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相笑了。”</p>
“如若学生能够当上中书省丞相,以后恩相但凡有令,学生,必定唯命是从。”</p>
胡惟庸内心大喜过望,连忙朝着李善长拱道。</p>
他内心早就想要当着中书省的丞相,可就是没有办法,毕竟李善长还在,而且姚广孝和自己年纪也相差不多。</p>
很难让自己登上丞相之位,现在听见李善长这番话,内心十分喜悦。</p>
“哈哈哈!”</p>
“惟庸啊!”</p>
“不过,你可以不要高兴的太早。”</p>
“毕竟咱们这个陛下可是心思很难猜透,君威难测,你还是要多加心才是。”</p>
“就算你当上丞相之位,也不要太过锋芒毕露,否则,最终还是难逃一死。”</p>
“并且在陛</p>
“如若有一日,太子殿下登基,那你就更需要注意。”</p>
“太子殿下可不比陛下,太子殿下想要达到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p>
“而现在的陛下,他一旦做出任何决定都会深思熟虑,适当的时候,也会服软。”</p>
“可你要想太子殿下服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p>
“太子殿下看似仁义,实则,比陛下,还要狠辣。”</p>
“这一点,你自己要注意,不要被抓住了把柄。”</p>
“而且在朝堂之上,可不只是有你一个人想要当上这丞相。”</p>
“一旦你当上了丞相,想要当上丞相之人,就会千方百计的对你出。”</p>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能够当上丞相之位,也不知能够维持多少年。”</p>
“要是太子殿下登基称帝,你做的事情,不能够让太子殿下满意。”</p>
“那么太子殿下想要将你撤换,依然是轻而易举的。”</p>
“切记,做任何事情你都要留有余地而,也算是为你自己留一条生路。”</p>
李善长看着面前的胡惟庸微微一笑,沉声道。</p>
他自然知道,面前这胡惟庸想要当中书省丞相,已经想了不知多久。</p>
现在他有了会能够成为中书省丞相,那他自然会拼了命的去得到。</p>
到时候肯定会得罪不少人,他还是要提醒,他一句做事必须要留有余地给自己留一条生路,要是将这一些人逼得太紧,逼得太急,那么等到他倒台,恐怕别人还会来踩上几脚。</p>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p>
可如若他都给别人留有一线生,给别人留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那么就算那一天,胡惟庸真的倒台了,依然会有人去感念他,感谢他,也不至于被别人逼上绝路。</p>
“多谢恩相教诲。”</p>
“如若学生能够当上中书省丞相,绝对不会忘记恩相对学生的知遇之恩。”</p>
胡惟庸内心满是激动之色,朝着李善长,拱一拜。</p>
此时的胡惟庸,仿佛已经看见自己登上了那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丞相,让他内心的野心,急速膨胀。</p>
“嗯。”</p>
“这一次,我主动退养,也算是保下了一命。”</p>
“惟庸啊,希望你以后,能够好好当这相位。”</p>
“这一次陛下,一定会批准我辞去这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到时候肯定会让我推荐出一个合适的人选。”</p>
“而陛下询问我的时候,我谁也不会提,我就只会提你胡惟庸。”</p>
“如若陛下询问我为什么不是刘伯温的时候,我肯定会,刘伯温年老体迈,不堪重负。”</p>
“如此一来,陛下一定会觉得我是真正为朝廷考虑。”</p>
“毕竟我比刘伯温还要年轻,现在都卸甲归田了,那么刘伯温呢?”</p>
“他比我年纪还要大,为何还能够在这中书省内执掌丞相一职。”</p>
“一旦有了这样的疑问,那么,陛下一定不会让这刘伯温当上的丞相之位。”</p>
“再了,刘伯温他原本内心就不想要当这大明王朝的丞相。”</p>
“最终陛下一定会再次询问刘伯温,是否愿意当这丞相的职位,而刘伯温,绝对不会同意。”</p>
“你不要觉得刘伯温,他会跟你争夺着丞相之位。”</p>
“其实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刘伯温,刘伯温其实并不想要当着中书省丞相之位。”</p>
“只不过,他现在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你也不要去得罪,也不要与其交好,你就能够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p>
“至于姚广孝,他必定会成为中书省左丞,你也许会继任他的位子。”</p>
“至于你到底是否能够将姚广孝踢下,还是需要你自己努力。”</p>
李善长看向胡惟庸笑了笑道。</p>
他知道面前的胡惟庸野心勃勃,肯定想要成为这天下第一的丞相。</p>
但是他不得不提醒胡惟庸,必须要收敛收敛自己的野心,如今的刘伯温可是太子朱标身边的红人。</p>
所以,李善长特地提醒他,不要去得罪刘伯温。</p>
毕竟刘伯温年纪也已经不了,在朝堂之上又还能够待上几年呢?</p>
现在胡惟庸唯一的威胁就是,中书省中丞相姚广孝。</p>
只要胡惟庸能够将姚广孝从丞相的位置上踢下,那么,他才能够真正成为这大明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p>
“多谢恩相指点迷津。”</p>
“恩相放心,刘伯温,不过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儒生。”</p>
</p>
“学生没必要去和他作对,相反,这姚广孝,才是我最大的敌人。”</p>
“姚广孝的年纪轻轻和我相差不多,而这刘伯温早就已经年老体衰,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朝堂,所以我根本就不可能去和他不对付。”</p>
“更别现在刘伯温还是太子殿下的亲信,他身边的红人。”</p>
“如今整个朝堂,陛下根本就不会去多加管束,全部都交由太子殿下处理。”</p>
“虽太子殿下没有登基称帝,但是,太子殿下如今能够在大明王朝之上执行的权力,却是十分的接近帝王,甚至,已经超越了一般帝王。”</p>
“甚至可以,哪怕是陛下,都没有办法和如今的太子殿下比媲美。”</p>
“大明王朝现在所有的事情,基本都是太子殿下处理,而陛下,基本上不会去过问,所以太子殿下可以得上是,咱们大明王朝真正的执掌者。”</p>
“可刘伯温毕竟年纪已经不,太子殿下又能够指望他几年呢?”</p>
“等到太子殿下知道刘伯温已经年老体迈,那么太子殿下一定会另选贤能,而我就是最佳人选。”</p>
“这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我胡惟庸当仁不让,舍我其谁。”</p>
胡惟庸内心十分的自信,他知道整个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比得上自己,更合适待在这中书省丞相的位置之上。</p>
再加上刘伯温已经年过六旬年老体迈,迟早有一天会离开大明王朝的朝廷,而他胡惟庸,就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p>
所以,现在刘伯温是朱标身边的左膀右臂,但毕竟刘伯温年纪已经偏大,完全不能够在胜任这大明王朝丞相的位置。</p>
就算他当上了大明王朝的丞相,又能够当几年呢?</p>
自己只要不去和刘伯温作对,那就相当于不去和太子殿下作对。</p>
现在,毕竟刘伯温还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他也不会去自讨苦吃。</p>
他只要熬过刘伯温存在这朝堂之上的几年,那整个朝堂之上就是他和姚广孝二人之争。</p>
他自然知道,左右丞相其实就只是朱元璋分散权力的一部分段。</p>
如今整个朝堂之上分为三大派系,第一个就是中立派,第三个自然是跟随着李善长的一派。</p>
而第三个派系,就是姚广孝、刘伯温的实干派,身边都是一群敢做敢干的官吏。</p>
而现在姚广孝和刘伯温全部都是太子朱标身边的红人。</p>
可如若失去了刘伯温,那么朱标就会重用自己,相当于将原先交给刘伯温的政务,全都会交给自己。</p>
而自己和姚广孝在朝堂之上你争我夺,朱标也只会坐观山虎斗,根本就不可能,会去限制他们争斗。</p>
因为所有的帝王都不希望满朝文武太过团结,所以他和姚广孝在朝堂上之争,朱标一定会坐山观虎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自己和姚广孝做的不要太出格,就可以了。</p>
“哈哈哈!”</p>
“好,惟庸,你是一个明白人。”</p>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我多了,迟早有一天,你会叱咤风云。”</p>
“这朝堂之上,总归会有你的高位。”</p>
李善长看向面前的胡惟庸,哈哈笑道。</p>
“多谢恩相夸赞,学生当不起恩相如此夸赞。”</p>
胡惟庸面带微笑,朝着李善长拱道。</p>
“好了,待会我还得去一趟徐府。”</p>
“将这件事情,和徐帅一声。”</p>
“这件事情,徐帅现在肯定也很着急。”</p>
“而且,我离开之后,中书省肯定是要有人的。”</p>
“而陛下肯定也会询问徐帅的意见,到时候我这边和徐帅通通气,让徐帅也能够选择你。”</p>
“等到那时,你当上中书省丞相之位,也就轻而易举了。”</p>
李善长看向面前的胡惟庸,微微一笑。</p>
“多谢恩相。”</p>
胡惟庸立刻拱道。</p>
徐府。</p>
“三哥,这一次,可真是震撼。”</p>
“那金鼎当中,辞呈都盛满了。”</p>
“我估计,满朝文武几乎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辞呈,放在了那金鼎当中。”</p>
“陛下,这是要杯酒释兵权啊!”</p>
“这一次,朱亮祖的事情,让陛下内心开始疑心我们这些武将了。”</p>
“这朱亮祖,要不是已经被抓了,我一定第一个弄死他。”</p>
“这畜生不如的东西,陛下待他不薄,他竟然如此对待陛下对待我们大明王朝。”</p>
“不仅仅勾结暗马司,背叛了大明王朝,而且还勾结北元王朝,想要对太子进行刺杀。”</p>
“要是他现在就在我面前,我恨不得一拳揍扁他。”</p>
“原先之前他投降,然后又复叛,我就知道此人必定心胸狭窄,而且不值得重用。”</p>
“当初被生擒之后,又背叛了我们,再次被生擒,贪生怕死,才最终跟随我们一起打天下。”</p>
“这样的人,早就该杀了了事。”</p>
“如果当初听我的,早就已经将其斩杀,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端。”</p>
常遇春看向面前的徐达,摇了摇头道。</p>
当年朱元璋二次生擒朱亮祖之后,常遇春就提议,想要将其斩杀。</p>
毕竟这样的人,投降又复叛,不值得重用。</p>
要是当年就听自己的话,也就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情。</p>
当然让常遇春内心最愤怒的自然,就是朱亮祖父子,竟然沟通北元王朝刺杀朱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