准备吧!”</p>
“尽快恢复扬州的建设。”</p>
朱元璋摇了摇头,满脸无奈,这样的地方,还真是第一次见到。</p>
“喏。”</p>
“微臣遵旨。”</p>
“微臣告退。”</p>
鲁本伟朝着朱元璋拱道,转身离去。</p>
“你们可都看见了?”</p>
“有何感想?”</p>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标等人问道。</p>
“朱樉,你来看。”</p>
朱元璋眉头紧锁,看向朱樉,冷声道。</p>
“启,启禀父皇。”</p>
“儿臣,儿臣以为,这百姓,百姓疾苦。”</p>
“应当,应当再减免一些赋税。”</p>
朱樉全身一颤,走上前去拱道。</p>
“哼,滚一边去。”</p>
“一天到晚不学好,连个感想都不出来。”</p>
朱元璋冷哼一声,没好气道。</p>
“朱棣,你来。”</p>
朱元璋看向朱棣,冷声道。</p>
“启,启禀父皇。”</p>
“儿臣觉得,现在应该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不宜劳师动众,大兴土木。”</p>
“也不适合对外出战,应当以防守为主。”</p>
“等到我们大明王朝国力越来越强盛,再行和北元开战。”</p>
朱棣咽了咽口水,上前拱道。</p>
“勉勉强强。”</p>
“行了,问你们,也是白问。”</p>
“行了行了,看见你们就来气。”</p>
“一天到晚,不是玩鞭子,就是打人。”</p>
“荒唐至极。”</p>
“都滚出去看看,好好的看看,这原先繁华的扬州,为何会变成这样。”</p>
“咱要让你们知道,让你们记住。”</p>
“百姓,是咱们的根。”</p>
“做人不能忘本,你们未来要是有了自己的封地,那么你们治下的百姓,就需要依靠你们存活。”</p>
“如果你们一直用苛政害民,咱第一个不饶你们。”</p>
朱元璋撇了撇嘴,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肚子里面没多少墨水,也不再多问,只是让他们记住,以后绝对不能够虐待百姓,实行苛政。</p>
“儿臣明白。”</p>
朱棣等人纷纷拱道,背后发凉,内心却松了一口气。</p>
“一将功成万骨枯,咱们的大明王朝,是踩着尸山血海建立起来的。”</p>
“而且建立在了一片废墟之上,这是你们应该时刻警醒的。”</p>
“咱要的不多,只要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吃饱肚子,没有人在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p>
朱元璋看向面前众人,长叹一声道。</p>
他知道,现在整个大明王朝,才刚刚收复,无数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p>
他们不能够成为元廷那样,不把百姓当人看,要让他们都能够吃饱饭。</p>
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p>
江山残破不堪,如今可不是他们能够享福的时候,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着自己,自己一定要披荆斩棘,迎难而上。</p>
“是,父皇。”</p>
</p>
朱标带头拱道,其余朱棣等人纷纷拱。</p>
“封王吗?”</p>
刘伯温眉头紧锁,低下头陷入了沉思,没有多一句话。</p>
“伯温,今天对于父皇的话,有什么看法?”</p>
朱标带着刘伯温巡查扬州,面带微笑,声问道。</p>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哪句话?”</p>
刘伯温内心一突,哭笑不得,拱道。</p>
“装聋作哑,你最在行。”</p>
“封地的事情。”</p>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道。</p>
“太子殿下,陛下的意思,微臣不敢揣测。”</p>
“而且,陛下也没有过要封王,微臣更是不能够胡乱言语了。”</p>
刘伯温心头一紧,拱道。</p>
“是啊!”</p>
“没有正式下达圣旨,但是,已经开始有想法了。”</p>
“一旦有了想法,就像是一颗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p>
朱标点了点头,轻蔑一笑,摇着头往前走去。</p>
“唉,希望不要发生吧!”</p>
“历朝历代,封王最后的结果,可从来没有好过。”</p>
“治国应以安民为先,这封王,实在是不可取啊!”</p>
刘伯温摇了摇头,在内心长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p>
“标儿,这段时间,咱想了很多。”</p>
“骄兵悍将的问题解决了。”</p>
“但是整个大明王朝破败不堪,在这片废墟之上建立一个鼎盛的盛世,真是难上加难。”</p>
“你觉得,应该如何才能够快速让百姓恢复以往的安定呢?”</p>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看向朱标问道。</p>
来到扬州之后,见到了满地骸骨,也见到了无数百姓正在加班加点的重建家园。</p>
这是生的希望,也让他看见了当年尸骸万里,了无人烟的景象。</p>
他想要快速的恢复百姓的安定生活,想要让无数百姓都吃上饭,过上好日子。</p>
可他很迷茫,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真的很迷茫。</p>
现在的他,也只是看见了扬州,可还有其他地方,可能有更多的地方没有开始重建,饥民遍地,让他也有些无可奈何。</p>
“爹,治国之道,在于民。”</p>
“想要国家安定,首先就要治民。”</p>
“治民就需要安民。”</p>
“民安,则天下安。”</p>
“父皇应该继续轻徭薄赋,于民养息。”</p>
“不出三年,整个大明王朝,就会变成欣欣向荣的王朝。”</p>
“并且派遣锦衣卫进入各地巡查,看看是否有哪些地方百姓穷苦,满地疮痍。”</p>
“监察百官,查到贪官污吏,即刻上报。”</p>
“儿臣也已经大概拟定好了官员的俸禄,还未来得及呈递给您。”</p>
朱标看向朱元璋,拱一拜。</p>
他知道,官员贪污,更多的是因为俸禄太低的缘故。</p>
这俸禄过低,对于他们来,自然是不够使用的,谁当了大官,还会过着平穷清苦的生活。</p>
没有一个人会这么想,也不会有人这么做。</p>
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何人会去为官,就是那些喜欢争权夺利之人,方可为官。</p>
朝堂之上,派系横立,官官相护,屡见不鲜。</p>
这一切,朱标都知道,但是他也知道,这很难解决。</p>
哪怕拥有络,都没办法彻底杜绝,更别现在的古代。</p>
想要知道他家中有没有余粮,有没有贪污,都需要一一查办,并且前往家中搜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