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141章 朱标:天下民生和百姓安乐,才是关键!
    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前不久湘王朱柏坐在龙椅上,分封他麾下诸位将领的事情。</p>

    于是乎,原本明朗的未来,至此也变得有些风云诡谲了起来。</p>

    这才有了今天,蓝玉突然进宫中造访的一幕。</p>

    对此的前因后果,太子朱标想得极为通透。</p>

    蓝玉看似声泪俱下,口口声声是在替自己打抱不平,但其实归根结底,他所在意的,以及他身后淮西派所在意的,并非是朱标,而是朱标身上的这个太子之位。</p>

    倘若不是朱标,当初是旁的皇子被立为太子,他们也会同样如此。</p>

    不信?</p>

    听吧,听听看蓝玉酒后吐真言,究竟是了些什么话——</p>

    “其实,我们这群老兄弟,是真过得挺苦的。”</p>

    蓝玉一边口喝着酒,一边叹息了起来。</p>

    “从当初跟着陛下一起反抗元鞑子,那时候可当真是一个个都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玩儿命呐!”</p>

    “谁也不知道哪一场战斗就会死,但那时候谁也没在乎这个。心里就卯着一股劲儿,想着的那都是能多杀一个元鞑子,就有的赚!”</p>

    一顿忆苦思甜。</p>

    蓝玉喝着酒,眼中浮现出了怀念的神色。</p>

    “后来,日子好了,元鞑子被赶跑了,赶去了北方。然后,就是跟陈友谅等等割据势力之间的混战那段日子,更是打得昏天黑地。”</p>

    “也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甚至是连做梦,都在跟对方抢地盘呢!”</p>

    蓝玉自嘲地笑了两声,见太子朱柏并没有跟着笑,只是认真听着他话,于是便略带尴尬地用饮酒,掩盖了过去。</p>

    他继续道。</p>

    “往后啊,把元鞑子彻底赶出了,咱们的日子也才慢慢的好了起来。”</p>

    图穷匕见,他终于是往正题上了。</p>

    “太子殿下啊,其实咱们这批人,是真真儿希望能够看着你好起来的!”</p>

    “要对你的帮助,外面的人哪儿比得上我们本佳人这么尽心尽力?你是不是这么个道理?一个好汉他得三个帮,一个篱笆它得三个桩啊!”</p>

    太子朱标没有话,只是嗯嗯了两声回应,上不停,继续给蓝玉倒酒。</p>

    他倒是好奇,想听听看自己这位舅父醉了能些什么心里话出来。</p>

    蓝玉不疑有他,继续喝着酒,目光灼灼盯着太子朱标。</p>

    “真要起来,咱们这一批老淮西人,那可是跟着陛下一起起义的,多少年了,风里来雨里去的,当初一起举刀子的死了多少,才有了现如今的大明。”</p>

    “我们没别的指望,就希望太子你能够继承大统。我们坚信,也只有太子你,才适合坐那个位置。你是明君,大明有你,未来肯定一片光明!”</p>

    “就这么一个的愿望,总归不能不让它实现吧?”</p>

    蓝玉到动情处,忍不住伸轻轻拍了拍桌子,起身坐直了腰杆子,猛盯着朱标看。</p>

    “我们老淮西人付出了这么多,付出了这么多年!是吧?”</p>

    这话倒是不假,谁也没办法否定,当初跟着朱元璋一起造反的那一批人,确确实实是朱元璋的中坚和心腹。</p>

    要是没他们,朱元璋不可能起势,也不可能有现如今的大明。</p>

    想到这儿,朱标还是有些心软的。</p>

    “舅父何必如此愤懑?淮西众人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谁也不能夺去,谁也不敢乱。”</p>

    “不论是父皇还是百姓,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往心里记着的。”</p>

    这一番宽慰,让蓝玉的眼中多了几分暖色,心情自然也是得到了片刻的舒缓。</p>

    </p>

    而后,朱标的声音仍然继续着。</p>

    “大明幅员辽阔,百姓众多,想要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可不是一桩事,需要耗费的心血极高。”</p>

    “而国家想要稳定,要发展,那么最重要的地方,舅父以为是什么呢?”</p>

    “遵循旧制,按制行事。”</p>

    蓝玉毫不犹豫地脱口道。</p>

    太子朱标闻言,点了点头:“舅父得不错,看来是对这方面下过功夫、认真思考的。”</p>

    得了太子的夸奖,蓝玉的脸上浮现出了欢喜之色来。</p>

    但不等他话,便听太子继续道。</p>

    “不过,舅父的考量还是稍显片面了,不够完全。”</p>

    朱标放下酒杯,侃侃而谈道。</p>

    “其实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最重要的就是民生。”</p>

    “最重要的,不是谁来坐这个位置,而是谁来关注民生,谁来治理、安抚百姓。”</p>

    “治大国如同烹鲜,这是道德经第六十章里的内容。意思呢,就是治理一个大国,就要像是烹饪的、易碎的鱼儿一样,需要细心和谨慎。”</p>

    “老子用鱼儿来比喻治理国家的心翼翼,不可粗暴行事,更要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切忌不可万事万物一刀切,粗暴了事,以免破坏了国家和百姓的和谐与秩序。”</p>

    一席话,得蓝玉一愣一愣的。</p>

    蓝玉其实归根究底是名武将,擅长的事情是上阵杀敌,带兵打仗。</p>

    治理国家这等细微事情,他哪儿做得来啊。</p>

    不过听了朱标的这样一番言论,倒也是似懂非懂,反正就是觉得好像还真就是那么回事了。</p>

    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太子会突然跟自己这个。</p>

    这当然只是引子。</p>

    太子完,话锋一转,继续道。</p>

    “舅父,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担忧的又是什么。”</p>

    “别的事情我不敢跟你保证,但唯独一条我朱标是绝对能拍胸脯跟你做保证的。”</p>

    听到这儿,蓝玉顿时来了精神,聚精会神、凝神静气继续往下听。</p>

    朱标继续道:“淮西的诸位老将,大家都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那功劳完全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拼杀出来的,谁也没办法抹掉,谁也甭想抹掉!”</p>

    这话掷地有声,也算是彻底进了蓝玉的心坎儿里。</p>

    蓝玉以及他身后的淮西派诸位老将们,最担心最害怕的是什么?</p>

    那当然是他们这一路打打杀杀上来,绝对不希望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胜利果实,被人轻而易举地给窃取走了。</p>

    所以,有了太子朱标的这一席话,也算是彻底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p>

    </p>

    </p>

    兄弟们,新鲜的稿子来咯!</p>

    达到300催更立即加更</p>

    还差4个发电加更!</p>

    求催更,求发电支持!</p>

    感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