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帝! > 第 40章 余波
    随着原典古文经问世,几日内,大汉天下各处均挖出了古本。</p>

    主要集中于两地,</p>

    鲁地和晋地。</p>

    鲁国不必多,孔夫子校定五经,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p>

    晋国则一直有史官,春秋时把五经抄了副本,也的过去,</p>

    只是,此两地井喷式出现古籍,时间上未免太巧了。</p>

    刘彻所设五经博士,均是学今文经出身,他没急着确定古文经地位,只是又开一馆专门用来研究古文经。</p>

    不对不知道,一对吓一跳,</p>

    今文经和古文经完全不一样!</p>

    甚至都不是错字、讹字的问题,而是大片篇幅段落,都完全对不上!</p>

    想必是先秦博士在口传经书时,加上了自已的理解注书,抄那人又把先秦博士自已的注,当成是正文,又加了进去,</p>

    逐字逐段对照,今古文经差异如此巨大,在整个天下掀起了轩然大波!</p>

    这还不算完,天下各处再出现的鲁地古经和晋地古经,拿来一对,还是不一样!</p>

    但,并没有像今古文经之间相差那么离谱,最多是多字、少字、错字。</p>

    也就是,现在是今古文经各不相同,古经和古经之间亦不相同,</p>

    字里行间不同处,这缝隙之间,尽是金银财宝!</p>

    </p>

    东宫</p>

    自霍光被要走后,金日磾也被便宜老爹要走,</p>

    当年金日磾进京对策,刘彻便记住了这人,也是他提出胡汉合流,借河套地放牧,</p>

    金日磾归大农丞,桑弘羊又进一步,位列三公之一的大司农。</p>

    至于原来的大司农去哪了?</p>

    自然是在太子身边。</p>

    霍去病自已就是万户侯,可却从没见过他的府邸在哪,不是跑去卫家,就是跑到东宫,冠军侯府邸像是一处待开发的神秘区域。</p>

    东宫智库被打散,只剩下了张安世和苏武用智,</p>

    但把霍光和金日磾调到朝堂对东宫未来发展也是好事,只有上之后,才能对天下事更熟悉。</p>

    平阳公主府本为刘彻的抽卡池,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婚后,公主府不在,刘彻改到东宫抽卡了!</p>

    太子太傅石健与太子少傅董仲舒一起,皆去古文馆校书。</p>

    太子东宫稍显冷清,除了一个人不这么觉得。</p>

    太子据表哥霍去病。</p>

    对他而言,这段日子别提多舒服了!</p>

    据哥儿身边终于没了那子黏着,位置一空出来霍去病是走不动道了,把据哥儿身边的位置死死占住!</p>

    都恨不得化为据哥儿的挂件!</p>

    “表哥,不热吗?”</p>

    刘据披着大氅,霍去病钻过来,和太子披着一个,</p>

    哪怕是凉秋,凑一块也热啊!</p>

    “我不热啊!”</p>

    “行,那就这样吧。”</p>

    “好嘞!”</p>

    停了一会儿,刘据实在忍不了了,后背汗水成流的淌,表哥是武人,就跟个火炉一样,呼呼冒热气,</p>

    “再拿来一个大氅。”</p>

    “是,殿下。”</p>

    玉狗儿听令走进,忽的感觉身上一凉,只能装作视若不见,赶紧溜出去又拿了另一个大氅。</p>

    “表哥,你披着这个。”</p>

    “哦”霍去病钻出来,从玉狗儿中接过,咬牙低声道,“你腿儿是真勤啊!”</p>

    玉狗儿汗颜,</p>

    “侯爷,的要听殿下的话。”</p>

    闻言,霍去病转笑,拍了拍玉狗儿肩膀,</p>

    “你这话得对,去吧。”</p>

    “唉!”</p>

    </p>

    玉狗儿恭敬退下,在东宫混了这么多年,他也有了一套万能公式,</p>

    “殿下的。”“殿下让做的。”“殿下不许。”</p>

    百试百灵!</p>

    “殿下,窦先生求见。”</p>

    玉狗儿前脚走出去,张贺后脚走进来。</p>

    能在东宫被尊称窦先生,只有大儒窦丰一人。</p>

    “快请。”</p>

    “是。”</p>

    窦丰面容憔悴,显得老了许多,</p>

    “参见殿下。”</p>

    “窦爷爷,快坐,这是怎么了?”</p>

    窦丰摇摇头,</p>

    “窦富找过我,老臣是殿下的人,</p>

    想着不能瞒殿下,便来禀告殿下。”</p>

    “您。”</p>

    太子据沉吟,</p>

    窦家真是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p>

    先不,便宜老爹本就是要针对窦家,</p>

    哪怕便宜老爹不针对窦家,在各项新政令推下之时,也都难免剐蹭到窦家,</p>

    没办法,窦家太大了!</p>

    更何况这次,便宜老爹是铁了心的要窦家割肉,只是两轮过去窦家已然遭不住了,</p>

    纸张的推动,杀伤力真的太大。再加上重新解经,可以窦家的藏书,已经完全没了价值!</p>

    “窦富找老夫,</p>

    想要老夫记着些自已是窦家人。</p>

    当年老夫的兄长被诛老夫都没过问窦家,</p>

    可这次,老夫是真动了帮窦富的心思了。”</p>

    这番话,窦丰得情真意切,霍去病在旁听着眼中不由闪过尊重。</p>

    人家得没问题,窦丰本就姓窦,在自家出了事之后,想着帮衬帮衬是人之常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人才算是鲜活。</p>

    不然,你连家人都不要了,铁石心肠,没有一点感情,领导都不敢用你,旁人更不敢亲近你。</p>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有个厨子叫易牙,齐桓公有一天开玩笑,</p>

    “我什么都吃过了,就没吃过婴儿肉,”</p>

    易牙二话不,便把自已三岁的儿子煮给齐桓公吃了。</p>

    齐桓公便觉得易牙是忠臣,因此易牙得幸大宠。</p>

    管仲临终之际,苦口婆心的劝慰齐桓公,</p>

    “主公,易牙连自已的儿子都不爱,能爱您吗?”</p>

    齐桓公不听,后果然易牙作乱,把齐桓公活活饿死在宫内。</p>

    人无亲溺之情,必然所图甚大。</p>

    窦丰叹口气,继续道,</p>

    “老夫有帮他的心,可实在无能为力,便是如此了。”</p>

    本来古文经馆,该有大儒窦丰的一席之地。窦丰若是能进馆,窦家在朝中有个能解经的大儒,便能缓过一大口气,</p>

    但刘彻怎么都不同意让大儒窦丰进古文经馆,</p>

    对窦家,刘彻的报复心极重。</p>

    “窦爷爷,您把您这一支扯出来吧,算到东宫这里。”</p>

    “殿下,这不好吧。”</p>

    窦丰闻言一怔,</p>

    眼下窦家大难临头,自已身为窦家最年长的人没帮上忙就够愧疚了,</p>

    反倒还要把自已这支扯出来,未免有些忘恩负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意思。</p>

    太子据开口道,</p>

    “窦爷爷,没什么不好的,您这么做,才算是帮到窦富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