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124章 老十二,这个天下你当真要争吗!?
    “老十二,咱不是你这些做法偏激,也不是要否定你的功绩。”</p>

    朱元璋的语气放缓了许多。</p>

    “你对大明所做出的贡献,这天下的百姓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咱也不是做出会寒了你的心的事来。”</p>

    “只不过,现在这正是多事之秋,所需要的,自然也是一个统一调和的整体。”</p>

    “我大明国土广袤,更是需要上上下下所有人,把心往一处想,把劲儿往一处使。”</p>

    到这里,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柏,继续往下道。</p>

    “咱需要的,是一个统一调配,服从中央管理的集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上行下效,不至于出现混乱的情况。老十二,咱这么,你能明白吧?”</p>

    朱柏怎么可能不明白呢?</p>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p>

    甚至于,连朱元璋接下来要的话,都知道得清清楚楚。</p>

    只是,现在他所等的,就是朱元璋的下文。</p>

    看看他是否如自已所料想的那样,要立即开始行动了。</p>

    “老大是个治国的好苗子。”</p>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p>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当得上是最好的储君。段是够的,心思也够。唯一有欠缺的地方,也有老十二你在,能够帮衬。”</p>

    “等到咱老了,干不动了。这天下,终究是要交到老大的上,到了那个时候,老十二你就全力辅助老大吧,替他查漏补缺。”</p>

    “当然了,这样做对你来,是有些不公平,但咱肯定不会亏待了你。”</p>

    朱元璋的语气何蔼,对于朱柏非常看好,甚至不惜将自已心中很是隐秘的设想,都挑着了一些。</p>

    “那时候,咱给你一个摄政王的身份。老大坐龙台,你就坐他边儿上,不论政事还是军事,都由你们两个共同议政。”</p>

    “当然,主政的肯定是老大,你呢就辅政。这个摄政王的身份,咱也替你延续三辈,你的爵位传给你的儿子、孙子,三代人之内,都不会被削。”</p>

    “你觉得怎么样?”</p>

    怎么样?</p>

    还能是怎么样?</p>

    给了这么“重”的赏赐,那么接下来也该是图穷匕见了。</p>

    朱柏可没有被那虚无缥缈的所谓赏赐和承诺给迷倒,否则他也不可能是湘王了。</p>

    “父皇所给的,自然是极好的。儿臣又怎敢有任何质疑呢?不过,儿臣向问问看,这一切的代价,究竟是什么呢?”</p>

    “代价?”</p>

    朱元璋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词很是不喜欢。</p>

    “与其是代价,倒不如是将过度授予的权力,收回一部分而已。”</p>

    “毕竟,就目前而言,老十二你的身份是藩王,而按照我大明的规定来看,一个藩王只能拥有三个护卫。”</p>

    “老十二,你应该知道咱的意思吧?”</p>

    朱元璋反问了一句。</p>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里所的三个护卫,不是只有三名护卫,而是拥有三个护卫营的名额。</p>

    按照当下的规定,藩王的每个护卫营的总兵力,应该是在五千人到一万七千人之间。</p>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规定来,那么每个藩王至少也能拥有一万五千人的私兵队伍。</p>

    而常年负责拱卫、镇守边境的藩王,其所拥有的私兵数量,甚至可以高达数万人之众。</p>

    很显然,目前朱柏所拥有的私兵数量是符合这个区间的。</p>

    唯一值得被诟病的,便是朱柏麾下的私兵种类繁多,有重骑兵铁浮屠,轻骑兵关宁铁骑,水兵渡海舰队,此外还有步卒乞活军。</p>

    这种配置,如果硬要挑毛病的话,那肯定是能挑出来的。</p>

    但多少是有些站不住脚。</p>

    而朱元璋所最为看重的一点,便是朱柏的里是否还藏了更多的底牌,还有更多没被公之于众的军队。</p>

    很显然,他是动了想要收回军队的心思。</p>

    那么自然,朱元璋的反问句所蕴含的画外音,朱柏自然也是懂了。</p>

    这种目的性极强的试探,虽然是头一遭,也足够克制。</p>

    但倘若自已不能在这时候立场坚定,那么有一就由二,朱柏辛辛苦苦签到换来的军队,就要改旗易帜。</p>

    他当真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么?</p>

    对此,朱柏坚定地给出了自已的答案:“父皇,还请恕儿臣拒绝。”</p>

    朱元璋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p>

    他看着朱柏,声音逐渐变得冷酷了起来。</p>

    “老十二,你可知道你在跟咱的是什么吗?可从来没有人,胆敢这般跟咱话。”</p>

    “父皇,儿臣认为,你应当设身处地去想一想。”</p>

    朱柏不卑不亢,依旧一脸的云淡风轻。</p>

    </p>

    “倘若,父皇你辛辛苦苦组建的百战之师,被旁人三两句话,就随意拿走。你会做何感想?”</p>

    朱元璋的脸彻底冷了下来。</p>

    “老十二,你知道自已是在什么吗?”</p>

    “回禀父皇,儿臣对自已所一清二楚。并且,儿臣也愿意为这番话,承担任何后果。”</p>

    这一番话,可以是将朱元璋与他之间那原本正在迅速升温的父子情谊,给彻底一刀两断,斩为齑粉!</p>

    但是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坚定地表明自已的立场和态度。</p>

    那么接下来,朱柏所会面临的处境,就是彻底沦为朱元璋、太子朱标的附庸。</p>

    这可不是朱柏所希望看到的。</p>

    自已的劳动果实被人轻飘飘的两句话,就如此轻而易举窃取了?</p>

    没这个法!</p>

    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把他里的这些军队带走。</p>

    朱元璋彻底失去了耐性,径直将话挑明了。</p>

    “老十二,你是想要跟老大争夺大明的天下么?”</p>

    “儿臣并无争夺天下的心思。”</p>

    “既然没有心思,那为什么还要拥兵自重?”</p>

    朱柏仍然保持着平静,心中没有任何悲喜:“不论铁浮屠、关宁铁骑、渡海舰队、还是乞活军,这些可都是儿臣的心血之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军的。”</p>

    “让而成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不啻于削足适履,是以儿臣并不认为这是一桩好事。”</p>

    朱元璋已经很久没被人这般彻底否定了,心中自然是勃然大怒。</p>

    他狠狠拍了拍桌子,怒目注视着朱柏,厉声喝道:“老十二,你知道自已是在什么吗?”</p>

    “儿臣自然是明白的。但父皇,你明白自已是在什么吗?”</p>

    砰!</p>

    朱元璋的拳头重重砸在了龙台之上,他倏然起身,冷冷注视着朱柏,语气森然。</p>

    “莫非,你当真以为咱用刀枪打下来的这天下,就当真能被你一人翻云覆雨了不成?!”</p>

    “父皇言重了。这天下是您打下来的,天下人皆知。不过若是父皇想要以此来强压儿臣,只怕是行不通。”</p>

    朱柏寸步不让,依旧用他平静的语调道。</p>

    两人至此,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p>

    现场的气氛一顿变得十分僵硬。</p>

    而且,两人都心知肚明,这一次的决裂所产生的裂隙,恐怕今后都没有会进行修补了。</p>

    可是朱柏并不后悔。</p>

    之所以会有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一早也是埋下了伏笔的。</p>

    当初,他还是十二皇子,在应天府的府邸之中,他同朝中大臣们私下议论清谈,被朱元璋所不喜,继而在他寿辰之前,便匆匆将其赶出应天府,走马上任就藩。</p>

    从那一刻开始,朱柏便明白了,自已与朱元璋之间,迟早会爆发这场矛盾。</p>

    有所不同的是,什么时候爆发矛盾,什么时候彻底决裂。</p>

    而今,便是时候了。</p>

    “若是没有其他事情,还请父皇保重身体,儿臣便先行告退了。”</p>

    朱柏向朱元璋行了个礼,转身便准备要离开了。</p>

    “老十二,你当真要一意孤行么?”</p>

    朱柏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朱元璋:“父皇何出此言?真正一意孤行的人,难道不是父皇你么?”</p>

    朱元璋盯着朱柏看了许久,终于是缓缓点了点头:“很好。老十二,你可千万不要后悔。”</p>

    “谢父皇担心,儿臣告退。”</p>

    朱柏转身,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勤政殿。</p>

    他心里很清楚,自打自已离开这里开始,那么先前好不容易营造的父慈子孝画面,就将会彻底荡然无存。</p>

    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p>

    朱柏虽然不清楚,但也不在乎。</p>

    他麾下的猛将、文臣济济,强悍无双的精锐士兵更是连山填海。</p>

    </p>

    </p>

    兄弟们,新鲜的稿子来咯!</p>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p>

    还差4个发电加更!</p>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p>

    感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