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褒扬
    若是能大败这支高句丽的万余大军,那么他们也许没有钟尉那的功勋卓著,但一个大大的功劳却也少不得的。</p>

    想到这,他们立即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各自匆忙回营,准备迎敌。</p>

    与此同时,朱祁钰得到了梁必成行动的计划。</p>

    因为他是这次北征的灵魂,是大明的皇帝,所以各路军的主帅无论是何计划,都会事先向他奏请的。</p>

    当然,朱祁钰也从未想过事必躬亲。</p>

    专业人做专业的事,各路的统帅都是他极为信任的人。</p>

    无论何种战术,策略,都交由他们自己来决断。</p>

    “梁老将军不愧是老将,他已经准备今天要交战了。”</p>

    看过奏折之后,朱祁钰笑着向众文武道。</p>

    “梁老将军在家韬光养晦了这些年,早已按捺不住要为我大明立功了。这次,他首先开战,看来真的是很急迫啊。”</p>

    内阁阁老沈睿笑了笑道。</p>

    因为这梁必成是他提醒陛下的,所以,这老将能够首先应战,他也感到脸上有光。</p>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一战必须取个漂亮仗才行。</p>

    “是啊,希望这位梁老将军能给我们取个不错的成绩。”</p>

    朱祁钰笑道。</p>

    在他与群臣商议军情的时候,东路军诈败的钟尉,已经成功地带着他的“溃军”,进入了目的地。</p>

    当他看到上坡上,那杆迎风飘得军旗的时候,他知道大将军已经准备就绪,做好了一切的准备。</p>

    他也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其他校尉将士的脸上,也都洋溢难掩的激动和振奋。</p>

    一下子“溃逃”数十里,他们早已人困马乏,此时终于能稍微歇息了。</p>

    而在他们的身后,追击而来的高句丽的大军,见到那一股大明“溃军”,脚步虚浮,行动迟缓,甚至有不少已经瘫在地上了。</p>

    他们也愈发的兴奋和激动起来。</p>

    可以,这一路上的追击,让他们十分憋屈的和恼怒。</p>

    本以为能轻易追上这些大明的“溃军”,谁曾想他们竟是如此的油滑,每次都差那么一点。</p>

    如今,他们终于跑不动了。“杀啊,那些大明军的狗贼,终于累趴下了。”</p>

    “杀,为咱们的那些同胞报仇雪恨,诛杀这些狗贼。”</p>

    一个个高句丽的骑兵,追袭而上。</p>

    而一直跟在后方的那位李将军,不知为何看着周围的环境,愈发的心慌。</p>

    当看到那些大明的溃军,已经步履蹒跚,甚至有不少已经瘫倒在地了,他本应该兴奋和激动的。</p>

    可是他没有,那种深深的不安感,再次让他生出刺骨的寒意来。</p>

    “这很有可能埋伏的有伏兵。”</p>

    可在他刚生出这个念头,准备传令停止追击的时候,只见四方喊杀,战鼓声震天的响。</p>

    “不好,中计了。”</p>

    那高句丽的李将军,只感到心一下子跌入了深渊,整个世界都开始旋转,脸色苍白的一下子从战马上跌落了下来。</p>

    中计了,中计了,中了大明军狗贼的埋伏了。</p>

    只见大明的弓箭,火铳兵,甚至火炮营,已经开始发动起了猛烈的攻击。</p>

    整个世界到处都充斥着惨叫声,哀嚎声,以及叫骂声。</p>

    不知道有多少的大明军,黑压压地从四面八方地向他们围杀过来。</p>

    “撤退,撤退。”</p>

    那高句丽的李将军胆惧了,他知道如今只能撤退了,若是再晚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p>

    可惜的是,整个战场声各种嘈杂声,埋没了他和传令官的声音。</p>

    当然,就算他不喊,那些高句丽的士兵,也开始四处慌不择路地逃窜起来。</p>

    他们哪里见过大明军这么强大的新式武器,还未看到人,就见一发炮弹落在人群之中,顿时间,十余个士兵就被炸的四肢横飞。</p>

    如此的一幕,怎能不令人感到恐怖?</p>

    根本不用传令官下令,他们便已经像没头的苍蝇四处逃窜了。</p>

    但整个山坳,都已经被大明军给深深的围住,他们又能逃窜到哪里去?</p>

    战争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结束了。</p>

    一共一万余高句丽的士兵,被围剿了八千人,剩下的都投降了。</p>

    甚至,还包括那个高句丽的李将军,当他从战马上跌落下来之后,就被大明军发现,瞬间包围了上来。</p>

    他本想拔剑自刎,以此殉国。</p>

    可惜,他试了几次,脸都憋青了,都下不了那个勇气。</p>

    最终,扔掉了中的宝剑,跪地投降求饶。</p>

    就这样,东路军的首战,也是大明军真正的意义上的大战终于结束了。</p>

    可以,大明军这次的战斗极为的出色。伤亡的人数,也是低的喜人。取得的战绩,却是惊人。</p>

    </p>

    这一点,从那位梁老将军容光焕发的神色就可以</p>

    看出来。</p>

    “哈哈,钟尉呢?”</p>

    等战事结束,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立下头功的那个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子。</p>

    便立即兴奋地大喊道。</p>

    众将士见这位老将军如此失态,也都笑了,因为他们此时也很激动兴奋,更能理解一个被赋闲在家数年的老将的心理。</p>

    马上封侯,这绝对是所有武将,甚至是历代军人的切实愿望。</p>

    但梁必成一生都未能封侯,每次都差那么一点。</p>

    可现在征讨高句丽,却让他看到了一丝的希望,他怎能不兴奋,不激动。</p>

    在振奋之余,他首先想到的也是立下头功的钟尉。</p>

    “属下在。”</p>

    此时的钟尉已经完全恢复了气力,满眼都是亮光。</p>

    他深切地明白,此战之后,他的名字必将跟随梁老将军一起上达天听。</p>

    甚至,在整个大军中,他也必将声名鹊起。</p>

    而此战也将是他的第一个大的功勋多。</p>

    “很好,此战你当属首功,老夫必将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p>

    梁老将军朗声笑道,同时也望向其他的年轻将领:“当然,也有你们。你们奋勇杀敌,老夫都看的清清楚楚,只要为国尽忠,那么朝廷必定会亏你们的。”“多谢大将军。”</p>

    作为东路军的首次大胜,又是梁必成出山的首战,这一场歼灭战,可以打的极为令人振奋。</p>

    是一场名符其实大胜。</p>

    歼灭敌人近万,俘虏近千,更重要的是还俘获了高句丽的一员大将。</p>

    可谓是真正长了大明军的志气,这一点从意气风发,须发皆白,兴奋不已的梁老头就可以看出来。</p>

    只见其毫不吝啬对众将士的夸赞,把他们比作了未来的耀眼的名将。</p>

    这群年轻的武将,在以往跟随那些老将出征的时候,大多时候被训的狗血喷头。</p>

    但现在,跟着这位梁老头,不但没被训斥过,还时常听到他的夸赞和鼓励。</p>

    对于他们这些刚出茅庐的年轻将士来讲,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极大肯定。</p>

    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接下来立功心切的决心。</p>

    而梁老头也不是真的是口惠而实不至,这次大胜之后,他立即写了一道此次大捷的奏折。。</p>

    并在里面详细地夸赞了众年轻的将士,以及他们每个人的具体功勋。</p>

    当然,作为此次取得头功,那个貌不惊人,土里土气的钟尉,他更是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褒扬。</p>

    在他看来,在军中这样的子弟,是需要大加扶持和鼓励。</p>

    并且他建言皇帝,可以千金买骨,以此提拔钟尉。</p>

    如此一来,那么军中的那些普通士兵,就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p>

    并且也真能看到一丝出头的希望。</p>

    还有一点就是能刺激一下那些功勋子弟,让他们深切地明白,他们若是再纨绔下去,那么他们家族的功勋,家族的荣耀,家族的官职,就要被那些普通子弟所取代。</p>

    梁必成在奏折里,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这个意见。</p>

    当他的这份捷报,很快到达了朱祁钰的里后,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轰动。</p>

    虽然众文武知道,这梁必成大概率的是能战胜高句丽的,可也没想到竟这么轻松,而且,还能赢得如此漂亮的一战。</p>

    这简直是大明军的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了。这是大明进入高句丽第一次的重大胜利。</p>

    “把梁老将军此战,传各路军知晓,让他们也一起高兴高兴。”</p>

    朱祁钰立即拟出了一道旨意。对于这一战,他也十分的满意和振奋。</p>

    这一战对他们北征高句丽有着深远的意义。</p>

    特别是大明朝内部,无论开始时,还是现在,都有质疑征讨高句丽的存在。</p>

    而此战的胜利,无疑会使那种质疑声,忧虑声少一些。</p>

    同时,也更坚定了大明征讨高句丽的决心。</p>

    当然,朱祁钰对梁老头的建言,还是十分重视的。</p>

    “沈阁老,你和吏部,兵部议一些,对在此战中功勋卓著的将领,拟定一个晋升赏赐的旨意。”</p>

    “是,陛下。”</p>

    沈睿知道皇帝陛下之所以如此的着急,那是因为要让整个北征的二十万将士看看,只要他们奋勇杀敌,悍不畏死,那么他这个皇帝就不会吝啬高官厚禄。</p>

    “对了,朕觉得梁老将军那个千金买骨的建言不错,可以酌情给那个什么钟尉的封赏厚一些,我们要在整个北征军竖立其为榜样。”</p>

    “嘉奖其不但勇于承担重则,而且,在战争中,展现了其不凡的军事才能。”</p>

    众文武听了皇帝的话后,皆是感叹,这下那个名不见传的农民出身的将领,这下飞黄腾达了。</p>

    更重要的是,被陛下竖立成了典型,那么以后的仕途绝对会一片坦途的。</p>

    在场的一些勋贵将领,此时则是感到一阵压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