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 第380章 各抒己见,各有各的好处
    他自然知道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之后利大于弊,因为后期的皇帝就是因为根本就无法掌控整个大明江山,最终导致了宦官专权。</p>

    帝王想要控制整个大明江山,身边就必须要有一些绝对忠诚之人。</p>

    而能够和皇帝朝夕相伴的又有哪一些人呢?</p>

    排在第一个的,就是宦官。</p>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用文武牵制文武,或者是宦官牵制满朝文武。</p>

    就拿汉灵帝刘宏来,他的做法,非常成功。</p>

    汉灵帝刘宏其实是一个十分了不得的人物,他能够从一个傀儡皇帝成功的掌控了大汉王朝的实权。</p>

    奈何大汉王朝早就已经如同冢中枯骨,世家大族势力强大无比,无力回天。</p>

    汉灵帝刘宏最终开始摆烂,最终年纪轻轻就死了,导致整个大汉王朝覆灭。</p>

    这也和大明王朝后期很是相似,大明王朝后期任用宦官,最着名的,自然就是大明王朝九千岁——魏忠贤。</p>

    魏忠贤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在的一日,就没有让边关将士缺过钱粮,虽有些独断专行,可毕竟人家有能力。</p>

    后来崇祯皇帝登基称帝,要是先培养自己的宦官接替魏忠贤的位子,在将其斩杀,何至于后来,巧妇难煮无米之炊?</p>

    朝廷拿不出钱粮,民不聊生,被一群乱民,攻破了皇城。</p>

    皇帝想要任用亲信,最终,最亲的还是宦官,这是必然的。</p>

    丞相制度,也有一些好处。</p>

    只要皇帝能够掌控权衡之术,御下有方,倒也不至于会让王朝覆灭,还能够让自己省时省力,更省心。</p>

    一旦废除了丞相制度,后来不还是出现了内阁大臣吗?</p>

    内阁大臣,就是另类的丞相,甚至权力,高过丞相。</p>

    后期崇祯皇帝,就是被这群内阁大臣,坑的体无完肤。</p>

    当然,也是因为崇祯皇帝自己无能,不懂政务,疯狂增加百姓的税赋,哪个百姓还会跟着他,全都开始造反。</p>

    “嗯?”</p>

    朱元璋眉头紧锁,低下头开始陷入沉思。</p>

    “标儿,你的,也有一些道理。”</p>

    “如果废除丞相制度,确实会增加帝王中的权力,当然也会导致他的政务变得更加繁忙,这一些咱自然心里很清楚。”</p>

    “可如若一个帝王不勤政,如何能够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p>

    “天底下有多少人想要坐上这皇帝的位置,可是他们又岂会知道,当皇帝又岂是那般简单?”</p>

    “每日皇帝要处理的政务,简直一天都没办法处理完。”</p>

    “咱刚当皇帝那会儿,可是把咱给累坏了,要不是有标儿你分担,恐怕咱还真是处理不完。”</p>

    “但是,这才是做皇帝的样子。”</p>

    “要是后世子孙,都是懒懒散散的皇帝,那大明王朝,还如何强盛的起来?”</p>

    “咱这也是勉励他们,给他们一点动力。”</p>

    “省的到时候,他们一个个不学无术,一天到晚,就知道游山玩水,将心思,都打在了吃喝玩乐,玩美人的身上。”</p>

    “咱们大明王朝的继承人必须要教好,让他们勤勉,好学。”</p>

    “如此一来,才能够让他们成为一代名君。”</p>

    “只要咱们贯彻下去这一个思想,让所有后代子孙,都能够好好的培养他们的子嗣。”</p>

    “也就不会出现昏君了。”</p>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解释道。</p>

    不得不,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切都依靠自己的想象来决断。</p>

    对于当下来,废除丞相制度,确实能够增强朱标和朱元璋中的权力。</p>

    可对于后世大明王朝的皇帝,可就不友好了。</p>

    他们还真未必会好好处理政务,毕竟,能够承受住朱元璋和朱标这样高强度的办公状态,又有多少人坚持的住?</p>

    “爹,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咱们一样,承受得住如此高强度的办公状态?”</p>

    “他们这一些皇子皇孙,还不知道身体如何呢?”</p>

    “历朝历代能够活到五十岁的帝王,都是屈指可数,如若真要让他们承受住这般高强度的办公状态,恐怕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够坚持多久。”</p>

    “到时候,他们一定会重设丞相,那时候的丞相,是他们自己一扶持起来的,那权力,只会更大,更强。”</p>

    朱标摇了摇头,哭笑不得。</p>

    还没想到朱元璋竟然如此执着,想要废除丞相制度。</p>

    他还真不想这么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得多累呀,这皇帝当的,多没意思?</p>

    就拿朱标现在自己来,他的政务都是交给刘伯温处理。</p>

    那么之后的帝王是否也会效仿朱标,将自己中的政务交给其他人处理呢?</p>

    一旦将政务交给其他人处理,那可就是对帝王的一个灾难,毕竟,他们可看不见对方的忠诚度啊?</p>

    当然如若这个帝王扶持了一个权臣,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能够帮助这帝王,掌管朝堂或者是对抗其他文臣武将的党派。</p>

    可下一任帝王呢?</p>

    除非这一个帝王,直接将自己培养出来的权臣一起带走。</p>

    当然,这种情况,很难做到,下一任帝王,面对的是一个权臣,就会出现很多变故。</p>

    </p>

    而原先的丞相制度,不仅仅能够帮助帝王减轻压力,还能够设置左右丞相,相互制衡。</p>

    和后来一家独大,可不相同。</p>

    “标儿很抵触废除丞相制度?”</p>

    朱元璋眉头紧锁,低下头陷入了沉思,随后看向朱标询问道。</p>

    “爹,就算你现在废除了丞相制度,儿子之后,也会恢复丞相制度。”</p>

    “丞相制度是整个朝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朝代,都必须拥有一个丞相。”</p>

    “历朝历代也有许多能人丞相,君臣协作,让王朝变得更加强盛。”</p>

    “现在,爹您是自个儿不管事了,现在所有大大的事情,全都是儿子在处理。”</p>

    “儿子也很累啊,儿子不是枪支,不是钢铁,也需要休息。”</p>

    “如果废除了丞相之多,那么儿子只会越来越累,到时候恐怕王朝还没有兴盛,自己身体就先垮了。”</p>

    “所以儿子建议,不要废除丞相制度。”</p>

    “历朝历代,丞相制度已经存在千年,自然也有他的用处。”</p>

    “不能够因为这朱亮祖的事情,就直接废除丞相制度。”</p>

    “在整个天下最难猜测的便是人心,人心叵测很难让人读懂。”</p>

    “一个皇朝如果真的要灭亡,那么就算废除丞相制度,该灭亡的王朝,还是会灭亡。”</p>

    “废除丞相制度,对王朝长治久安,也没有任何作用。”</p>

    “能够让王朝长治久安唯一的方法,那就是让所有的百姓,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p>

    “只要让天下百姓都信仰大明王朝,都念着大明王朝的好,都觉得,大明王朝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p>

    “百姓有信仰,咱们大明王朝才能够强盛不衰,哪怕有外敌入侵,而这一些百姓都能够誓死效忠。”</p>

    “当年崖山海之战,陆秀夫携宋帝赵昺投海,十余万将士投海殉难,他们宁死不降、何其壮哉?”</p>

    “这便是他们整个民族的信仰,整个王朝的信仰。”</p>

    “只可惜,他们的信仰,还不够大,还不够强。”</p>

    “咱们要让整个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信仰大明王朝,让这一些人都知道,他们大明王朝一灭,那么,所有人的幸福,所有人的好日子都到了头。”</p>

    “等待那时,所有人都会发奋图强,自告奋勇的保卫大明王朝,大明王朝才能久盛不衰。”</p>

    “首先咱们就要对得起大明王朝的百姓,大明王朝的百姓能够安康富足,那才能够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才能加强大明王朝的凝聚力。”</p>

    “都国富民强,其实儿子却不这么认为,只有民富,才能强国。”</p>

    “爹,你可以想象到,所有的百姓都十分的富裕,那么这一个国家怎么能够不强盛?”</p>

    “民族有信仰,就能够长久不衰。”</p>

    “王朝有信仰,就能够千秋万代。”</p>

    “百姓有信仰,就能够保家卫国。”</p>

    “帝王有信仰,就能够勤勉励志。”</p>

    “人一旦有了信仰,那么,他们就是大明王朝坚实的堡垒。”</p>

    “百姓,才是我们大明王朝的后盾,大明王朝想要强大,必须要对得起百姓,让百姓健康富足。”</p>

    “大明王朝的后盾,是百姓,百姓的后盾,亦是大明王朝。”</p>

    “大明王朝的强盛和百姓的富足,是相辅相成的。”</p>

    “而并非是完全依靠帝王掌控权力,就能够保证大明王朝久经不衰。”</p>

    “历朝历代,王朝覆灭,都是因为百姓生活不下去。”</p>

    “如若百姓富足,人人都惦念着大明王朝,就算被灭国了,依旧能够有新的朱家子弟,重新站起来,挥舞旗子,夺回我们的大明江山。”</p>

    朱标摇了摇头,朝着朱元璋拱道。</p>

    他认为大明王朝如若想要传至千秋万代,那么必须要培养出民族的信仰。</p>

    让大明王朝的百姓足够的自信,让他们以成为大明王朝之人为傲。</p>

    如若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大明王朝的百姓,他们以成为大明王朝百姓为傲,那么,这样的国家,又岂能不强盛。</p>

    “那这件事情,之后再吧!”</p>

    “先这样吧!”</p>

    “容爹想想。”</p>

    “咱在考虑考虑。”</p>

    朱元璋点了点头,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不想要在去讨论这个问题。</p>

    如若是其他人这些话,朱元璋直接就下令,砍了他的脑袋。</p>

    毕竟朱元璋内心的决策,已经想了许久。</p>

    对于他来,他决定下来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任何人劝他都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有人死谏,恐怕还会被他残忍杀害。</p>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人独断专横,他认为对的事情那就是对的,如果有人想要否决他的想法,运气好的没事,运气不好的,九族消消乐。</p>

    当然这些话毕竟是朱标的,朱元璋原本就准备退位让让贤,自己去过潇洒日子去。</p>

    但是他想要在离开之前,为整个大明王朝奠定万世之基。</p>

    可没想到自己的决策,竟然被朱标反对了,一时之间,朱元璋也有些迷茫了,到底应不应该做出这个决断。</p>

    所以朱元璋也就不想要,再去谈论这件事情,先让自己再好好考虑考虑,再到时候是否废除丞相制,还需要好好斟酌斟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