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能乱作
    对于这族叔的想法,穆英实在是猜不透,不过她知道他绝对不会害自己。。</p>

    如今,她穆英怎么也是穆家上千口族人的旗帜和标杆。</p>

    可以,接下来穆家的荣华富贵,大部分都将是她带来的。</p>

    自家族叔又怎么可能会害自己呢?</p>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一改自己的原则,接受了这金家数十万两白-银的行贿。</p>

    此时,中年文士穆明喝了一杯茶水之后,也终于出了他的打算和-计划。</p>

    “英儿,接下来两三年,陛下要对高句丽的百姓进行免除赋税和徭役,以此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恢复生产发展。”</p>

    “这样的方策,可谓是极为英明,对于稳定高句丽的统治,也将有出奇的好效果。”</p>

    “终归这片土地经过了一年的灾难之后,急需要恢复的。”</p>

    谁知,他到这突然话锋一转,继续道:“这个方策虽好,可你想没想过官府如何做?没了赋税和百姓的徭役。”</p>

    这一点穆英倒是没有怎么想过。</p>

    她之前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如何为高句丽的百姓考虑,并未站在管理百姓的官府身上去思考这个问题。</p>

    “英儿,若老夫所料不错的话,此次皇帝陛下会看在我们穆家的功劳份上,让我们穆家管理诸多的高句丽州府。”</p>

    “可以,这既是对我们的穆家的奖赏,可同样也是一种考验啊。”</p>

    穆英没有询问什么,而是继续倾听着这位族叔的教诲。</p>

    “到时我们穆家管理了不少的州郡城,可惜官府的财政却是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该如何?”</p>

    那中年文士穆明继续道:“所以,在体恤百姓的同时,我们也得做好这样得准备。”</p>

    “明叔,您得意思,金家这送来的几十万白银就是为我们所准备的?”穆英终于悟到了一丝什么。</p>

    “哈哈,是的。”那中年文士穆明也给了穆英一个孺子可教的欣慰眼神:“同时,这也是我们削弱各大府城旧有贵族的绝佳会。”</p>

    二人讲到这后,穆英也终于明白了。</p>

    这位族叔的意思很明显,既然这些旧有贵族的不能直接铲除,那么可以慢慢的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加以一点一点的削弱。</p>

    直到其成为再也不能上得了台面,成为高句丽的普通百姓。</p>

    如此以来,既能把他们的家族的财富,成为官府这几年的花销,同时也能为这州府的百姓们出口恶气。</p>

    再者,这些白花花的银两都是他们盘剥百姓得来的,现在再由官府把这些银两花销到百姓身上,这简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极为符合那位皇帝陛下的教导。</p>

    当穆英理解了这位族叔的意思之后,不由激动不已。</p>

    “还是明叔智谋高深,侄女佩服。”</p>

    穆英深深的一鞠躬,表示了敬意和感谢。</p>

    若不是这位族叔点醒的话,她还真难想到了这一点。</p>

    “明叔,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啊?”</p>

    穆英高兴过后,却又想到了下一步,可是下一步这位族叔可是没有啊。</p>

    所以,她又满怀期望地看向了这位叔父。</p>

    “哈哈,英儿,我们就等着就是了。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继续上门给我们送上门了,怕什么。”</p>

    中年文士高深莫测,笑了笑道。</p>

    穆英对他的话,则一点也不会怀疑,既然这位族叔父这样了,那么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再次上门了吧。</p>

    难道,难道是另外三家?</p>

    是的,一切正如那位穆家文士所料的那般。</p>

    当金家的三人走出府衙之后,他们难掩神色中的欣喜,此次不枉他们耗费了诸多的奇珍异宝,来行贿这位女帅。</p>

    你别,还真是有效果。</p>

    “哈哈,大哥,看到了吧?没有不吃腥的猫,来的时候你还担心这位女帅会把我们和银子都扔出来。现在呢,你也看到的了吧。”</p>

    “对,还是老三能懂人性。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难以抵挡咱们这金银的攻势。”</p>

    “哈哈,那是也不看看我金老三是谁?别看那位穆帅战无不胜,功不可克,这次定让她铩羽而归。”</p>

    金家的那位主事人,看着两个族弟如此激动,便皱眉道:“你们也先别高兴的太早,那位穆帅也只是考虑一下而已。”</p>

    “呵呵,大哥,这你难道不知道吗?这不就是个辞吗?”</p>

    “意思就是她会回去上书那位大明皇帝,好好的劝他收回成命的。”</p>

    虽然这样,不过那位金家的年长者,还是不是太放心。</p>

    这时,他突然抬起头,看向两个族弟道:“不行,此次还得再向那位穆帅施加点压力,再给她加点筹码,让她难以拒绝,不得不为我们做事。”</p>

    他完之后,另外两个金家人一下子迷糊了。</p>

    </p>

    “大哥,此话怎讲,弟弟我怎么不明白您得意思啊。”</p>

    “哈哈,大哥得意思很简单啊,那就是让其他三家也像我们金家一样,给那位穆帅加点好处。”那个稍微聪明的年轻人,得意洋洋道。</p>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那位金家中年人一下子明悟了过来:“对,大哥的不错。对中下层人进行科举取士这样的方策,危害的可不止是我们金家。”</p>

    “其他三家应该也是坐卧不宁了,我们得让他们也出点力,不能让他们这样坐着享受我们的努力成果。”</p>

    很快,金家这三人就达成了意见,那就是不能只他们金家出力出钱。</p>

    河州城的其他三家,也得出一份。</p>

    这样的话,让那位新路军的女帅如何也拒绝不得这么多的好处,不怕她不用心做事。</p>

    想到这,金家这三人商议了一番之后,便开始分头行事,分别前往了其他三个家族,陈述利弊。</p>

    对于这样的事,穆英虽不知道,可她的族叔却是推测了出来。</p>

    此时,他们早已准备好了一切,正好能迎接其他的三大家族上钩。</p>

    他们相信,只要这三大家族上钩了,那么其他的州府也应该会发生这样类似的事。</p>

    要知道这些旧有贵族所行事的风格,都是极为像似的。</p>

    崔家、李家、高家,作为河州城另外的三大家族,此时同样是焦躁不安。。</p>

    大明朝廷入主高句丽后,准备对中下层也要采取科举取士的策略,让他们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和惶恐。</p>

    他们虽大多数的子弟都是平庸的纨绔子弟,可终归是能屹立数百年的家族。</p>

    底蕴还是极为丰厚的,有能力、有见识的人还是存在的。</p>

    当这个“科举取士”策略一出,他们这四大家族的人都慌了。</p>

    不过,在这三家人看来,这天塌下来还有个子高的人顶着呢。</p>

    按理,河州四大家族中,最大的金家才该是最为着急。</p>

    他们家族的子弟多,占据的官职也多,所以理应他们才是最为担心,最为着急的是。</p>

    他们不相信那金家能够坐得住?</p>

    也正是心存这样的心思,他们这三家才会稍微心安一些。</p>

    但其实他们的心情,也仅仅是稍安一些而已,内心中还是忐忑紧张的。</p>

    这可是关乎到整个家族数百口人的前途命运,以及现在和将来的荣华富贵,容不得他们不上心的。</p>

    可现在他们在金家的没任何动作的时候,他们却是不能乱作的。</p>

    当然,他们也知道,虽然曾经他们四大家族之间颇有龌龊,不过现在他们却是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p>

    可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究竟要如何做,就要看他们金家如何商议的了。</p>

    正当这三个家族彷徨紧张忐忑之时,令他们感到欣喜的是,那金家的人终于来找到他们了。</p>

    而他们等的就是这个会。</p>

    正如金家三个主事人所商议的那般,他们三人刚见过那位新路军的女帅,都未曾回府就直接来到了他们三家,可以想象他们心中是多么的着急吧。</p>

    他们以为这三家不会太欢迎他们,要知道他们之间可是有不少矛盾的。</p>

    也就是大明帝国入主了高句丽之后,他们才开始逐步的化解了曾经的那些恩恩怨怨。</p>

    此时,再次见到对方,每个人的神色中都露出了一丝的了然的笑意。</p>

    相互之间打过招呼之后,作为金家的老大金成,他所拜访的正是河州城的第二家族崔家。</p>

    崔家作为高句丽的大姓,分出了不少的支脉。</p>

    他们虽都姓崔,不过关系却不是太近,除非主上都是一个祖宗,否则就与其他姓没什么二样。</p>

    虽只是河州城的第二大姓,不过金家也从未瞧过他们。</p>

    无论如何,这崔家一直以来在军方还是有些势力的,特别是在这个时刻,掌握着一定的军权,就是整个家族和财富的保证。</p>

    甚至,在现在河州城的四大家族内,其他的三族多多少少的都要仰望一下这崔家。</p>

    谁让这崔家如今在河州府军中,还有几个校尉一级的军官呢?</p>

    甚至,他们还受到了穆家的拉拢,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三家当然要高看他们崔家一眼了。</p>

    所以,哪怕是金家的主事人金成,也不敢再摆什么架子,极为友善的与这崔家的人客套了一番。</p>

    双方客套完毕,又沉默了片刻,金家的金成这才犹豫打开了话题。</p>

    “崔家主,我此次来也不隐瞒你了,就是关于大明朝廷要实施的科举取士的方策,想必你们也是略有耳闻了。”</p>

    此时的他,也不再饶什么弯子,直接开门见山,出了他此次来的目的。</p>

    而那位崔家的家主在这个时候,也不再拿架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