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帝! > 第36章 刘据:我爹像我
    上林苑科馆船坞</p>

    “卫青派出去了,霍去病也派出去了,一众偏将李敢、韩、韩增、程怒树、赵破奴排面可真大啊。”</p>

    刘彻父子并肩行在岸边,水面波光粼粼,晃得刘据睁不开眼睛,</p>

    “陛下”</p>

    跟在十数步后的田千秋见状,疾步上前,撑开纸伞,半提在肘处,</p>

    恭敬询问道,</p>

    “要微臣给您执伞吗?”</p>

    “不必。”</p>

    刘据摆了摆。</p>

    田千秋行礼又退下,二帝在前紧,他就跟着紧几步,二帝在前松,他也就随着松几步,</p>

    若有心人数着田千秋的步子,不论急缓,其与刘据的间距总是相同。</p>

    “真是的,也不知道问问朕。”</p>

    望着田千秋的背影,刘彻忍不住嘀咕道,</p>

    “田千秋,田氏的后人?”</p>

    “是,爹。”</p>

    刘彻所言的田氏,是战国时田氏代齐的那个田氏,</p>

    周代商后,周公分封,将功臣姜尚分齐国,</p>

    武庙十哲,灭商的姜太师为主祭,其余白起、张良、韩信配享,姜太师多神不必多言,</p>

    但其实,周朝的建朝基石是周公,周公是神中神。</p>

    除了灭商之战,还有第二次灭商之战,其难度一点不比第一次,平三监之乱,就是周公带军打的,</p>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寻一个军事、政治、思想、忠诚兼备的六边形臣子,毫无疑问,是周公,</p>

    华夏第一位圣人,强到超模!</p>

    姜太师被封后,齐国也称为姜齐,田氏伐齐后,齐国还在,但变了个姓氏,称为田齐。</p>

    田千秋的田,就是田齐的田。</p>

    虽高皇帝初创业之际,班底都是沛县人才,难听点,就是一群泥腿子,可随着夺取天下的进程推动,刘邦也开始任用更多的六国贵族后裔,</p>

    没办法,人家有学问有能力,武将能偶尔出现天赋异禀的奇才,天生就会打仗,</p>

    治国文官却很难如此,他们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治国里面的圈圈道道,纯靠想的想不出来,要有人教。</p>

    刘彻站定,回望熊儿,</p>

    笑问道,</p>

    “和爹,为何要打大宛?”</p>

    刘据拍了拍腰间的高皇帝斩蛇剑,</p>

    “孩儿若是不打,您都要砍我了。”</p>

    听到熊儿语气中淡淡的不满,刘彻得意道,“你之前还要砍我呢!你一次我一次,扯平了啊!”</p>

    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刘据点点头。</p>

    父慈子孝。</p>

    “所以”刘彻拉长声音,用鞋尖勾起一块石头,稳稳落在上,两指夹住,反在河上打出了七八个水漂,</p>

    “就算我不,你也要打,你打不打和我没关系,我当日入宫,看到你第一眼,我就知道了来,你试试。”</p>

    猪打水漂的石头是随意捡的一个,现在又弯下腰,给熊细心挑了一块边缘锋利的,</p>

    刘据接过,有样学样的学着便宜老爹打了个水漂,第一个都没打出来,扑通一声落进水里,</p>

    “额,哈哈哈哈哈熊儿,你太笨啦,哈哈哈哈!”</p>

    </p>

    见状,刘彻一愣,随后捧腹大笑。</p>

    刘据忍不住在心中腹诽,</p>

    谁像你一样吃喝玩乐样样精通?</p>

    熊拍了拍上的灰,回答道,“孩儿想打,是因为必须要打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打,此仗短时间内,恐怕看不出什么益处,但时间久了,就会有人看明白了。”</p>

    刘据记忆中那些老美的电影,经常有那种为救一个人,不惜又赔进去一群人的内容,细想一下,那就是老美要传达给所有人的信号,</p>

    并且不断用这种行为,加深这个印象,</p>

    眼下还在公元前,大汉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力可谓是断档的存在,并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p>

    这一仗,就是要打出民族自信,</p>

    光是汉军强、国力强还不够,更要精神强韧!</p>

    刘彻深望了熊儿一眼,</p>

    “你这下是真类朕了。”</p>

    此言不虚,因为刘彻早就看到了这里。</p>

    如果精神不强,就算国力再强、战力再强,不过是空中楼阁,一挥就没了,</p>

    在历史中,太子据仁慈,屡屡劝谏刘彻,不要耗费国力,应与民休息,同匈奴以和为主,气得刘彻当着卫子夫的面呵斥道“子不类朕!”</p>

    实话,历史上的刘据,看似仁慈,实则太家子气了,并且,他也全没有刘彻十分之一的视野高度。</p>

    从纯政治的角度而言,</p>

    历史上的刘据,就应该全力支持打匈奴,他的外戚是卫青、霍去病,这可都是武将啊!</p>

    武将不打仗如何积累战功?他们不积累战功,太子据如何坐得稳?</p>

    而且,他应看出,父皇把灭胡看作是头等大事,你还只是太子,就与皇帝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以后登基了,不得把刘彻的功绩全推翻啊?</p>

    刘彻能容忍这种事吗?</p>

    从家国的角度而言,</p>

    汉匈之间是生存之战,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想用道义劝匈奴不来袭边,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匈奴不抢掠,他们就要饿死冻死,</p>

    “与匈奴以和为主,”</p>

    历史上身为太子的刘据更不该这话,刘彻征匈,是要打出自信,帮着汉人长出脊梁,</p>

    这是个需要不断锤炼的过程,也就是,从刘彻开始,之后的每一场对外战争都要打!这才有了之后的李广利征大宛!</p>

    刘彻不征大宛,那匈奴就是白打!</p>

    征了大宛,匈奴才不白打!</p>

    若之后把皇位交给刘据,刘据反而主和了,那就等于是,刘彻辛苦打出来的存档,儿子全不要了!</p>

    之前的一切,就全白费工夫了!</p>

    所以,刘彻喊出那一句“子不类朕”时是深深的失望,</p>

    不过,之后的巫蛊与太子据没什么关系,或者,正是刘彻心里早就对太子据失望,太子据才能活那么久,</p>

    不然,以刘彻对权力的欲望,太子据又表现的很厉害,卫霍一死,就得准备干掉太子据了。</p>

    以那个刘据的性格,完全不是刘彻的对,起兵之后,就杀了个江充,这等于是把拎着脑袋支持他的人全害了。</p>

    “爹,我一开始也没拿定主意,后来我就想着,要是您该怎么办?您的话,肯定不受这气啊!孩儿也就拍定主意了!</p>

    老子英雄儿好汉,孩儿也打!”</p>

    刘据一溜马屁,给刘彻拍的嘴角都压不住了,哪怕心里门清,熊儿看到班兴来信,第一时间就是要打了,</p>

    但被熊儿神吹了一圈后,刘彻还是心中暗爽,</p>

    “熊儿,也就你配和爹话了,旁人都太蠢,跟他们话费劲!”</p>

    “天下英雄,唯有父皇与孩儿。”</p>

    “哈哈哈哈!”刘彻笑得胡子乱颤,“你别!还真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