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p>
“胡爱卿和于爱卿所言,皆是为我大明王朝考虑。”</p>
“你们能提出这样的方案,本宫心甚慰。”</p>
“不过对于本宫来,这两个方案都不可取。”</p>
“胡爱卿所提的意见,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暗马司成员。”</p>
“但是,之后却会更加被动。”</p>
“毕竟,北元王朝,我们大明王朝并没有将其真正覆灭。”</p>
“一旦有人存活下来,并且他们知道了,原来这一切都是我大明王朝,为了捕捉暗马司设下的阴谋。”</p>
“那么这一些暗马司成员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变得更加难以让人捕捉,这也是本宫为何你们这两个方案,都不可取的主要原因?”</p>
“不过,于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p>
“如若本宫或者是陛下下达旨意,传告天下整个军营两百八十多万大军,却只是一个谎言。”</p>
“这对于整个大明王朝管制士卒并没有起到任何好处,甚至真的会出现于爱卿所那般。”</p>
“士卒纷纷觉得朝廷内部,对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信任。”</p>
“他们想法会更加单纯一些,此事不可操之过急。”</p>
“胡惟庸,你等退潮之后回府邸之后,再仔细想想,是否有更好的对策。”</p>
“本宫要的是,既能够保住大明王朝威严不失,也能够将这暗马司成员一打尽。”</p>
“如果你们想明白了,那你们立刻起草一份计划书,转呈本宫。”</p>
朱标右不断的敲击着面前的龙案,看着面前众人,冷声道。</p>
“喏。”</p>
“微臣遵旨。”</p>
胡惟庸立刻朝着朱标拱一拜,心中暗恨于文明。</p>
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p>
“北伐的事情,暂且压后。”</p>
“魏国公,在这段时间,你派遣人员前往各个军营,加强训练。”</p>
“北伐北元王朝必然是要进行的,只是暂时还没有一个绝佳的会,必须等本宫解决暗马司成员之后,才可进行。”</p>
“好了,可还有人有事禀报,如若无事那就先退朝吧!”</p>
朱标点了点头看一下,面前文武百官摆了摆询问道。</p>
“微臣遵旨。”</p>
徐达立刻拱道,没有在话。</p>
而听见朱标话后,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没了下文,站在原地并没有开口话,这也就意味着,文武百官无事禀报。</p>
“嗯。”</p>
朱标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转身离去。</p>
“退朝。”</p>
王轩会意,立刻扯着那尖锐的嗓子,大声喊道。</p>
“恭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p>
看见朱标离去,在场文武百官纷纷跪地叩拜,高声大喊。</p>
东宫内。</p>
“伯温,这段时间,你就先在家休养。”</p>
“闭门谢客,不能够让任何人知道,你在家休养,其实是在装病。”</p>
朱标中拿着两个铁球,在不断把玩着,看着面前的刘伯温嘴角微微上扬,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笑意。</p>
“喏。”</p>
“微臣遵旨。”</p>
刘伯温轻笑一声,朝着朱标拱一拜,看见他这般模样,哪有刚才吐血命是个煞白的样子,不得不他的演技,还真是一流。</p>
“当然你在家休养的时候和姚广孝一样不可以荒废公务。”</p>
“本宫会让阿冰将这奏折送过去。”</p>
“你待在家中也无所事事,在家中,帮本宫处理好这一些公务,处理好之后自然会有人前来收取。”</p>
“和姚广孝一样。”</p>
朱标看着面前的刘伯温轻笑道,对于两个能够使用的工具人朱标自然是不会放过,让他二人帮助自己处理公务,自己也能够省不少事情。</p>
毕竟二人现在在家中也没什么事,倒不如帮自己处理公务,也能够让他们找一些事做,不至于天天在家中吟诗作对,看一些佛书。</p>
空闲的时候可以帮助自己处理一下公务,原先他们身上事务繁忙,所以每天给自己处理的公务也是有限。</p>
可现在两个人全都在家,那自己所有的公务都可以先行给他们审批一遍,然后再将重要的整理出来,呈递给自己。</p>
那朱标自己,就拥有足够空闲的时间,这样的日子可是很少拥有的,现在自己直接将所有任务都交给他们,他们肯定能够帮自己处理的,很到位。</p>
毕竟这两个,可是历朝历代少有的丞相之才,处理这些公务简直就是菜一碟,只是数量有些多罢了,需要花费不少时间。</p>
对于朱标来,他们二人休息,那给予自己就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让自己休息休息。</p>
自从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朱标可基本上从未有过任何一丝松懈,每日处理政务,十分繁忙。</p>
其余的时间还要前往皇家学院、皇家军事学院、医学院、兵工厂、神营等地方巡视。</p>
他需要让整个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所以他从成为太子之后,就一直为大明王朝强盛付出无数努力。</p>
这一切,他认为都是值得的,当然,如若能够有时间休息休息,还能够让大明王朝继续变得更加强盛,他自然也乐得休息。</p>
没有人愿意不休息,一天到晚在那里工作,变成工作狂。</p>
朱元璋和朱标,之所以成为工作狂,都是因为他们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p>
朱元璋想要让天下太平让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够吃得起饭,为此他付出无尽的努力,就是想要让百姓能够得以安康,保证整个大明王朝不会出现贪官污吏。当然也有朱元璋并不信任其他人的主要原因,他觉得其他人贪污受贿很可能会导致大明王朝颠覆,百姓继续流离失所,到时候天下百姓又会成为以前的自己。</p>
朱元璋原本就是从平民百姓走过来的,他自然知道百姓如若没饭吃,那很有可能会制造暴乱,到时候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王朝很可能会因为此事而颠覆。</p>
为此朱元璋付出了无尽的努力,只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就算没有其他人也能够运转大明王朝。</p>
如若他做的一切,都需要依靠别人,那么万一他们背叛了自己,自己又该如何呢?</p>
朱元璋也不是第一次被别人背叛了,朱亮祖,生擒之后,又复叛。</p>
还有赵普胜,也是投降复叛。</p>
这是一生当中,朱元璋经历过无数次背叛,自然知道所有权力掌控在自己中才是最安全的,所以他严于律己,让自己变得更强,让自己懂得更多。</p>
如此一来,朱元璋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文臣武将辅佐自己,哪怕自己将他们全都斩尽杀绝,自己只需要底下有一些人,能够帮助自己完成自己嘱咐的事情,那也就足够了。</p>
并非一定需要那一种天纵奇才之人,这便是为何,朱元璋主张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p>
至于朱标,系统内的东西太多了,取出来之后,都需要不定时的去看看,进展如何,是否有缺陷。</p>
研究是否在进行,进行到哪一步,需要往哪个方向走。</p>
这一切全部都得朱标自行解决,所以他这段时间,就会显得特别累。</p>
当然只要朱标能够尽快让大明王朝所有的工业步入正轨,那他也就不需要如此麻烦,以后底下人自然会将它解决,自己只需要看到成果便可。</p>
“喏。”</p>
“太子殿下放心,微臣知晓。”</p>
刘伯温连忙拱道,他自然知道朱标不会放过这一个会,自己休息肯定会让自己中的任务变得更加繁多。</p>
不过,刘伯温并不在乎这一些,作为臣子帮君主处理事务,那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p>
“哈哈哈!”</p>
“好。”</p>
朱标看向刘伯温,开怀大笑。</p>
“伯温,你觉得,暗马司,应该如何才能够彻底解决呢?”</p>
“暗马司成员,无孔不入,已经进入海军当中。”</p>
“本宫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是否会出现在其他军营内。”</p>
“这件事情,想要调查起来,还是有些麻烦。”</p>
随后朱标想了想,看向刘伯温询问道,内心满是凝重之色,摇了摇头,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p>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倒是有一计。”</p>
“其实胡惟庸这一条计策非常不错,只是在,在大明王朝有两百八十多万大军。”</p>
“如若直接由太子殿下或陛下下令,确实会导致整个大明王朝士卒,内心有些不悦。”</p>
“原本是一件好事,却没想到,是朝廷欺骗他们,这对于将士们的信心和信任程度,也是一种打击。”</p>
</p>
“他们会觉得,大明王朝并不信任他们。”</p>
“不过换一个方向去思考,为何我们一定要让陛下和太子殿下您下令呢?”</p>
“难道我们就不能够在军营之内散布谣言,一旦那些暗马司成员知道,或听他们北元王朝莫名其妙就被覆灭了,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得到外界的消息,到时候必定会露出马脚。”</p>
“谣言止于智者,但是这也得让他们知道,这到底是真,还是假。”</p>
“而他们想要了解这到底是真假,那必定会出军营打探消息。”</p>
“只要这期间有人外出打探消息,或鬼鬼祟祟,皆可抓捕审查。”</p>
“想必暗卫和锦衣卫,一定能够从他们口中得知消息。”</p>
“所以微臣觉得应该让人故意在军营之内散播谣言,而这谣言或是北元王朝覆灭。”</p>
“或是北元王朝各大北元汗国争锋相对,大打出,争夺底盘,而大明王朝乘其不备,一打尽。”</p>
“只要断了暗马司的心,他们就会慌不择路。”</p>
“等到那时,他们又有多少智慧可言?”</p>
“一旦得知自己主子,自己家,都已经被覆灭,那么这些暗马司成员必定心急如焚,迫切的想要得到这消息,到底是真还是假。”</p>
刘伯温看向面前的朱标,微微一笑,拱道。</p>
刘伯温,不愧是刘伯温,胡惟庸等人的提议自然是有用的,他们的计策确实能够让暗马司成员露出马脚。</p>
可他们立功心切,他们要的就是帮助朱标解决问题和从来没有去为大明王朝的威望考虑。</p>
也许是他们觉得只要能够解决这些暗马司成员,消耗一些大明王朝的威望,又能如何呢?等到所有士卒都知道,其实朝廷是为了解决整个大明王朝军队当中的内奸,所以才导致的这一场闹剧出现。</p>
有一些士卒必定也会释怀,毕竟是关系到他们大明王朝,关系到他们军队的发展,很多士卒一定会表示理解朝廷。</p>
但心理上的落差,还是有的,这一次朝廷突然下令,是为了解决暗马司,那么,下一次呢?</p>
如若下一次传令,又是为了另外一件事,欺骗了他们。</p>
一来二去,和狼来了,也是一个道理。</p>
等到之后所有人都觉得朝廷派人来通知他们,其实都是欺骗他们的,他们也变得更加无所谓起来,这样的方法也就没有任何用处。</p>
一个王朝的威信,不是建立在阴谋诡计之上,凡事都要讲后果,不能够盲目去做。</p>
当然刘伯温是这样想的,至于胡惟庸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这一件事情确实不能够通传天下,而是要故意在军营内制造出谣言来。</p>
谣言,等到事情解决之后,可以出面澄清,抓个替罪羊出来,责骂一顿就够了。</p>
毕竟这谣言,也没有什么危害,反而会让所有大明王朝士卒,感觉到心里暗爽不已,北元王朝覆灭,那他们大明王朝岂不是变得更加强盛。</p>
而他们大明王朝变成强盛,他们的待遇自然而然也就会水涨船高。</p>
就算谣言被制止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假的那也无所谓,毕竟这只是一个谣言罢了,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也没有得到确切信息的妄想。</p>
“啪啪啪!”</p>
“伯温啊伯温,满朝文武,居然不如你一人。”</p>
“哈哈哈!”</p>
朱标听完后眼前一亮,没错,他们可以在军营当中制造出谣言,让那一些暗马司成员听见之后,自然会感觉到心慌。</p>
等到时候,他们听之后,肯定会迫切想要知道这到底是真还是假,一定会露出马脚。</p>
如此一来,不仅仅不会伤害到大明王朝的威信,还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p>
之前他们似乎都已经钻入了死胡同,并没有想那么多。</p>
现在听见刘伯温这么一,豁然开朗。</p>
“太子殿下谬赞了,微臣只不过是在胡惟庸计策的前提之上,再完善一遍罢了。”</p>
“不过太子殿下还是需要派遣人前往各个军营之内,组织好一切,否则依然还会前功尽弃。”</p>
刘伯温站起身来,朝着朱标拱道。</p>
“嗯。”</p>
“阿冰,这件事情,你吩咐下去。”</p>
“尽快处理好一切。”</p>
“不得泄露任何消息。”</p>
“尽快在除了神营内的所有军营内,散布谣言。”</p>
“然后派遣人密切注意军营内的动向,所有军营里里外外全都要派人监视,只要有人出了军营,全部拿下。”</p>
“军营外拿下的这一些人全部带回去严加审问,而军营内所有人都必须得监视到位,看看他们这一些人,到底有没有同伙。”</p>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阿冰吩咐道。</p>
这一次朱标直接让阿斌前去处理,让他派遣人前往各大军营内散播谣言。</p>
一旦谣言在整个军队当中开始流传开来,相信很快就会有暗马司成员忍不住出去打探消息。</p>
“喏。”</p>
阿冰拱一拜,转身离去。</p>
“伯温啊,你就不奇怪,为何本宫要让你在朝堂之上提出辞呈?”</p>
朱标看着刘伯温笑了笑,喝了一口红茶水,询问道。</p>
“自古君威难测,微臣自然猜不透太子殿下内心的想法。”</p>
“毕竟微臣只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够探测天的轨迹?”</p>
“太子殿下内心的想法,微臣确实不知。”</p>
刘伯温有些诧异的摇了摇头,看着面前的朱标道。</p>
“其实,这一切本宫都有些多问了。”</p>
“本宫知道,本宫内心的想法,自然没办法瞒得过,你和姚广孝。”</p>
“朝廷上上下下又有几个人能够如同你们这般聪明,至于为何胡惟庸会觉得自己反而有了会。”</p>
“那是因为他功利之心太盛,甚至已经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p>
“例如本宫现在不在市一幼主登基称帝,恐怕这胡惟庸都敢当摄政王呢!”</p>
“这便是一个人的野心,常言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p>
“满朝文武又有几人不知,胡惟庸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呢?”</p>
“无非就是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左丞相,彻底掌控中书省,成为这大明王朝实际掌权人罢了。”</p>
“这一切满朝文武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所有人似乎都没有任何意见,仿佛都是默许,或者,都是视而不见。”</p>
“这就明这胡惟庸确实有能力,而他的能力在于,能够压制住别人。”</p>
“他全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自信,这种自信能够让胡惟庸在朝堂之上,扶摇直上。”</p>
“这一种自信可是很有感染力的,一旦胡惟庸自信满满的站在朝堂之上,并且成为那中书省左丞相。”</p>
“他就能够快速笼络,一大批文臣武将。”</p>
“就如同现在一般,现在胡惟庸身边围绕着的文臣武将,可不在少数。”</p>
“这便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当然更主要的是朝廷上上下下多是一些溜须拍马之辈,真正想要让他们做一些事情,能力勉勉强强。”</p>
“可惜朝堂之上无人可用,否则本宫也不会留下那么多的废物。”</p>
朱标眯着眼笑了笑,看着面前的刘伯温道。</p>
他自然知道面前的刘伯温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和姚广孝两个人一定早就已经猜到自己为何要让他们二人,在家休养。</p>
聪明人都是知,进退明得失,而像胡惟庸这样专权夺利者,少之又少。</p>
这明胡惟庸还是太嫩了,一般帝王根本就不允许,底下有人一家独大,肯定会让他出现一个对立的大臣,如此才能够方便君王统治。</p>
可现在胡文庸身边,可没有一个能够制衡他的文臣,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尊。</p>
也许,他认为涂节就是朱标设立的下一个刘伯温,也未必不可能。</p>
毕竟现在涂节已经成为了胡惟庸身边之人,虽不算是他的亲信,但是两人的关系也有些微妙。</p>
“太子殿下笑了。”</p>
“太子殿下认为,天下之根基,是什么?”</p>
刘伯温看向面前的朱标,轻笑道。</p>
他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反对,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p>
“天下之根基,在于民。”</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可一直都挂在父皇的御书房内。”</p>
“伯温,为何有此一问?”</p>
朱标看向刘伯温,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道。</p>
突然听见刘伯温这句话,还让朱标有些没反应过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