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他叹了口气:“父皇他老人家还是信不过我啊,否则又为何非要苦苦相逼呢?”</p>
徐妙云从夫君朱柏的话语之中,听出了落寞,听出了壮志难酬,更是听出了无可奈何之感。</p>
而这件事情,她也很清楚,并非是自已一个妇道人家有资格能够去开口品评的。</p>
即便自已现在已经是二品诰命夫人,也依旧不行。</p>
她所扮演的角色,是贤妻良母,是湘王妃,不论府内府外,都要有大夫模样才是。</p>
而此时此刻,自已的夫君心中苦闷,需要有人来排解心中苦闷,而她自然就是最优人选。</p>
此时,徐妙云静静看着朱柏,用眼神对他默默表达着支持和鼓励。</p>
“其实我知道父皇为何对我如此戒备。”</p>
朱柏沉默了半晌,沉声道。</p>
“在父皇看来,或许我比大哥是更适合继承大统之人。”</p>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不断去试探。试探我是否足够听话。”</p>
“可惜,父皇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样——这太子之位,我并不稀罕。”</p>
徐妙云的表情平静,对于夫君所的这番话,并没有感觉有半点意外。</p>
她很清楚,自家夫君的远大志向,可并非单单一个太子之位,就能够禁锢住的。</p>
“夫君既然无意争夺太子之位,何不急流勇退呢?”</p>
徐妙云适时表达出了自已的疑惑。</p>
“退?”</p>
朱柏摇了摇头,面色微冷。</p>
“父皇早就把我的所有退路,全给封死了。我身后便是万丈深渊,一退便是万劫不复。”</p>
“妙云,有一桩事情,我想了许多年了,却始终想不明白。”</p>
“究竟是何事让夫君如此伤神?”</p>
徐妙云好奇问道。</p>
“我所困惑者,无外乎父皇他能容天下人,却偏偏容不下我朱柏。”</p>
“为什么?堂堂一国之君,为什么他连自已的亲生儿子都不信任呢?”</p>
当天夜里。</p>
朱元璋在用过晚膳之后,依旧在御书房里挑灯忙碌着。</p>
案前已经被批阅过的奏折,此时已经摞成了山。</p>
事无巨细,但凡有奏,必被批注。</p>
在查阅奏折方面,朱元璋相当勤勉,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勤勉的几个皇帝之一。</p>
而正是他的这一份勤勉,让大明虽然刚成立不久,但至少国力强盛,百姓亦能遵纪守法、安于现状。</p>
尤其社会治安方面,交之以往战乱割据时,有了空前的发展与进步。</p>
虽然朱元璋对于朝中大臣们相当苛刻,甚至不止一次私底下过朝廷里的大臣就跟地里的庄稼似的,割了一茬还有一茬,但凡不听话就拖出去砍了便是。</p>
但事实上,他对于老百姓,尤其是底层人民那是相当宽厚的。</p>
耕者有其田,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在努力促成的事情。</p>
此时,又批复完了一本来自河北、有关开凿水利的奏折之后,朱元璋疲惫地抬起,揉了揉眉心。</p>
一天天,将绝大部分的精力,全都消耗在了奏折的处理、批注上,令他虽然仍值壮年,却也多少感觉到有几分精力不济。</p>
喝完了御膳房送来的参汤,朱元璋这才感觉稍微好些。</p>
他刚打算继续批阅奏折,就看见吴伴伴碎步快速走了上来,行礼后声道:“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p>
“宣。”</p>
朱元璋将朱笔搁在笔架上,心中有些纳闷:都这么晚了,毛骧莫非又有什么紧急情报要呈?</p>
不多时,匆忙的脚步声从殿外响起。</p>
毛骧滚身跪在朱元璋的书桌下,朗声道:“微臣毛骧,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p>
“起来话。”</p>
</p>
朱元璋目光威严,注视着毛骧。</p>
“何事禀报?”</p>
“启禀陛下,北地锦衣卫的密探有密消息传回。”</p>
着,毛骧从怀中摸出了两指见方的信笺,双并举交给了朱元璋。</p>
展开一看,上书“近来北地蒙古鞑子频频异动,恐对大明不利!”</p>
朱元璋眉头紧锁:“蒙古鞑子?”</p>
“是,陛下。”</p>
毛骧点了点头,道。</p>
“根据锦衣卫的密探回报,元鞑子残党与蒙古鞑子最近接触甚密,前些日子更是在贝加尔湖畔歃血为盟。”</p>
“只怕,蒙古鞑子没揣什么好心思啊。”</p>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对着吴伴伴招了招。</p>
吴伴伴心领神会,立即招呼来两个宦官,随他一起将地图挂在了屏风上。</p>
看着北面那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布图,朱元璋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p>
元鞑子虽然已经被赶到了边远苦寒的地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哪些部族之中,元鞑子仍然算得上是比较强大的存在。</p>
而另一边,蒙古鞑子作为最近异军突起的强大部族,在多次与其他部族争夺水草丰茂之处的斗争之中,屡屡得胜。</p>
最近,北面风头最劲的,便是蒙古鞑子了。</p>
而这时候元鞑子跟蒙古鞑子们结为盟友,看样子是想要强强联,将整个北边的部族们,都重新收编成为一个强大的集体。</p>
它们之所以会这么做,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到这背后的目的。</p>
要不是为了南下向大明帝国宣战,他们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不断吸收壮大?</p>
“毛骧。”</p>
“微臣在!”</p>
“以你多年的经验来看,他们结盟之后,需要多久才能整合整个草原?”</p>
朱元璋开口问道。</p>
“这”</p>
毛骧稍微有一点犯难了。</p>
他头得到的情报并不完善,甚至就连这一丁点儿的消息,都还是滞后了好几天的。</p>
这时候,草原上究竟成了个什么模样,谁也不清楚。</p>
那瞬息万变的局势,或许也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鞑子们,才最明白。</p>
“照实。”</p>
朱元璋的语气有些森冷。</p>
“你知道的、你分析的,统统都出来,不要有任何私藏。”</p>
毛骧闻言,先是一愣,心中顿时冒出了一阵苦涩之感。</p>
他现在头的资料,虽然谈不上空白一片吧,但真要起来,也并不比旁人多。</p>
毕竟锦衣卫的重点监视对象,还是在大明国内,尤其是朝中臣子。</p>
这外事嘛虽然锦衣卫也有布局,但也只是星罗几颗棋子,得不到太过具体的消息。</p>
</p>
</p>
兄弟们,新鲜的稿子来咯!</p>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p>
还差4个发电加更!</p>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p>
感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