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有陛下这样的仁圣之君,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p>
“是啊,陛下不但仁德,而且,在孝行上,也是天下子民的楷模。”</p>
这次来的大臣,都是极为圆滑和世故的。通俗来讲,就是脸皮厚的。</p>
若非脸皮足够的厚,又怎能争得过其他同僚,能来随驾呢?</p>
他们的马屁和吹捧让朱祁钰都感到飘飘然。</p>
“今日刚到这里,众卿就先游玩一天吧,熟悉一下这里的地形和位置。”</p>
“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在这里处理公务了。”</p>
众文武听了皇帝的吩咐后,皆是识趣地告退离去。</p>
待群臣离开,朱祁钰终于得以舒缓一下筋骨了。“终于能歇息一下了。”</p>
这时,白莲圣女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从背后蒙住了朱祁钰的眼睛。</p>
“陛下,猜猜我是谁?”</p>
“呵呵,当然是朕的莲妃了。”</p>
“哎呀,臣妾都变了声线了,陛下怎么还能猜测得出啊。”</p>
“哈哈。”朱祁钰笑着把她搂进怀里,笑道。</p>
“你们每个人身上的香味,朕都很熟悉,怎能辨别不出?”</p>
“好吧,陛下真厉害。”</p>
朱祁钰看着怀里的绝美佳丽,笑问道:“你们都挑选好了宫殿?”</p>
“是的,陛下,这里真的好美啊,一点也不比咱们皇宫差。”</p>
“臣妾十分喜欢这里,那些姐妹也是一样。”</p>
当夜,熟悉了雪景峰的文武大臣,兴致盎然归来。</p>
这一次,他们跟着圣上算是来对地方了。</p>
此地不但清爽宜人,空气清新芳香,更重要的是有几处绝佳的风景之地。</p>
闲暇的时候,在那里饮酒赋诗,再好不过了。那些后宫妃嫔们,一个个也都兴奋异常。</p>
虽然皇帝曾下旨明确表示,她们想家的时候,可以出宫省亲。</p>
但是谁又真敢时常出皇宫呢?</p>
就算外臣不三道四,太后,皇后定也会心中对她们心中有罅隙。</p>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还是少惹是生非,这些妃嫔们若不是紧要的事,从不会出皇宫。</p>
一入侯门深似海,那么一入皇宫呢?</p>
所以,这半年难得出来一次游玩,以至于这些妃嫔们很晚才回来用膳。</p>
一处偏殿内。朱祁钰和吴太后坐在上面。</p>
左边是一众妃嫔们。</p>
右方则是齐王朱祁铭,以及他的王妃,儿子女儿。</p>
今夜可谓是一场难得聚齐的家宴了。而且,还是他们一家子的聚餐。</p>
吴太后看着儿孙满堂的一幕,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消失过。</p>
一直以来苍白的脸色,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的红润。</p>
“皇帝啊,明天有什么安排啊?”吴太后一脸期待道。</p>
“母后,是这样的。那些文武让他们继续处理从京师送来的公务。您和大哥一家,还有众妃嫔,去周边风景好的地方转转。”</p>
朱祁钰笑着道。</p>
“你不去吗?“吴太后疑惑道。朱祁钰笑道。</p>
“哈哈,当然要去。朕忙了大半年了,如今国泰民安,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p>
“也该修养几日了。”</p>
众妃嫔听到心上人要带她们一起游玩,都是十分的高兴和激动。</p>
吴太后很是欣慰道:“还是皇帝想的周到,千万不能像先皇一样,早早地把身体糟蹋坏了。”</p>
“母后的是,朕会时常警醒的。”</p>
朱祁钰他们这一家人,笑笑,这场家宴的气氛,极为的融洽欢快。</p>
至于他的皇子和公主们,因为这里的天气,格外的清爽宜人。</p>
终于不再哭闹了,一个个欢快吃着,咯咯咯的笑着。</p>
三更时分,朱祁钰正在杭氏姐妹的宫殿睡的正香。</p>
突然,外面传来太监刘全胜焦急的声音。“陛下,西北传来紧急战报。”</p>
朱祁钰听到之后,立即在杭氏姐妹的服侍下,穿戴好了朝服。</p>
”陛下,这大半夜的还不让休息啊?”杭英撅着嘴,有些不满道。</p>
“呵呵,朕也不想啊。不过,朕吩咐刘全胜的,有西北军情到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禀报。”</p>
“好了,朕处理完这些军务,立即来寻你们。”一旁的姐姐杭凌听了之后,忙笑道。</p>
“陛下不用理会她的抱怨,您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好,更何况还是西北的军务。”</p>
朱祁钰听了,朗声笑道:“哈哈,这次的军务却是喜事,朕若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西北的捷报传来了。”</p>
大明对西北用兵已经半年了。</p>
</p>
刚开始的时候,那些西域的反叛分子,一直避而不战。</p>
不过,大明的军队在年轻英国公的带领下,分而围之</p>
刚开始的时候,朝中的一些大臣,对于英国公张懋的这种做法,十分的不解。</p>
甚至,过了月余之后,见始终没什么动静,那些文官就开始各种议论了。</p>
朱祁钰则是一直压着他们的不满。</p>
在这些文臣们看来,大军的每日消耗着巨额的粮饷,但却是一直的按兵不动。</p>
一是有辱大明的军威,二是辜负了圣上,朝廷对英国公的期望。</p>
虽然有朱祁钰极力的压着,但一些奏折,还是源源不断地递到了御前。</p>
每当这时,朱祁钰都会笑着安抚着这些官员。“英国公那些武将可曾干涉过你们处理内政?”</p>
“论内政的实施,他们是外行。但论带兵打仗,你们是外行。”</p>
“所以啊,着内行的事,还是有内行的人来做决策。”</p>
朱祁钰安抚了这些文官之后,还不忘给英国公写一封书信鼓励他。</p>
大意就是相信他的军事才能和决策,绝对不会辜负朕的期望,更不会辱没历代英国公的声威。</p>
果不其然,这才半年的功夫,那子终于派人来了。</p>
朱祁钰来到处理政务的宫殿之后,发现群臣早已到了。</p>
为首的内阁首辅商老头一看到陛下到来,就率先跪倒在地恭贺。</p>
“陛下,真如您所猜测那般,西北大捷。”其他文官也都兴奋异常,齐声恭祝。朱祁钰立即接过了那战报,快速地扫视了一圈。</p>
果真如自己猜测那般,英国公在西北取得了大捷。</p>
而且,还是超大的胜利。</p>
朱祁钰发现群臣早已到了。“陛下,西北大捷,全仰赖您的圣恩啊。”</p>
“陛下洪福齐天,受上天的庇护,西北才会取得如此的大捷。”</p>
“是啊,不但尽皆收复失地,而且,还俘获了那些吐蕃的叛乱分子万余人。”</p>
“不但如此,天恩浩荡,英国公广施陛下的旨意,更是令西域的一些夷狄,诚心归附。”</p>
这些内阁和六部的重臣,定是提前看过了捷报,所以,这马屁拍的才会如此的令人舒服。</p>
朱祁钰虽也心中激动万分,但还是表现的十分镇定。</p>
作为大明的皇帝,他当然要举止得体才行。</p>
可不萌像这些重臣,这么失态。</p>
不过,当他看完了英国公张懋的捷报之后,也是拍案而起,大声为之叫好。</p>
原来,这个年轻的英国公张懋,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p>
他更没有辱没历代英国公的威名。</p>
像他的父祖那样,为大明立下了赫赫的战功。正如这些重臣所的那般。</p>
在这这份捷报之中,不但尽皆收复了华夏曾尽失之地。</p>
而且,还令西域的其他夷狄,望风归附。以其极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p>
所有人都以为,英国公这次西征,绝对会长驱直入,大开杀戒。</p>
可是令人想不到是,他却是恩威并施。</p>
在对那些叛乱的夷狄大开杀戒的同时,又对其他的夷狄,采取了怀柔拉拢的段。</p>
直接让大明的国土,向西北,西南地区,延展了三百余里。</p>
按照朱祁钰的推测,这还只是开始。</p>
英国公张懋虽年轻,是勋贵出身,但他的身上却没有那种骄横跋扈,骄奢淫欲。</p>
相反,他十分低调,谦逊,有帅才,还心怀至高理想,效仿大汉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垂千古的将帅。</p>
从这一点来讲,英国公的家风,还是十分好的。</p>
而这也正是朱祁钰一直信任他的原因,哪怕有诸多的文武,质疑,诋毁这个年轻的英国公,但朱祁钰还是十分相信他。</p>
也正是因为他的强势信任,所以,才最终使英国公张懋坚持了他的军事方针。</p>
对于朱祁钰来讲,他始终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p>
既然他用英国公张懋为西征的主帅,那么他就是信任他能完成任务。</p>
纵然有不少人的质疑,他依然不会对其做出什么干涉。</p>
更不会贸然给其下达什么旨意。</p>
因为朱祁钰明白,他们这些掌权者,距离西北之地,不知几千里远。</p>
对于那里的情况,远没有英国公张懋等将领掌握的情况充足。</p>
若是胡乱下达什么旨意,不定还会起到什么不好的效果来。</p>
所以,他的不干涉,就是对英国公张懋最大的支持和肯定。</p>
当然,这些时日,他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p>
不过现在来看,他所坚持的原则,终究还是对的。</p>
“陛下,在这里微臣要检讨一下,当时您对群臣的劝谏充耳不闻,老臣当时还有一些怀疑。”</p>
“不过,现在来看,陛下的睿智和远见,绝非我等可以比拟的。”</p>
其他大臣见到首辅商老头就开始拍马屁了,他们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停奉上自己的奉承之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