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张狂至极
    对此,朱祁钰也是笑了笑,没有多什么。商人不就是这样的吗?不过,他对那杨百万并没有什么恶感。</p>

    特别是从锦衣卫那,了解过此人所有的信息之后。</p>

    非但没有厌恶,反而对他的某些行为,十分佩服。</p>

    “今晚这场宴会,邀请杨氏父子。朕有件大事,要委托他们父子。”</p>

    “是,陛下。”</p>

    东南沿海,一直以来有三大患。</p>

    一是吏治,江南繁华富裕,容易堕落。</p>

    二是倭寇,不断袭扰沿海城镇。</p>

    三是海盗猖獗,掠夺过往的船只。</p>

    于谦来到扬州后,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与好友纵情诗词酒宴。</p>

    他在这两日内,走访了整个扬州。。</p>

    得到了第一的资料。</p>

    朱祁钰里拿着于谦的厚厚奏折,无奈笑道。“于卿,朕给予你们两日假期,你也没有休息?”</p>

    于谦点了点头:“臣走访了扬州各个地方,-也算是休息吧。”</p>

    对于这个工作狂,朱祁钰很是-无奈。他随后看了看于谦的奏折。发现他提出了两个建言措施。一个是整顿江南吏治。</p>

    一个是加强海防,防止流窜的倭寇,海盗。</p>

    第一个与朱祁钰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p>

    第二个,他也曾考虑过。只是没有想到如此的迫切。按照于谦所奏报。这半年的时间。</p>

    倭寇趁大明用兵瓦剌,屡次侵扰江南的松江府,宁波府,台州府等地。</p>

    总共达到四十八次之多。被倭寇抢掠财物,不可计数。</p>

    被残害的百姓,达到两万余人,毁掉的村镇,共计一百多处。</p>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朱祁钰看到愤恨难平。吏治败坏民心,腐蚀地方。</p>

    倭寇破坏秩序,让沿海城镇陷入恐慌。海盗影响远洋贸易。</p>

    “吏治、倭寇、海盗实乃我江南发展的最大桎梏。”于谦最后做出了如此的总结。</p>

    从大宋以后,江南便成为了历代王朝经济重心,以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赋税来源。</p>

    按照于谦的估算,若是能根除限制江南地区发展的这三个顽疾。</p>

    那么大明的赋税,将能再增加三成。</p>

    同时,也将更能证实他“工商皆本”的理念。吏治?倭寇?海盗?</p>

    这是朱祁钰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关于吏治,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快刀斩乱麻能解决的?</p>

    若是选人不明,那么无非是换上新的一批贪官污吏而已。</p>

    “于卿,今日朕举办宴会,宴请扬州文武,名流士绅。”</p>

    “到时再议吧。”</p>

    于谦见皇帝非常看重的建言,不由松了口气。“对了,此次,把杨百万父子也请来。”扬州首富,杨府。</p>

    这两日,门前常常车水马龙。甚至,在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江南的权贵。</p>

    权贵折节下交,来拜访一个巨商,这在大明可是很少见。</p>

    不过,虽然来杨府拜访的人很多。但杨家父子,却大都以筹备修建堤坝事宜为由,把这些人拒之门外。</p>

    书房内。杨百万看着刚从堤坝上回来的儿子,透着欣慰。</p>

    “此次修筑堤坝,一定要用心,要让它像都江堰,京杭运河一样,恩泽后世。”</p>

    “绝不能单纯地看着是我们父子的进阶台阶。”</p>

    杨半城郑重道:“是,父亲。今天,儿子去拜访陈首辅,他也是这样告诫儿子的。”</p>

    “嗯。你如今是太后的干儿子。很快,恩赏就会下来的。”</p>

    杨半城轻笑道:“不过,爹告诉你,就算有了官职傍身,也千万不要想着左右逢源,与很多权贵去深交。”</p>

    “为何?”</p>

    杨半城有些疑惑不解道。</p>

    在他看来,有了官身,他也算是大明的官员了。就是大明权贵的一份子了。怎么还不能与其他权贵深交呢?杨百万笑了:“儿啊,看来你道行还得修炼啊。”</p>

    “你想想你是什么出身?你是通过太后的恩赏出身。是权贵里,最不受待见的,最令人鄙夷的。”</p>

    “就算他们尊敬你,奉承你,也只是因为你是太后的干儿子。”</p>

    “那些靠着科举,功勋的权贵,骨子里是瞧不起我们的。”</p>

    他到这里,又道:“同时,我们要吸取太祖年间,大明首富沈万三的教训。”</p>

    “记好,儿子。你千万不要牵扯到政治里去。”</p>

    杨半城听了父亲的教诲之后,点了点头:“是,儿子谨记父亲的教诲。”</p>

    杨百万很是欣慰。</p>

    要知道之前儿子对于他每次的话,都是一副不耐烦的神色。</p>

    如今却是愿意听他的告诫。实在是十分难得。</p>

    看来经历了昨天的打击之后,他真的长大了。就在他们父子话的时候。这时,管家兴冲冲地跑来。</p>

    “老爷,少爷,陛下身边近侍来了。”杨百万、杨半城父子一听,顿时一惊。</p>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派人到他们的府上呢。“快快,有请,有请。”</p>

    杨氏父子因为不是官员,所以也就没有换朝服一。</p>

    </p>

    不过,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比如,摆上香案。换上较为正式的新衣。</p>

    其实,太监王诚此次来就是来传个话而已。他没想到这对父子会如此郑重。</p>

    如此一来,太监王诚对他们父子的印象,不由好了几分。</p>

    “杨老爷,杨公子,奉陛下口谕,请你们父子参加今夜的宴会。”</p>

    杨家父子一听,顿时大喜,忙磕头谢恩。</p>

    从这一刻起,他们知道大明皇帝算是真正接纳了他们父子。</p>

    父子二人热情至于,隆重招待了太监的王诚。给予了他极大的厚待。各种丰厚的好处,更是塞满了他整个衣袖。</p>

    等回到行宫,王诚从衣袖里,掏出厚厚的一沓银票,发现足足有三十多张。</p>

    每一张都是百两的现钞。“杨家父子真豪气。”王诚安奈住激动的心情,连忙收了起来。</p>

    正在他暗自欣喜之际。</p>

    这时,却见自己的师父走了过来。吓的太监,连忙躬身请安。“师父。”</p>

    掌印太监成敬,皱着眉头看了一眼王诚。“跟我来。”“是,师父。”</p>

    王诚吓的脸色惨白,瑟瑟发抖地跟着师父进了房间。</p>

    “噗通”</p>

    太监王诚似乎十分了解自家师父的脾气。与其被他逼问,不如自己老老实实交待。刚进屋,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师父,徒弟知错了。”</p>

    “哼,什么错?”成敬喝了一杯茶水,冷着脸道。“不该不该收钱。”</p>

    王诚低着头。</p>

    成敬却是冷哼一声,厉喝道:“不该收钱?你错的是这吗?掌嘴。”</p>

    他话音刚落,就进来两个高大的太监。</p>

    上前拿起板子,就往太监王诚的脸上招呼。“啊”</p>

    大明的宦官,俸禄并不高。</p>

    他们为数不多的灰色收入,就是外官们的孝敬,打赏。</p>

    比如出宫传旨什么的。都有着不菲的孝敬。</p>

    所以,收钱并不是什么大错。甚至,连成敬有时都会收。</p>

    不收的话,外官会担心你不好相与。其他大太监会觉得你不是和他们一类人。所以,连成敬这个掌印太监,都不能免俗的。</p>

    打了二十个嘴巴之后。</p>

    成敬挥了挥,制止后,看着眼泪汪汪,鼻青脸肿的太监王诚道。</p>

    “知道错哪了吗?”</p>

    王诚连忙点头,而后话语不清道。“兔儿无该收万德福的钱。”听到这,成敬这才消了一丝的气。</p>

    “把脏银退到户部,而后,向陛下递个请罪的折子。”</p>

    “系,系父。”</p>

    王诚忙磕头不止。</p>

    万德福,这位在江南作威作福的镇守太监要倒大霉了。</p>

    他本是靠着揭发王振余党,而上位的。</p>

    可惜,万德福做镇守太监没几个月,就露出了其本性。</p>

    所作所为,并不比王振那帮干儿子强多少。</p>

    别的不,就他所宠幸的娈童公子,哪个在地方上不是嚣张跋扈,张狂至极?</p>

    这万德福为何能在江南作威作福?因为他京城有人。。</p>

    他每次送往京城大量财物进行打点。几乎每个稍有官职的宦官,都受了他恩惠。</p>

    别的不,只王诚这太监就时常能收到这万德福的孝敬。</p>

    而且,笔之大,令人瞠目。太监王诚,刚开始还忐忑不安。</p>

    但见到其他大太监都收了,他也就逐渐心安理得起来。</p>

    如今,突然遭到师父的责罚。他也立即醒悟过来了。</p>

    他知道,师父这是在救他。</p>

    因为当陛下看到他如此惨样,就定会心软。同时,也是让他长点教训。</p>

    只有通过毒打,像他们这些太监才会长记性。“下去吧。”</p>

    “系,系父。”</p>

    王诚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距离宴会,还有一段时间。</p>

    朱祁钰正在看今晚参与宴会人的名单。</p>

    这几日,从江南各府,赶来不少人,既有退休的官员,也有名流士绅。</p>

    既然聚齐的差不多了,那就征询一下这些人的意见。</p>

    这些不是官场中人,起话来,也就没有那么的顾忌。</p>

    他看完了名单之后,正好看到王诚低垂着头,端上了茶水。</p>

    朱祁钰看他那鼻青脸肿,眼睛通红的样子,就知道他又挨了揍。</p>

    不由笑道:“你师父又揍你了?”</p>

    “是奴婢有罪,师父教训的对。”</p>

    王诚忙道。“呵呵,你明白就好。你师父待人和善,仅对你们</p>

    几个颇为严厉,那是因为你们是他看着长大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