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俺真想不明白了!”</p>
“将军,您吃点肉,喝点酒,先消消火!”</p>
李敢、赵破奴、高不识、路博德、仆朋几个老骠骑营的战友,集在长安城外驰道酒摊上,</p>
这个酒摊正是刘据被废太子后,又杀回长安的那处,</p>
相比于之前生意的冷清,现在这酒摊都挣飞了,</p>
老头整日乐得是合不拢嘴,</p>
老酒头亲自给赵破奴几位军爷端上五斤热酒、十斤豚肉,</p>
“嘿嘿,将军,不够还有!”</p>
李敢靠在栏上,望着酒摊外驰道,</p>
似看见了当年陛下持剑奋进,</p>
时至今日,胸前的热血,依旧滚烫!</p>
赵破奴咕哝咕哝喝了半斤酒,</p>
拉过高不识诉苦,</p>
“老高,这叫什么事?那群西域人,太不识抬举,从来都是陛下给他们一口吃的,他们不感激也就罢了!如今反倒以造反威胁陛下!</p>
忘了以前典妻鬻子得时候了?!</p>
呸!</p>
要俺,不如让俺带兵平推了西域!”</p>
高不识嗯嗯啊啊应着,赵破奴看向李敢,一直主张打穿西域的破虏侯李敢,倒是沉默了。</p>
“老李,想什么呢?你不想打?”</p>
“大将军不是平乱了吗?”</p>
李敢望着驰道外,淡淡道。</p>
“是平了,这不是还有下次嘛!下次还乱怎么办?”</p>
“下次和这次也不一样。”</p>
“怎么不一样?”</p>
赵破奴追问。</p>
李敢看向赵破奴,叹了口气,</p>
“这次西域诸国造反,是必须要平乱的,不然大汉的面子往哪放?</p>
陛下的意思是,不让下次叛乱发生了,防患于未然,所以倾向于扶持着开陆路通商。”</p>
“不如直接出兵给他们打服简单!”</p>
李敢叹道,</p>
“你知道这次大将军出兵,用了多少钱吗?”</p>
“多少?”</p>
“南十五郡三个月的税收。”</p>
赵破奴愣住。</p>
路博德声音浑厚,低声道,</p>
“我那次去南越才带了多少兵马,那都花了不少钱呢。”</p>
李敢看着赵破奴,</p>
问道,</p>
“若是按你的,大军平推过去,要用多少军费?</p>
有这钱,何不挤出来一点重开商路呢?</p>
西域闹,就是为开商路,你给他开商路不就是了。”</p>
赵破奴一拍大腿,</p>
“不是这回事!我们丢面子了啊!”</p>
“面子不是让大将军挣回来了吗?”</p>
“那”</p>
赵破奴眨巴着眼睛看向李敢,</p>
在他心里,李敢的智谋是和自己一个水平的,</p>
现在的赵破奴,忽有一种,倒数第二不陪自己玩了的感觉,</p>
“老李,你在哪偷补课了?”</p>
高不识、仆朋对视一眼,强忍住笑。</p>
倒数第二学习了,最急的是倒数第一!</p>
李敢呵呵一笑,</p>
“我还要去找儿单于呢,不学怎么行?”</p>
</p>
长安西市</p>
审卿和程怒树俩好兄弟并肩同行。</p>
“你与陛下的提议极好。”</p>
审卿眯起笑眼,眼下的红痣颤动,</p>
很明显,</p>
赵破奴在第一层,李敢在第二层,像程怒树、审卿就是第三层了,</p>
</p>
他们开始有意识的替陛下去思考。</p>
对于刘据而言,</p>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p>
绝对不是海陆通商能挣多少多少钱。</p>
而是稳定。</p>
维稳,永远是皇帝最优先考虑的事情,</p>
当其他任何事情与之稳定冲突时,都要为其让路。</p>
赵破奴只是在发泄情绪,想着别人看不起他,他就要打回去,如果是个体的话,那没有问题。</p>
但,刘据不会去这么思考,</p>
他管理着整颗星球上最庞大的帝国!</p>
战争只是一种段,很明显,西域诸国的诉求不在这儿,战争解决不了他们的诉求,那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叛乱吧,出兵讨乱还要计算成本花费,</p>
不如直接重开商路最简单。</p>
程怒树点了点头,面带愁色,</p>
“陛下未议此事。”</p>
审卿眨眨眼,</p>
“那就是要我们议的意思。”</p>
一语惊醒梦中人,</p>
程怒树恍然,</p>
给西域重通商路当然可以,</p>
问题是,谁去干这事?</p>
有这时间精力,谁不想投资到海路上,为何还要去陆路打滚?</p>
要知道,少赚就是赔啊!</p>
审卿看向程怒树,程怒树察觉到审卿目光,也看了过去,</p>
两人脑中同时闪过一个名字!</p>
</p>
博文馆</p>
当朝大儒、原太子太傅石建正伏案看书,</p>
此书便是大儒董仲舒所写的春秋繁露,</p>
天光年间,今古文经论战不止,大儒石建横空出世,将今文经、古文经合道为一,做新儒学,</p>
天下称为董石新学。</p>
大儒石的建新学理论中,含有大量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在董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p>
合上春秋繁露,石建感叹道,</p>
“每次观董公书,我便想到了一句话,</p>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p>
大儒石建面前的女孩,歪着头,</p>
问道,</p>
“先生,董公这么厉害嘛~”</p>
石建微笑,</p>
摇头轻声道,</p>
“殿下,世间再不会有董公了。”</p>
这女孩,就是刘据的大女儿,当朝长公主,福喜公主刘鲤儿,</p>
刘据不以食邑养宗室,皇长子刘进、二皇子刘弗都无食邑,唯对这大女儿独宠,将少府开支分出一汤沐邑,赐给鲤儿。</p>
刘鲤儿眼中闪出向往的神色,</p>
歪着头问道,</p>
“先生,那为何董先生没有双字谥呢?”</p>
石建叹道,</p>
“陛下为先生赐谥昭字,你可知何意?”</p>
“威仪恭明为昭!明德有功为昭!德礼不愆也为昭”</p>
刘鲤儿默颂了一长串,又总结到,</p>
“反正昭就是很好的意思!”</p>
“殿下聪慧,昭字为褒谥,还是最好的那几个字之一,”石建由衷赞了一句,“陛下为董公赐第一字,未来还会有人给董公赐第二字、赐第三字”</p>
大儒石建眼中闪烁,</p>
是向往和雀跃混杂在一起的光彩</p>
没有哪个官员,不羡慕董仲舒。</p>
刘鲤儿嘴巴微微张开,</p>
惊呼道,</p>
“先生是,从爹爹之后的每个皇帝,都要为董公赐一个字?!”</p>
石建深深点头。</p>
这哪里是双字谥了?!</p>
甚至,几千年后,董仲舒的谥号会长到二三十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