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阁</p>
“高祖创业之初,朝中最大的争议,便是郡县制与封国制,该用哪个。”</p>
“秦朝开郡县制,使得天下的权力都归于皇帝一人之,再无有诸侯坐大,觊觎九鼎之事,中国从此形成。”</p>
“高皇帝想随秦制,继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p>
但朝中大臣,俱是秦朝亡于郡县,没有诸侯国以护都城,这才使得各路叛军长驱直入。”</p>
“其实不然”</p>
董仲舒忽然怔住,</p>
刘据察觉到先生今天有些心不在焉,</p>
关切问道,</p>
“先生?您不舒服?”</p>
董仲舒摇摇头,勉强的勾起嘴角,</p>
继续道,</p>
“无妨,殿下,我们继续。“</p>
“好。”</p>
“其实不然。</p>
秦并不是亡于郡县,可高祖朝中百官,大肆批驳郡县的真正意图是,要划土分封!</p>
如果汉朝继续推行郡县制的话,那这些功臣什么都捞不到,</p>
可要是推行分封制的话,以他们的功劳都可以分到一处地方。</p>
对于这件事,高皇帝身边除了张良外,韩信、萧何、曹参等大臣均是拧成了一股绳。</p>
推分封!”</p>
刘据点头附和,</p>
“高祖父也知道这些臣子的意图。”</p>
“是啊,高皇帝不想再起战乱,只能先安抚功臣,弄了个折中法子,</p>
郡县与封国并存,大肆分封异姓王。</p>
而高皇帝的想法是,未来将分出去的异姓王,再慢慢剪除,换回刘家的同姓王。”</p>
刘据暗道,</p>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p>
世人只惋惜韩信之死,却不知,韩信的死是必然。</p>
他身为异姓王,刘邦怎么眼睁睁的看着他做大?</p>
至于吕后瞒着刘邦动的法,更是胡扯。</p>
从“利益交换”的角度看,韩信非死不可。</p>
“殿下,之后的事,您也知道了。</p>
高祖雄才大略,在世的时候,就完成了这一步,将异姓王全换成了同姓王。</p>
可到了文皇帝登基后,却发现,事情远没有这般简单。</p>
同姓王的威胁,远比异姓王要大的多!”</p>
董仲舒探头看了看日头,</p>
笑道,</p>
“殿下,时候差不多了,您也该用午膳了。”</p>
刘据是意犹未尽,</p>
历史都是由史家记载,但到底是一家之言,另外,史家鲜少有董仲舒这么强的洞察力,能将一件事抽丝剥茧,以最赤裸的方式明白。</p>
“是,先生,那学生就退下了。”</p>
刘据起身行礼,</p>
“去吧。”</p>
待刘据要开门离开前,董仲舒叫住刘据,</p>
“殿下”</p>
刘据疑惑回头,</p>
窗外的阳光打在董仲舒身上,董仲舒一半身子金光普照,另一半身子却置身于黑暗中,</p>
“先生,您还有事交代吗?”</p>
董仲舒愣了愣,摇头笑道,</p>
“没事。”</p>
刘据斩钉截铁道,</p>
“先生,我去给您唤个大夫来。”</p>
“哈哈哈,看看也好,那就有劳殿下了。”</p>
目送殿下离开后,董仲舒脸上笑意全无,伏在案上,一刀一刀刻着与淮南王的通信。</p>
</p>
李府</p>
李广睁开眼睛,脑中一片混沌,竟猛然间忘了自已身在何处,</p>
侧过头,</p>
一个可爱的孩子正趴在床榻边瞌睡,孩子脸上写满了疲惫,</p>
“孙,孙儿?”</p>
李广声音沙哑,嗓子眼好似被刀割一般。</p>
李陵睡的浅,听到爷爷在叫自已,迅速弹起身,看到爷爷醒了,</p>
哽咽道,</p>
“爷爷,您终于醒了!孙儿,孙儿给您拿水!”</p>
</p>
李陵转身去接水,速度极快的跑进跑出,上满满的水碗静如平湖,一滴水都没多撒出来,</p>
不愧是名将之后,打就练武,有一身扎实的童子功。</p>
“爷爷,您再多休息一下啊!”</p>
李陵见到爷爷已经站起身,急道。</p>
李广接过水碗,咕咚咕咚喝下,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了不少,</p>
“爷爷还有事,你在家等着。”</p>
“爷爷,”李陵低下头,还是鼓起勇气问道,“爹爹现在还没回家,是不是出什么事了?”</p>
对上孙儿的眼睛,李广心如刀割,强忍住鼻子的酸楚,</p>
笑道,</p>
“最近宫内戒备森严,你爹得住在宫内,他能有什么事?</p>
去给爷爷再承碗水!”</p>
“嗯!”</p>
听到爷爷的话后,李陵欢脱了不少,捧着水碗又去给爷爷打水去了。</p>
望着孙儿的背影,</p>
李广身子晃了两下,强行稳住身形,</p>
他不能再倒下了!</p>
李广仰头望天,满眼通红,</p>
他不明白,</p>
自已从不攀附,从不曲阿,更从不贪腐,</p>
陛下交代什么事,自已就做好什么事,</p>
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几十年都没有变过。</p>
可,</p>
可为何落得这般下场?已经是半只脚迈进家破人亡了!</p>
“老爷!”</p>
跛腿老家宰拄着拐杖,疾行进屋,</p>
“阿福。”李广深吸口气,“去把先帝赐给我的战甲拿来。”</p>
“是,老爷。”</p>
“该进宫了”</p>
</p>
嘀嗒</p>
嘀嗒</p>
嘀嗒</p>
不知道从哪来的水珠打在李敢脸上,</p>
天牢内潮湿、阴冷、散发着从没闻过的腐臭。</p>
“你醒了?”</p>
羽林校尉李敢从地上爬起来,将身体下意识的贴到墙壁上,</p>
这是一个战士的本能。</p>
最起码,背靠墙壁,不用顾忌身后会来敌人。</p>
“呵呵,不用紧张。”</p>
李敢眯眼看清话的男人,长着凌乱的大胡子,大胡子也脏得很,</p>
“苏,苏将军?!”</p>
李敢终于是惊呼出声,</p>
自已的狱友不是别人,正是被匈奴俘虏又逃回来的苏建,</p>
朝中曾因为该如何处置苏建闹得沸沸扬扬,后来陛下要以军法处置苏建,算是直接宣告了苏建的结局。</p>
“李敢。</p>
时候我还去过李将军府上,抱过你呢。</p>
你怎么被押到这了?”</p>
李敢对苏建比较信任,再加上自已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就把进后宫拿董偃的事,了出来。</p>
苏建闻言,恨铁不成钢道,</p>
“唉!你们李家人!要我怎么才好啊!</p>
怎么就这么直呢?!”</p>
李敢冷声道,</p>
“为君分忧,是臣子的天职。”</p>
苏建凑过身子,压低声音,</p>
“你以为是你最早发现董偃出入后宫的?</p>
朝中,不,整个长安!恐怕除了你们李家人,就没人不知道!</p>
可怎么就没人动,偏偏就你动呢?!</p>
这事费力不讨好啊!</p>
同时得罪窦太主和陛下,你,谁能救你?!”</p>
李敢眼睛一闪,</p>
“我做这事便已经有了死志,不需要旁人来救!”</p>
“你!唉!”</p>
李家人轴得很,给苏建弄无语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