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发挥想象力,
    最大的功劳,当然是得益于李泰的地图,和他的献策。</p>

    所以,这位梁必成老帅,才会在奏折当中,大加赞赏这位天子的近臣,夸奖他的功绩。</p>

    甚至,还把他在捷报中,排在功勋榜单上的第一名。</p>

    朱祁玉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详情后,对眼前这个年龄和自己大差不多的年轻文官,顿时高看了两眼。</p>

    果然,于太保在举荐人才方面,那也是极为厉害的。</p>

    好在,这个李泰在自己身边,并没有被埋没。还替自己长了脸,同时获得了巨大的军功。</p>

    想到这,他便笑着看向他:“李卿,此次你帮助东路军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想要什么?”</p>

    “是官爵,还是府邸,银两呢?”</p>

    那李泰听了,神色倒是很感动:“不敢欺瞒陛下,对于此次大捷,臣不敢居功。若陛下实在想奖励臣的话,臣想要臣想要去前线。”</p>

    完这番话后,他的眼神中满是热切和希翼。朱祁玉对于他这个恳求,似乎早就有预感一般。</p>

    只见他朗笑一声:“哈哈,朕就知道你会有这个恳求。”</p>

    他想了想,而后点头道:“好,好。既然你一心要去前线历练,那么朕就满足你这个愿望。”</p>

    朱祁玉立即让人传来了兵部侍郎,以及吏部的官员。</p>

    让他们根据这份捷报,准备对有功勋的将士,进行擢升嘉奖。</p>

    同时,特别提出,把兵部员外郎李泰,派到东路军梁必成老帅的帐下,听候差用。</p>

    他相信,梁老头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的,好好的让其历练,并亲自教导他。</p>

    再者,那梁老头这次之所以取得如此的大捷,其中一部分最为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李泰。</p>

    相信他也会高看这子一眼的。大明的人才多吗?多,当然很多。</p>

    可惜在其为不谋其政的人实在太多太多。</p>

    他们把所有的才干,都用到了如何贪污,如何升官这方面了。</p>

    真正的做事的人,可是十分稀缺。</p>

    所以,朱祁玉必须要这样的卓有天赋的人才给培养好。</p>

    他相信只要交给梁必成一段时间,那么李泰的军事才华,将能绽放的更加夺目。</p>

    在东路军,也更能施展他的才华。</p>

    他的地图,他的计策,都让东路军的将士刮目相看。</p>

    在这里,他也会如鱼得水,尽情的发挥其才能。当然,因为功勋该升的官阶还是要升的。</p>

    同时,朱祁玉又豪爽地赐给了这个李泰,一副极品的轻甲,还有一匹绝佳的战马。</p>

    总之,如此的恩宠有加,令那李泰感动的一塌糊涂。</p>

    在朱祁玉看来,这李泰恐怕最为感动,最为激动的还是即将走上战场吧。</p>

    当李泰离开开始走马上任之后,朱祁玉看着下方的文武官员,神色十分和缓。</p>

    “朕身边的人才又离开了一个,朕既欢喜,又伤感。”</p>

    “欢喜的是,这些人才是朕身边走出去的,代表了朕的脸面。伤感的是,朕身边又少了一个人才。”</p>

    “朕希望众卿能够像于太保那样,多为朕举荐人才。当然,品性一定要过关,否则,才干越强,危害越大。”</p>

    众大臣皆是露出复杂之色。</p>

    这是陛下心中对他们有成见了,还是敲打他们呢?</p>

    怎么又希望他们给陛下推荐人才呢?</p>

    不过他们也隐约知道,那个颇为受宠的李泰,可能把他们对他的打压,告诉了陛下?</p>

    不然为何有这样的感叹呢?</p>

    众臣心思忐忑不安,一个个弓着身不知如何是好。</p>

    同时,暗下决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怎么也要好好的表现,不能让陛下看轻了。</p>

    要知道他们这次能跟随陛下前来,无论怎样,回去都是有军功的。</p>

    可若是被陛下所厌恶,那么论功行赏的时候,后果可想而知</p>

    所以,绝对要振作起来。</p>

    朱祁玉并知道众人的心思,他只是心有所感而已。</p>

    认为身边若是人人都像于谦于太保那样无私就好了。</p>

    这样身边的“李泰”不就多起来了吗?自己也就不用如此的劳心劳力了。</p>

    作为一个皇帝,每日五更起,两更睡,没日没夜,无休息之日,真是太过劳心神了。</p>

    当然,感叹归感叹,该是要勤政,还是要勤政起来的。</p>

    就算这样,京城还出一些幺蛾子呢。</p>

    可以想象,若自己放开的话,那么幺蛾子可能将更多,更大。</p>

    “传旨各路军,收集军情会要,作为一个重要任务。”</p>

    朱祁玉想了一下,又传下一个旨意。</p>

    既然那李泰的方法可行,那岂不是,其他的路军,也可以这样做呢?</p>

    收集高句丽军政上的各种问题,而后加以针对,让他们的矛盾更大,从而让大明军获取更多的利益。</p>

    </p>

    李泰的方法,无疑给朱祁玉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p>

    就是不能只想如何攻打,也要分析这些敌人,抓住他们的薄弱处,加以分化才行。</p>

    如此,又效率,又能减轻大明军的伤亡,简直是一本万利。</p>

    很快,内阁,兵部就把他这个旨意,传达了下去。</p>

    并把东路军的大捷,当成了范例,传到了其他各路军。</p>

    新路军,大帅穆英,帅帐。“穆帅,陛下传下了一个军情旨意,请您过目。”</p>

    一个女亲兵,走进帅帐,拿出黄凌旨意,恭敬地交了上去。</p>

    因为是战争的关键时期,旨意的传达,也就没有那么礼节。</p>

    虽不再摆放案子,穿戴一新,可基本的礼节,还l是应该有的。</p>

    穆英接过那卷黄轴之后,向朱祁玉所在的方向,躬身一礼,这才打开了那道军情旨意。</p>

    当看过这个军情之后,穆英露出了一丝笑意。</p>

    “咱们东路军的老帅梁老头,又取得了一次大捷了。”</p>

    她的这番话,让一旁的亲兵女将,讶然一声:“穆帅,那梁老头这么厉害?他好像才在不久前,就取得了几次大捷了。”</p>

    “是啊,姜还是老的辣啊,我们不得不敬服。不过这次他们能取一场大胜,却是依靠着一个兵部文官的计谋。”</p>

    穆英不等身边亲信女将的询问,便把那卷轴交给了她。</p>

    那女兵亲将看了一遍之后,不觉惊呼出声。</p>

    “这个李泰大人,还真是厉害。可惜这样的人才,竟去了东路军。”</p>

    穆家,虽是华夏之人,但穆英她们这代人,却是出生在高句丽。</p>

    不过,她们穆家这么些年以来,一直追求着回归华夏。</p>

    回归他们真正的故乡。</p>

    所以,才在大明军征讨高句丽之后,就立即投靠了大明。</p>

    在这些时日里,他们穆家的子弟,英勇杀敌,建立了不少的功勋。</p>

    可同时,穆英也是有着另外一个想法的,那就是穆家子弟的功勋还不足,还不够。</p>

    要想恢复曾经先祖的荣耀,穆家的英名。</p>

    那么他们穆家子弟,还需更为的努力,更加的勇于杀敌。。</p>

    而这次,皇帝陛下突然传下的旨意,就让穆英突然多出了一个想法。</p>

    按理,他们穆家在高句丽定居多年,对于这里的熟悉,要比远征而来的任何人都有优势。</p>

    可是那李泰就能想到这个攻略之法,让东路军取得了一场大捷,她穆家人却是失了先。</p>

    这不得不令人羡慕此人的能力和才华。</p>

    好在陛下把这位李大人给他们了思路,传到了各路军,给她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p>

    那就是利用高句丽人,来治高句丽人。当然,绝对不能用高句丽义军那样的人。</p>

    不然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认为是大明帮助了他们,反而是他们帮助了大明一般。</p>

    用俗话就是,碗米养恩,斗米养仇。</p>

    从皇帝陛下传达到的圣旨来看,就是这个意思,让各路军以此为借鉴,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的用到高句丽的人,物,事。</p>

    以此达到用最的代价,取得胜利。</p>

    穆英想了想,立即吩咐自己的亲兵女将,召集穆家的子弟,准备召开一次会议,大家共同商议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p>

    按照她的意思,那就是利用他们穆家这些年在高句丽所经营的人脉,再造起一个个势力来。</p>

    当然,这些势力绝对不能脱离大明的掌控。</p>

    绝对不能再出现第二个赵家义军来。</p>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用最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p>

    穆英越想越觉得十分可行,当然这个计划,还必须再完善一下。</p>

    这也是她为何要把自家的兄弟,叔伯都召集来的原因。</p>

    很快,新路军的穆家子弟都接到了命令。</p>

    他们甚为奇怪,因为穆英自从做了新路军的主帅之后,虽这支新军的主力是他们穆家子弟为主。</p>

    但这位穆帅,却是一向赏罚分明,公平公正,从未有过偏袒。</p>

    这也是为何新路军的将士们,为何从刚开始的轻视,到逐渐尊重穆英的原因。</p>

    因为她用个人的威望,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桀骜不驯的将士。</p>

    所以,当穆英突然下令召集穆家子弟,到帅帐召开军情的会议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感到十分的惊诧。</p>

    “穆帅,今天怎么了?突然召集穆家子弟来。”</p>

    “不知道。难道是因为要展开一次大的决战,需要我们做出表率不成?”</p>

    “呵呵,若那样的话,咱们可是当仁不让啊。刚听新路军又立下了赫赫战功。那梁老头的军功,已经马上达到封候的地步了。”</p>

    “那咱们穆家也绝对不能甘于落后。”“对,咱们绝对不能落后。”</p>

    这些穆家子弟,一个个穿戴整齐,精神抖擞,来到了穆英的帅帐前。</p>

    “拜见穆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