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帝! > 第 68章 抄老朱作业
    “此案,若是把所有牵扯进来的人全杀了,是平等。既然犯死罪了,就都该死,</p>

    但却不公平。”</p>

    太子据继续道,</p>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便是徐主傅以均输平准之名诓骗百姓。”</p>

    曾亲至隆虑县的张安世和李陵,在旁暗自点头,</p>

    均输平准就不是一物,偏偏徐主傅瞎了一通,还是能把乡民唬住,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p>

    如果太子殿下所言的公平太大,落到此处,终于让众人有了实感,</p>

    信息极度不对称,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p>

    带入到汉律中同理,</p>

    不知者不罪分两种,不知法和不知案,而牵连进私铁案的百姓两者兼具,既不知法也不知案,</p>

    老百姓只知道有本汉律,却不知道汉律内容为何,稍微懂一些的法吏什么就是什么,老百姓只能听之任之。</p>

    与现代不同,法律书籍可随意借阅,大多人又都识字,有需要就会去找出来看,</p>

    在古代,法律文书比经义还难看到,大多人是只字不识的睁眼瞎,因此,若想在古代知法,那是有很高门槛的。</p>

    想到这,张贺愧疚的耷拉下脑袋,他所想的都太自以为是了。</p>

    刘据望向张贺,</p>

    轻声道,</p>

    “以你的才干,不管是何出身都能干出名堂,这是我坚信的。</p>

    可你能自学法,多是因为出身给了你这个条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你的条件,你以有笑无,未免有些太刻薄凌人了。”</p>

    张贺的脸羞红得似要滴水,</p>

    颤声道,</p>

    “殿下,微臣听进去了。”</p>

    “听进去还不够,要记住。”</p>

    “是,殿下,微臣记住了。”</p>

    不光是张贺,刘据的话给在场的所有人,都好好上了一课。</p>

    将心比心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却太难,</p>

    在场的一众少年俱是天之骄子,可哪个是出身平平的?</p>

    无不是生于簪缨之门。</p>

    可以,他们生出来就拥有的资源,是普通人努力一辈子都够不到的,</p>

    这本就是幸运。</p>

    没人想出身贫寒,谁不想一出生就衣食无忧,谁想土里刨食?谁不想鲜衣怒马,肆意欢腾?可这东西有得选吗?</p>

    刘据就是生气张贺这一点。</p>

    你一出生就远超别人,却还讽刺百姓是愚民。</p>

    百姓除了情绪还能有什么吗?你难道还期望从老百姓中走出几人,从汉律的角度解案吗?</p>

    法律是贵族学问。</p>

    “未来是你们的。”</p>

    太子据满眼期待的扫过张贺、审卿、张安世、杜延年四人,</p>

    他费尽心力,就是要给未来的大汉法吏,言传身教一课,</p>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p>

    张贺、杜延年几人抬起头,目光灼灼的望向太子殿下,</p>

    “百姓不知法是不公平,所以,你们知道自已要做什么了吗?”</p>

    审卿点头,</p>

    “殿下,我要让百姓知法,最起码,要让他们明白,有什么罪条不能做,这样,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下一个徐主傅。”</p>

    霍光在旁满眼崇拜的望向太子殿下,心中迫不及待为殿下付出智谋,</p>

    “要怎么做?”</p>

    太子据笑问道。</p>

    霍光一马当先道,</p>

    “殿下在诸郡县设乡学,应再加一普法科目,我觉得讲法要比讲经更重要。”</p>

    “这主意好!”</p>

    “对!”</p>

    </p>

    “这下百姓知法了,若再犯,也就没得了!”</p>

    霍光低着头却抬眼,心翼翼的望向太子殿下,就像等着被夸奖的狗一样,</p>

    “不错。”</p>

    太子据微笑点头。</p>

    “嗯!”霍光似被振奋到,才如泉涌,“那我们需要编纂一册似三字经的普法书籍。”</p>

    在不远处,半躺靠在长廊的霍去病,看向愚蠢的弟弟,从口中吐出果皮,</p>

    忍不住嘀咕道,</p>

    “就是没长个尾巴,再长个尾巴,这不摇飞了?</p>

    呸,真恶心。”</p>

    杜延年问道,</p>

    “直接就用汉律不好吗?”</p>

    霍光摇头,</p>

    “汉律佶屈聱牙,读着都费劲,寻常法吏都记不住,老百姓哪里能记住?”</p>

    张贺与张安世对望一眼,</p>

    真的假的?</p>

    他们兄弟俩可是一字不差的都背下来了!</p>

    刘据鼓励的望向霍光,认同点头。</p>

    霍光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脸上兴奋的泛红,</p>

    这要让刘猪看见,又得迷茫了,</p>

    不是,霍光,你还有这一面吗?</p>

    霍光一针见血,指出了关节处,</p>

    高皇帝入关约法三章,</p>

    就是简单的一句话。</p>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p>

    不夸张的,这就一句话,奠定了刘邦的胜利,刘邦一辈子得所有话,这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句,没有之一。</p>

    看似文白,实则简单粗暴,</p>

    好就好在谁都能听懂!</p>

    文字语言是有受众的,越高深复杂的东西,受众越少,</p>

    一些高深莫测的话,刘邦下智囊团当然也能想出来,但他们清晰明白,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搞一些众的事,而是普法!普法当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p>

    从结果来看,这一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贵族能听懂,百姓也能听懂,并且给混乱的格局注入了一个信息,</p>

    我,刘邦,带来秩序。</p>

    越简单的,往往越难。</p>

    霍光就是担心这点,</p>

    就算把汉律嚼烂了喂老百姓嘴里,他们也咽不下去,</p>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知识垄断。</p>

    “光哥,要怎么编呢?”</p>

    “”</p>

    霍光沉思不语。</p>

    这是前人没做过的事,要如何把汉律稀释到百姓能听懂又理解的程度呢?而且还要让他们感兴趣?</p>

    真的难。</p>

    霍光脑中兀得闪过今日行刑时,围观群众看到人头落地的激动神情,脑中一道闪电打过,可来得太快,霍光并没有抓住。</p>

    “既然是要编书,就不要只讲法律条目,而是要以案解法。”</p>

    太子据声音如天降甘霖,帮皱眉沉思的众人捋出了思路,</p>

    审卿恍然道,</p>

    “殿下圣明!百姓爱听故事,那我们就把案子编成故事!”</p>

    霍光怔在那,只面对殿下时,他会生出脑袋不够用的感觉。</p>

    毕竟太子据所言的,可都是被前人无数次实践成功的经验!</p>

    “而且这些故事一定要血腥刺激,最后的处罚要重点写上,死是怎么死的,死得多惨,流是怎么流的,搞得家破人亡,都得写进去。”</p>

    太子据呵呵一笑,又出暴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