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太子殿。</p>
普天之下,能让太子殿下如此重视,愿意在东宫设宴款待的,十二皇子绝对是当师第一人。</p>
而且,有极大大概率也是唯一一人。</p>
之所以,他能让太子殿下如此重视,究其原因,却并非他乃是大明帝国当下风头正劲的青年俊才。</p>
而是因为,太子朱标有好些日子,没有与自家兄弟相见了,心中挂怀。</p>
席面不大,仅能容纳两人。</p>
桌上的菜肴也很是简朴,一粥一饼一菜一蛋羹,再有两壶淡酒。</p>
仅此而已。</p>
在看清这些饭食之后,朱柏脸上非但没有任何不悦,反倒是眼中浮现出了回忆之色。</p>
这些食物,是他与四哥、大哥年幼时,餐桌上最为长见的食谱。</p>
那时征战连绵,即便他们的父皇当时继任吴王,总揽军政大权,指挥部队左右攻伐,势如破竹。</p>
但私底下,家眷的生活却是捉襟见肘,极为清贫。</p>
最为困难的那段时节,能够吃上一顿饱饭,便已经是人间至福了,更奢谈要吃得精细。</p>
为了能正在让长身子的皇子们吃饱饭,马皇后想尽了办法。</p>
不论是上山挖野菜、爬树掏鸟蛋,还是下河抓螃蟹。</p>
其目的只有一个:尽自已的努力,最大程度上丰富皇子们碗中的食物。</p>
现如今,皇子们各个穿金戴银,天潢贵胄,饮食方面那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早已经忘却了当年的苦。</p>
今日,太子朱标也是煞费苦心,专程吩咐御膳房整治出了这么一顿“忆苦思甜饭”,以此委婉叮嘱十二弟远在荆州城就藩,切莫忘了以民为本。</p>
两兄弟就着淡酒,碰了一杯。</p>
是酒,但其实寡淡无味,仅有一星半点儿的酒韵罢了。</p>
两兄弟放下酒杯,相视一笑。</p>
“十二弟,动筷子吧。我这儿可不讲究那么多的繁文缛节。”</p>
太子朱标笑着道。</p>
他习惯性地端起蛋羹,拨出一半堆在了十二弟的碗里。</p>
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个动作,却是让朱柏的心口迅速暖了起来。</p>
就仿佛两人再度回到了十几年前,回到了那间破旧的瓦屋。</p>
那时候,作为兄长的朱标,每每吃饭时,也是悄悄将蛋羹,分给四弟、十二弟。</p>
对此他所给出的解释是,两个弟弟都正在长身体,本就应该多吃点,才能更加壮实、更加健康,也才能快快长大。</p>
四哥嘴馋,每次都开心地囫囵刨饭,唯独十二弟每次都会一边声着谢谢,一边口咀嚼。</p>
“还记得这杂粮粥吗?”</p>
太子朱标端起粥碗,眼中尽是感慨之色。</p>
“那时候你是吃得最慢的,每次我叫你吃快点,你都要细嚼慢咽。”</p>
朱柏哑然失笑道:“杂粮不易煮熟,所以才更需要用牙齿细细咀嚼,不至于给肠胃添加额外的麻烦。”</p>
“原来如此!我呢,老四隔三差五涨肚走气,时不时还揉着肚子喊疼,也就十二弟你吃完后,什么不良反应都没有。”</p>
朱标面含微笑,继续道。</p>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p>
“十二弟此言差矣。牙齿,本就是身体发肤的一部分,怎能算是外物呢?”</p>
“大哥,内物也是物嘛。”</p>
两兄弟相顾一笑。</p>
真正让朱标感到心中动容的,还得是这一句“大哥”。</p>
先前在大本堂,被叫得最多的是“皇兄”,已经多少年没听过“大哥”这个称谓了。</p>
但这份情感的悸动,也被朱标按在了心底。</p>
</p>
他此次特地宴请十二弟,并非单单只为了听一句“大哥”,更多的是希望能听到十二弟的心声。</p>
既关于太子之位,也关于大明日后的长治久安。</p>
吃菜,喝酒。</p>
两人沉默地吃着喝着。</p>
不多时,一份寓意深远的“忆苦思甜饭”就吃得差不多了。</p>
放下碗筷,各自捧着一杯热茶,继续闲话。</p>
“父皇最近的政务愈发繁重,是时候需要人来替他多分担一些了。</p>
太子朱标突然低声道。</p>
“十二弟。于你而言,开疆拓土、励精图治,哪个词汇能更精准地形容你?”</p>
朱柏看着中的茶碗,思索了片刻,才缓缓答道。</p>
“不论是开疆拓土,还是励精图治,总归是要利好百姓,给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基本,那才算得上是太平盛世。”</p>
听了十二弟的这番话,朱标不由心中一动,追问道:“十二弟不妨展开。”</p>
“其实倒也没什特别的。无非便是令耕者有其田,令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所依,黔首不曾愚,言者无忧惧,各尽其才,承古萌新,则我大明子民之安定,当如日月之恒久,与国之恒泰,定如繁星之璀璨。”</p>
一席话完,却是让朱标不由为之侧目。</p>
他怔怔看着朱柏,眼中情感复杂,心中更是巨浪滔天。</p>
谁能够想到,握百万雄师、如此年纪便已是天策上将之身的一方藩王,他的愿望竟会如此质朴。</p>
也只有真正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人,才能够明白真正的劳苦大众们需要的是什么。</p>
文治武功,后面接的可以是永世其昌,也可以是守土安民。</p>
朱柏选择的是守土安民。</p>
这不由令朱标深感惭愧,也同时倍感欣慰。</p>
惭愧的是,自已做得还不够好,想法也不够全面、不够成熟。</p>
欣慰的是,有人能够接替自已负重前行,并且有能力令大明长治久安。</p>
一直以来萦绕朱标心头的这桩事情,至此总算是有了定论。</p>
宽仁、恭勉的太子朱标,在此刻做出了自已的选择——</p>
“十二弟,愚兄有意效仿尧舜,太子之位,当有能者居”</p>
“大哥。”</p>
朱柏打断了朱标的这番话,目光灼灼地看着他。</p>
“尧舜不可取,长幼秩有序。大哥,莫要一时冲动,出了覆水难收的话。”</p>
他很清楚,自已这个大哥想要做什么。</p>
但,这并非朱柏所向往的生活。</p>
笼中的飞鸟,永远没有办法振翅翱翔。</p>
朱柏所向往的,却不止整片天空。</p>
天下偌大,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p>
朱柏不希望这只是一句空谈。</p>
</p>
兄弟们,热腾腾的稿子奉上!</p>
新的一天开启啦!</p>
祝兄弟们看得开心!</p>
达到400催更加更!</p>
还差5个发电加更!</p>
感恩兄弟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