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用国家财政补贴着自已一家,老朱家人啥都不用干,月月发钱,还越生越多,险些拖垮了大明财政,</p>
清八旗子弟更是离谱,吸全天下的血,还占着最肥沃的地,整日无所事事,引人生恨,</p>
都是国家财政的寄生虫,归途也是相同的,国家再养不起了,只能自力更生。</p>
刘据的规划是,有能的宗亲上,无能的自力更生。</p>
中山王子嗣编草鞋的设定,恐怕要提前两百年了。</p>
但,转念一想,</p>
现在中山王的子嗣,就开始编草鞋,两百年后,也勤劳致富了,到时,是不是皇叔就不用编草鞋了?</p>
刘据在心中暗笑,把这些胡思乱想的想法,甩出脑袋。</p>
“多谢殿下!”</p>
刘屈氂满眼感动行礼。</p>
刘据看向霍去病,</p>
“表哥,等下就去点兵,明日就出。”</p>
“知道了,据哥儿!”</p>
</p>
鲁王光、中山王胜、济东王彭离,及一些零敲碎打的皇族宗亲,</p>
会师河北,就等着合兵直接袭京。</p>
中山王将信件摔打在地,</p>
济东王彭离嘲讽道,</p>
“你儿子不认你这个爹了?”</p>
“哼!孤有上百个子嗣!不知你得是哪一个?!”</p>
“进京的那个呗。”</p>
提到这个,中山王大怒,</p>
“孤没这个儿子!”</p>
之前给过董仲舒古文经的鲁王光,在旁兴致怏怏,他本不想反,可刘彻对诸侯国打压太狠,现在更是千载难逢的会,</p>
他不得不反!</p>
“大王!使者东方朔求见!”</p>
“东方朔?”</p>
几位诸侯王对视一眼,</p>
中山王胜挥道,</p>
“押他进来!”</p>
东方朔被卫兵扣进来,摔在地上,面上还是嬉皮笑脸,</p>
“东方朔,你是来求和,还是来请降的?!”</p>
济东王彭离眯眼看向东方朔,</p>
他是最恨刘彻的一个,新仇旧恨全都有。</p>
旧恨,他是梁王子嗣,刘彻是景帝子嗣!</p>
新仇,刘彻把造纸的锅甩到自已头上,险些坑死自已!</p>
“禀告大王,都不是。”</p>
“不是?呵呵,那我知道了,你是来请死的。来人!拖下去砍了!”</p>
卫兵又扑进来,东方朔就是笑着看向刘彭离,眼中哪有丝毫惧意?</p>
听不到东方朔求情,刘彭离见没吓住他,也不好下台,暗给鲁王光使了个眼神,</p>
鲁王光适时开口,</p>
“先让他完话,再杀他不迟。”</p>
“哼!放下吧!”</p>
东方朔被放下,站起,</p>
无声的博弈间,他已经占尽主动。</p>
“我是来恭喜各位大王的!”</p>
“恭喜?何喜之有?”</p>
中山王冷声问道。</p>
东方朔挥斥方遒,</p>
“诸侯王齐反,合兵五十万,真是前所未见!我从京中出来,对京中情况很了解,</p>
京中没粮没兵,太子能动用的兵马只有南北军两万五,外加三辅地兵马三万,满打满算不过六万兵马。”</p>
中山王眼中闪过喜色,身体前倾,</p>
“接着!”</p>
“此六万兵马,首尾不能顾,</p>
守京城,失三辅,守三辅,京城又空虚,</p>
然,京城与三辅地实为唇亡齿寒,只要诸位大王大军压境,据三辅围京城,大事定矣!</p>
我便是来贺喜此事!”</p>
济东王刘彭离冷声道,</p>
“还有卫青和霍去病!”</p>
东方朔脸上闪过不屑,</p>
“呵,卫、霍固然厉害,他们两人能吞下五十万精兵强将?”</p>
鲁王光看向东方朔,</p>
“本王听明白了,你是来降的。”</p>
</p>
“正是,”东方朔话锋一转,“只是”</p>
“只是什么?”</p>
东方朔一一看过诸王,满脸无奈,</p>
耸肩道,</p>
“只是我不知道该降哪家啊?”</p>
此言一出,一片死寂!</p>
六国合兵攻秦、七国之乱、各路诸侯讨董都一个样,</p>
仅仅是暂时的盟友,未来的死敌,</p>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最后赢了的话,功劳算谁的?</p>
而且,京中还有六万兵马,还有卫、霍,哪国的兵马先出,去啃掉这块硬骨头?</p>
军队是他们的基本盘,若是啃掉硬骨头,损耗太大,之后刘据倒了,他们还得有一战,因为他们都要留着力气,摘最后的桃子,</p>
“挑拨离间!把他关了!”</p>
中山王胜拍案,指着东方朔怒喝。</p>
带下东方朔后,三王与之前不同,再没了眼神交流,均是目不斜视。</p>
心里都开始为已谋划了。</p>
</p>
翌日</p>
故庄村</p>
此处为董仲舒老家,就在诸侯王合兵处的眼皮底下,霍去病急行军,带着兵马悄无声息的摸了进来。</p>
只有三万兵马,现在都藏布在故庄村周边。</p>
霍去病、赵破奴、卫伉、李陵等人骑马,距离一处简易的坟头前下马,步行几十步,</p>
走到这处坟头前,阳光斜着打下来,消融落在木牌上的一层细雪,</p>
木牌写着“恩师董仲舒之墓。”</p>
难以想象,这是搅动天下几十年的国士之墓,</p>
众人表情尊敬,齐齐行礼,</p>
霍去病轻声道,</p>
“先生,都按您的要求做好了,殿下也想来,可他不能出京,我便替殿下做了。”</p>
董仲舒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p>
把他葬在故庄村村外。</p>
正对着故庄村,</p>
董仲舒对村民心中有愧,只能远远的温柔望着。</p>
众将士无言,都是心情沉重,像卫伉、李陵都是董先生看着长大的,对董仲舒的感情亦师亦父,此刻均是眼眶通红。</p>
“走吧。”</p>
霍去病又是行礼,招呼众将士转身离开。</p>
等着众人离开后,一只彩色蝴蝶,竟落在了木牌上“恩师”两字处,</p>
冬天怎么会有蝴蝶?可偏偏就是有这一只,</p>
阳光打在它翅膀上,散着醉人的微光,它似有神,望着霍去病等人离开的背影,</p>
遥遥处,两个骑着黄牛的故庄村牧童,向这边而来,</p>
“阿兄,我们是不是要下牛啊?”</p>
“为啥?”</p>
“刚才那些将军都下马了,好像在这个坟附近,不能骑马骑牛,</p>
嗨!他们可穿的真威风啊!”</p>
“那些将军都下马了,我们当然要下牛啦!”</p>
两个牧童翻下来,牵着黄牛,好奇的走过来,</p>
“恩这个字不认识,哎呀,我都不认识,阿兄,你认识吗?”</p>
“让你多去听听先生的课,你就是不去,这三个字念董仲舒!”</p>
“董仲舒?他是谁啊?”</p>
“不认识,没听过。”</p>
“算啦,我们回故庄村吧。”</p>
“嗯!”</p>
“哎呀!竟然有蝴蝶!”</p>
“还跟着我们呢!”</p>
“我们跑回去!看它是不是跟着我们!”</p>
“好!”</p>
两个牧童扔下黄牛,跳跃奔跑,传来如铃的笑声,</p>
彩蝶飞舞环绕,跟着两个牧童,</p>
终于回到了故庄村。</p>
</p>
之后,至董仲舒坟陵,</p>
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必须下马。</p>
董仲舒坟陵,便被故庄村村民唤作下马陵,</p>
被叫得久了,再加上乡音囫囵,又被叫成了虾蟆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