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儒生考官落,藩王忙不迭撇清关系,生怕沾染到自己身上。</p>
避之唯恐不及!就在这时,大内侍卫奔马来传旨。</p>
众多藩王,都是心中大惊,怕是有事,但又不得不接旨。</p>
接旨之时,都是两股战战,左顾右盼,想看看其他藩王是否知道内情。</p>
“众藩王,皇上有旨,请众位藩王,前去塘沽观赏水师舰船下水!”</p>
皇帝有旨,宣各路藩王,前往塘沽观看战舰下水!</p>
大明水师重振,这消息诸位藩王都早知道了,心中有数。。</p>
因为有些藩王,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在未开海时,便有自己的商船舰队,在海外搞走私。</p>
这些舰队,甚至和倭寇有所联系。</p>
毕竟倭寇的很大一部分来历,就是源自大明海商。</p>
然而,大明水师重振之后。郑和舰队远去千里,覆灭倭寇,震撼东海。</p>
这一来,诸位藩王的走私船,就很难在海上横行来去了。</p>
一旦遇到郑和舰队,这大明水师可不会问你是不是藩王。</p>
藩王又怎样?大明有律法,严禁出海!</p>
出海的走私船,若不直接缴械投降,上交货物、武器,那就直接击沉。</p>
近日以来,就有好几支走私船队,落在郑和舰队的上。</p>
如今,皇帝下旨,要我等去参观水师新战舰下海?</p>
“臣遵旨!”</p>
众多藩王,心中各有想法,但此刻,只得接旨。天下唯有一个主宰,就是皇帝。</p>
哪怕是叔叔,贵为大明的藩王,也不能抗旨,接旨时只能称臣。</p>
这一日。朝会。朱祁钰登临朝堂。</p>
满朝文武百官,皆分列两侧。</p>
文武百官参拜后,礼部参奏,痛斥清流文人、儒生不事生产,延误国事之举。</p>
又陈述现在科举重测进度。</p>
之前有过舞弊、疑似舞弊之州县,皆已重测乡试。</p>
预计再过三月,即是开启会试之时。</p>
乡试选的不过是秀才,只能在一县一乡做吏、官。</p>
而会试选的却是进士,其中必有宰辅之才。最后一关,则是殿试,皇帝亲自考校。</p>
礼部退下后,就是大明水师。</p>
水师提督顾长风禀报,历数水师自重建以来,大破倭寇,灭绝此贼,又威震东海,收缴走私若干之事。</p>
文武百官,尽皆神色动容。</p>
大明水师如此强大,不仅保大明海上疆域无事,而且震撼海外,为大明扬威。</p>
此等功绩,可谓是骄人。</p>
不过水师耗费银两,也是极多,光这修缮旧船,制造战舰之事,就花费了六百万两。</p>
若无税制改革,此时国库已经是空空如也。哪怕有商业税支撑,国库运转也是有些吃力。这个成果,是朝廷必须要看到的。</p>
“启禀陛下,水师重造之千舰,现已有五百舰即将下水,还有五百舰尚在完善、。”</p>
水师提督顾长风禀报,“即将下水的舰队,就在塘沽等候。”</p>
朝堂之上。朱祁钰俯视满朝文武,开口道:</p>
“朕即将前往塘沽,检阅水师建造成果,京城就由内阁负责,顺天府管理,军事守军由兵部负责。”</p>
“于少保何在?”</p>
“臣在!”</p>
于谦上前行礼。</p>
“除三千营还在磨练外,五军、神俱在,你领三营,镇守京城,不得有误。”</p>
“臣遵旨。”</p>
朱祁钰不打算带太多人出行。朱祁镇土木堡之旧事,尤在眼前。</p>
若不是他硬要带四部尚书、英国公张辅等人冲锋在前,何至于土木堡之败。</p>
后方有王直、于谦镇守,大明京城绝不会出一点问题。</p>
当然,朱祁钰出行,不是白龙鱼服。</p>
光锦衣卫就有三万,仪仗侍卫加起来统共有十万之众。</p>
各种车马随行,足有十里。此乃皇帝威仪,若是削减,如何震慑藩王?</p>
不错,朱祁钰这次出行,除了检阅水军,还有一件事就是震慑藩王。</p>
“曹正淳。”“臣在。”</p>
“你留守京城。雨化田带西厂三千高随行。”“臣领旨。”曹正淳低头称是,脸上露出不甘神色。</p>
留守京城,固然权力更大。但随行君王,才是信任和地位的体现。</p>
不过,朱祁钰已经下令,无人可以违抗,曹正淳只能接旨。</p>
慈宁宫。</p>
朱祁钰离开京城,前往塘沽,当然要向太后辞行。</p>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p>
皇帝离开京城,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若不是为了社稷,太后也不会允许辞行。</p>
当然,像朱祁镇硬要离开,也没人能拦住皇帝。</p>
</p>
“皇帝啊,你这一次出行,不若带上一两个后宫中人,也好伺候起居。另外有雨化田保护你,哀家安心,但还是要心,至尊之躯,不可轻涉险地。”</p>
太后对雨化田还有很深的印象。“是,母后。”朱祁钰答应下来。</p>
一日后。城门大开。皇帝仪仗出宫,将长安街都遮蔽了。</p>
朱祁钰端坐于帝辇之上,供万民敬仰。这一日,京城万人空巷。</p>
百姓民众,皆想要看一眼当今天子。</p>
这是当今皇帝,第一次出宫!</p>
顺天府忙得焦头乱额,维持京城秩序,不让踩踏、堵塞等情况发生。</p>
无数百姓,皆远远看到那华贵无比,宏大的帝辇之中,隐约端坐着一位少年。</p>
哪怕远远看去,那宛如天神一般的气度威仪,都让百姓跪拜下去。</p>
无数民众,跪拜皇帝!</p>
朱祁钰目光扫去,天子封神术运转,天气之气冲霄而起。</p>
这是他统治的大明,这是他麾下的民众。丰衣足食,国泰民安。</p>
皇帝仪仗出城之后,有无数民众赶来,在道路两旁跪拜皇帝。</p>
民众皆面色红润,显然能吃饱肚子,没有饥饿之忧。</p>
这一点,就足以让民众无比感激敬拜皇帝。</p>
出城后,三万锦衣卫拱卫帝辇,后面是后宫车马,再就是随行官员。</p>
随皇帝一起前往塘沽观赏水师舰队下海,此乃无上的荣耀。</p>
这一支皇帝仪仗足有十万人马,浩浩汤汤,在万民敬拜中离开京城。</p>
京城外三十里,有禁卫飞马来报。</p>
“众位藩王听旨,速速跟上陛下仪(的了好)仗,不得有误!”</p>
藩王听旨,皆都无奈。</p>
他们在这里等了好久了,以为皇帝会唤他们一起同行,没想到皇帝仪仗出发了才来通知。</p>
没办法,各路藩王都是召集自己的车马,轻车出行,迅速赶上皇帝的仪仗。</p>
远远看去,众藩王无不骇然。</p>
此依仗周围拱卫的军队、侍卫,皆精锐无比,杀伐之气弥漫。</p>
藩王无法尽数看到军队全貌,只能看到旌旗遮蔽天空,笔直竖起,犹如无数利剑冲天。</p>
轰!</p>
轰!</p>
轰!</p>
军队踏出每一步,皆整齐划一。不像是前往阅兵,倒像是出征杀伐。</p>
这一支护卫军队,恐怕即可攻下天下任何一座雄城,覆灭任何一州!</p>
藩王的车队马匹被杀气一激,都止足不前,扬蹄长嘶,甚至有将藩王甩下,掉头就跑的。</p>
各路藩王无不面面相觑,脸上失色</p>
这是天子亲军,锦衣卫!众多藩王,都认出了这一支军队。</p>
锦衣卫平日里,都潜藏行迹,进行秘密的搜查、抓捕行动。。</p>
若无必要,不会大张旗鼓出现。</p>
但今日,作为天子亲军,二十二卫之首,锦衣卫当仁不让,开路在前。</p>
众多藩王,无不相顾失色!“如此雄壮”肃王面色也是泛白。</p>
他们这些藩王,素来养尊处优,纵使有些亲军,又怎么能和久经沙场战阵的锦衣卫相比。</p>
锦衣卫随于谦征鞑靼,历经百战,又出高句丽灭一国,这声威直接让藩王变色。</p>
一时间,藩王们都是惶恐不安。他们皆想起了锦衣卫的名声。先斩后奏,独立审判,哪怕皇亲国戚都是一样!</p>
这本就是皇帝下的利刃,用于剔除帝国的毒瘤。</p>
如今一见,声威十倍于传。</p>
根本不是阴私特务之辈,而是百战雄兵,精锐中的精锐,杀伐之气冲天。</p>
这让众多藩王怎能不惊,怎能不怕。</p>
“哈哈众位兄弟何必如此惊骇,此乃锦衣卫,皇帝亲军也。”</p>
肃王开口了一句废话。这是缓和下气氛,随后他就指着周围路边道:</p>
“看着百姓蜂拥而至,隔着百丈之外,跪拜瞻仰60皇帝辇舆,可见我大明昌盛啊,哈哈哈”</p>
各路藩王闻言,都在四顾。他们向道路两侧看去,皆看到百姓远远跪拜。</p>
皇帝的辇舆,被锦衣卫和西厂严密保护,任何敢于靠近辇舆之人,都是要立即射杀。</p>
神弩上弦三万,哪怕有龙蛇扑驾都要被活活射死。</p>
所以百姓只能在百丈之外跪拜,不能上前,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皇帝的一点影子。</p>
但哪怕如此,百姓都是蜂拥而至。这是天下归心!</p>
世家、地主被重重打击,帝国收回田地,都免费租给佃农。</p>
这一点就让天下承平,这一年丰收结束,天下百姓无不感念景泰帝。</p>
藩王看到这一幕,更是瞠目结舌,喃喃不能发声。</p>
他们在府中,皆听到的是皇帝暴虐残忍,一言以决,无人可以违逆,是不折不扣的暴君。</p>
什么世家、文人、旧臣、不和之臣尽数杀杀杀!</p>
锦衣卫指挥使头颅,直接放在金盘中,端上朝堂。</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