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宇指着康九:“你,现在想去处。那个二憨今天我信不过他,我怕他把我们仨都给带去卖咯还帮人数钱。”</p>
李建军缩缩头,没敢话。康九则一指自己:“我?”</p>
“对,就是你。”</p>
“钓鱼?”</p>
“杆儿呢?”系统倒是有,但怎么解释?</p>
“游泳?”</p>
看看了钓鱼的人数,而远处还有人直接在撒,张晓宇使劲摇头。</p>
“看电影?”</p>
“没兴趣。”这年代的电影,张晓宇怕看睡着了。</p>
“电影院门口有妹子。”</p>
“走着!”张晓宇表示,要早提到这个,他可就不困了。</p>
到搭讪妹子,张晓宇想到一个要几年后才流行起来的词汇:拍婆子!</p>
“拍婆子”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代表着男孩通过搭话来结交不相识女孩的过程,更是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色产物。</p>
“拍”就是搭话、搭讪,粗俗一点理解为勾搭也没毛病。</p>
“婆子”这个称号也不是能随随便便安在哪个女孩头上的。大院的身份、出众的姿色、勾人的浪劲儿、靓丽的打扮这几样,最少得满足两点,才能称为“婆子”,才有男孩来“拍”。</p>
菩萨蛮的我和二百首中提到过一二三四等女孩。</p>
其中一等为艰苦朴素的正经女孩,一般不会有男孩去拍。</p>
第四等的女孩儿已经被拍到,身边常常有男孩伴随,要想“呛行”(抢过来),按规矩就得“碴架”(打架)。</p>
而姿色不错的二等女孩,以及有点浪劲儿的三等女孩,就是被拍“婆子”的主要人选。</p>
对于这些词汇产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过程,张晓宇都是很好奇的。</p>
这个年代里,大街上两口子拉拉或者抱一下都要被老人骂不要脸的。</p>
不相识的人搭个讪也随时要冒着被当流氓而招来警察的危险。</p>
相亲时只要看对了眼,第二天就可以去扯证的。</p>
一牵就是一辈子!</p>
这些统统都是来自后世的张晓宇,无法想象的。</p>
去电影院带路的是康九,把张晓宇他们带到了西长安街的首都电影院。</p>
首都电影院是华夏第一家国营电影院,也是第一座使用宽银幕立体声的电影院,更是四九城时下最火的电影院。</p>
大概有2、3层楼高,里面只有一个厅,共有400多个座位。</p>
这年代的电影院内外装潢当然比不上后世,但好歹是独栋,不像后世一样大多在综合性商场的顶楼。</p>
今天周末,上下午各有一场电影。上午是0:00的红色娘子军,已经开始了。下午是洪湖赤卫队,4:00分,但一问,早没票了。</p>
由于是康九去问的,在他颜值加成的效果下,卖票的姐姐友好的提醒他。</p>
要买票最好是提前一天的晚上就得来排队。像他们这样只提前了几个时来买票的,基本没戏。</p>
张晓宇对电影那么受欢迎表示很惊讶。不过仔细一想也觉得正常,实在是这个年代的娱乐项目太少了。</p>
看了看周围,要人也挺多的。</p>
但是男的比女的多,大妈比妹子多,漂亮妹子则几乎没有。</p>
唯二在张晓宇眼中能算的上漂亮的妹子,身边都有同行男子。</p>
张晓宇看看康九,心里想到:这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p>
没买到电影票,康九问张晓宇两人:“没票了,现在怎么办?”</p>
</p>
李建军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你们拿主意吧。”</p>
张晓宇眼珠子往上一翻,也到:“的就像我知道怎么办似的。”</p>
就这样,三个没见过世面的二傻子站在影院门口。</p>
你看看我,我看看他,他看看你。</p>
玛德,一个比一个愣!</p>
张晓宇在心里哀嚎:我这是哪根筋不对了,要跟着你们出来?</p>
是家里的床不香了,还是商城里面的物品不不吸引人了?</p>
再有下次,一定得提前计划好去哪儿?怎么玩?</p>
无奈的张晓宇四处张望着,看能不能去哪儿坐坐,他都站累了。</p>
地方还没找到,倒是2、30米处的一伙人引起了他的注意。</p>
这一伙人有个,除了有一个是土黄色的服装,其他全是浅绿色的,样式有点像5式军装。有红色的领章,但没有肩章。</p>
以蹲坐站靠的各式姿势聚集在一块儿,四处打量着。看情形,也是和他们一样,来看妹子的吧。</p>
一行人都是军装样式的衣服,普通家庭凑不出那么多件来,多半是哪个部队大院里出来的。</p>
咦,张晓宇突然惊奇的发现,中间蹲着的那一位怎么长得那么像后世的一个着名演员:刘火华。</p>
由于看得太入迷,他半响没吱声。</p>
康九好奇的看看他,又看了看对面的几人,拍了下他的肩膀,问:“怎么了?认识的?”</p>
“我也不确定,就觉得很眼熟。”张晓宇不是很肯定的回答道。</p>
于是康九和李建军也频频打量对面长得像刘火华的那人。</p>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在某一类人眼里就是找茬儿!</p>
只见那面旁边有一个人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长得像刘火华的那人,嘴里了些什么,紧接着年轻刘火华便将目光看了过来。</p>
只看了一眼,本来蹲着的他,起身就朝张晓宇他们走了过来,其余六人也立马跟在他后面。</p>
康九见对面过来,了句:“他们想干嘛?”</p>
李建军像是刚睡醒似的,终于吱声了:“哎呀,坏了,这群人是顽主。刚才我们盯着他们看,对他们来就是在找茬儿。”</p>
顽主?这个词语对张晓宇来也挺新鲜的。</p>
没事“拍婆子”,时不时因为“呛行”或者其他屁大点事就“碴架”的,就是这些所谓的“顽主”了!</p>
只是,这个时间点,他们的出现会不会早了点?</p>
顽主,就是一群以富裕人家孩子为主的年轻人,一天天的闲得无聊,把玩儿当成正经事来办。而且还要玩得出花,玩得敬业,玩得专业。</p>
张扬、任性是他们的代名词。</p>
拍婆子、碴架是他们最热衷的事。</p>
偏执却极要面子,不轻易妥协却信守承诺。</p>
张狂的背后是精神层面的极度缺失。</p>
笼统的来,就是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化现象。</p>
为什么是文化?</p>
因为它是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标志性产物之一!</p>
因为它是那个年代的特殊现象中,独立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对于相当一部分普通老百姓来,他们就是一群闲着没事而专干坏事的地痞流氓!</p>
对于相当一部分青年来,他们就是浑身散发着霸气的羡慕对象!</p>
但对于张晓宇来,他们就是一群信仰扭曲、人云亦云的精神病患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