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咱们陛下的人?”</p>
“正是。在下解缙,见过老丈。”</p>
闻言,老鳏夫连连摆:“使不得使不得!我认识你,解缙!你可是咱们大明第一个状元郎,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咱们陛下的左膀右臂!”</p>
老鳏夫搓着,双眼放光。</p>
“可是陛下有用得上老朽的?老朽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p>
解缙连忙摆:“且打住!老丈,万没没那么严重。”</p>
紧接着,他便将烧窑的事情,大略陈述了一番。</p>
老鳏夫听完,一拍膝盖:“这群后生!这烧窑的炉火温度都控不住,还烧甚的窑?回家放羊去吧!”</p>
骂完,他对解缙行抱拳揖礼:“在下罗五七,曾就任先帝麾下步卒,曾参与过洪都保卫战、鄱阳湖水战,后因伤退役归乡。”</p>
闻言解缙不由肃然起敬,即便是他身后的侍卫们也将崇拜的目光投向老者。</p>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行抱拳揖礼,这行礼方式本就源于古代军礼,只有原本的行伍之人,才会行此礼。</p>
“原来是罗老前辈,失敬,失敬!”</p>
解缙对这唤名罗五七的老鳏夫又多了几分敬意。</p>
“礼就罢了,老朽受不住。”</p>
罗五七摆了摆,瘸着腿走到了解缙身前:“陛下的大事要紧,我们赶紧走吧!”</p>
“剩下的事情,路上再!”</p>
见罗五七比自已还心急,解缙稳了稳心神,赶忙道:“罗先生,这边请。”</p>
“先生?折煞我了,我就一烧窑的,哪儿敢称什么先生啊。”</p>
罗五七脚虽然有点跛,但腿力极好,丝毫不弱于常人。</p>
村民们得知罗五七要去为陛下烧窑,兴奋得舞足蹈,自觉排成了两行,欢送罗五七。</p>
在这一刻,罗五七再也不是那个人厌狗嫌的老鳏夫了,而是他们村的骄傲和榜样。</p>
“罗老,万事就拜托你了!”</p>
“可千万要烧出最好的窑啊,你可是咱们村的能人!”</p>
“罗五七,你要能烧好了窑,回来老娘嫁你!”</p>
最后这一句话,是村里的老寡妇的。</p>
她风韵犹存,让罗五七惦记了好些年,却一直没得。</p>
听了这话,罗五七更是激动得双目滚圆:“这可是你的,大伙儿给我见证啊!”</p>
众人发出了一阵哄笑。</p>
就连解缙等人,也不由脸带笑意。</p>
“罗老,此事要是成了,我定来蹭你一杯喜酒吃!”</p>
“一言为定?”</p>
“哈哈!一言为定!”</p>
这下,罗五七更是心急如焚了。</p>
“那还什么?赶紧的吧!”</p>
于是,这一路风风火火,返程竟是比去时更快了许多。</p>
来到烧窑的场地。</p>
罗五七连水都顾不得喝一口,便背着双上去挨个转悠了起来。</p>
这个窑看看,那个窑摸摸。</p>
嘴里还不住念叨着旁人听得半懂非懂的顺口溜。</p>
“窑火熊熊燃,烧出好瓷颜。温度把握准,财富滚滚连。”</p>
老长一串,众人就听明白了四句。</p>
终于,罗五七逛完了所有的窑,抛下一句话:“窑太了,火力不够,烧出来的瓷能好才怪了。”</p>
于是,在他的指点之下,力士们抡起锤子,将窑洞一个个都拆了。</p>
又按照他的法,将这些窑重新造了起来。</p>
人多,力量就大。</p>
再加上大家都省得这是为陛下烧制加冕用的器皿,个个儿干劲十足。</p>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窑的雏形就出来了。</p>
</p>
接下来,便是试烧一两轮,把窑土的水分彻底烧干,把泥壁给烧透。</p>
红红艳艳的火苗子,从窑口喷出,风声呼呼。</p>
饶是解缙这般的外行,看着也知道辨别出跟之前窑洞的区别。</p>
显然,现在的窑洞吃风更多,燃烧更旺盛,温度也更高。</p>
“就该这么着!”</p>
罗五七搓着双,脸上放光。</p>
“这下火苗的颜色对了!来,试烧一炉!”</p>
于是,撤了炭火,力士将捏制成形的器皿,心送进了窑肚。</p>
重新点火,开烧!</p>
火焰熊熊,像是跃动的精灵一般,在窑顶起舞。</p>
颜色从暗红,逐渐转为橘红,最终竟然是带上了丝丝缕缕的白焰!</p>
“对极了,对极了!就是这样!”</p>
罗五七开心得舞足蹈,脸上兴奋满满。</p>
等到东方吐白,这一炉窑火也终于是烧得透白。</p>
而后逐渐熄灭。</p>
在明火灭了之后,罗五七亲自用湿布不断拍打在窑壁上,心翼翼降着温。</p>
一通忙活完毕,罗五七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p>
“好了,可以开窑了!”</p>
力士们心翼翼砸开勇泥封住的窑口。</p>
正好此时旭日东升,阳光洒满大地,窑内同时光芒闪烁。</p>
众人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看着力士们心将器皿抬出!</p>
那圆润、通透的光泽,在阳光下仿佛流淌的金辉!</p>
这可比先前烧出来的器皿,强太多了!</p>
简直云泥之别!</p>
“成了,成了!成了啊!”</p>
解缙的脸上,也绽放出了笑颜来。</p>
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是落了地。</p>
“快,快去告诉刘大人,器皿成了!”</p>
“是!”</p>
侍卫们立即动身,朝刘伯温那边跑去。</p>
而在另一边。</p>
刘伯温同样激动得舞足蹈,口中大呼:“成了,成了!”</p>
在他的面前,一匹匹布帛在阳光的照耀之下,仿佛有星辰在流动,看上去格外华美、梦幻!</p>
这便是刘伯温一直在跟进、改良的布帛!</p>
这可是登基大典的整个流程之中,都要派上大用场的布帛,自然是不能有半点闪失。</p>
还好,还好!</p>
织娘们听到刘伯温的欢呼,一个个都激动得眼眶通红,面带喜色。</p>
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p>
于是,器皿、布帛两大类别的准备工作,至此全部顺利完成!</p>
刘伯温、解缙二人携,与千千万将人们一起,迈过了一个大坎。</p>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就此歇息了。</p>
庆祝匆匆结束,二人立刻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之中。</p>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目光不在焦灼,而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定。</p>
因为他们知道,除开他们之外,大明的所有百姓们,都在为了这登基大典而忙碌着,希望能为此贡献出自已的绵薄之力。</p>
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p>
大明民心所向,不论官方还是民间,朱柏的声势,此时也到达了顶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