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帝! > 第 163章 陛下,求您迁都吧!
    尽管王贺不服气,但刘彻废掉王贺的绣衣御史,一点问题都没有,</p>

    刘据把自己与便宜老爹相同的处境,也会废掉王贺。</p>

    别的酷吏都在杀惩,唯独王贺不合群,这叫别人怎么做?</p>

    这也是混官场的一个潜规则,</p>

    方向性大于正确性,</p>

    刘彻定下的方向,就是让酷吏杀,或许王贺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方向错了,他被排斥也是理所当然。</p>

    朝堂官场不讲正确,讲求的是政治正确。</p>

    就像所有官员都在贪污,唯独你一个不贪污,清高得很,那你你能混下去吗?</p>

    但,刘据自然不会和一个臣子这些,</p>

    又面无表情道,</p>

    “迁都有何五胜?你且吧。”</p>

    “第一胜,为人胜,</p>

    元狩二年,据户计,京兆尹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p>

    长安户四万八百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p>

    刘据在心中暗道,</p>

    京兆尹包括三辅地,是围绕在长安的一大片区域,元狩年间,自己还没与便宜老爹过增加人口的妙处,算起来在籍的六十八万人口,应是差不多的。</p>

    长安又占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大约为二十四万,听起来也合理。</p>

    但,刘据是对数字精准到近乎变态的数据控,王贺在自己面前用数据话,那朕一定要查查这数字是不是真的,</p>

    数据都不精准的话,那不成信口胡了?</p>

    刘据侧望向窦富,还没等刘据开口,察觉到陛下目光的窦富,福至心灵,</p>

    恭敬道,</p>

    “微臣现在便去调出户籍查看。”</p>

    刘据满意点头,</p>

    “将这几年的户籍,也都叫人送来。”</p>

    “是。”</p>

    抬,示意王贺先等等,王贺见陛下如此认真,在心中暗擦了把汗,幸好自己将这些数字都反复比对过了,要不然被陛下对出不一样,可就丢人丢大了!</p>

    没一会儿,羽林军就将成堆的户籍搬了进来,开始翻阅,刘据看向同宗,</p>

    “堂哥,你不就是京兆尹吗?他的数字可对?”</p>

    在旁的京兆尹刘买满头大汗,</p>

    “应应是大差不差,元狩二年,京兆尹户十八万,口六十八万,差不多”</p>

    着,在心中大喊,这都快十年过去了,我哪里还能记得那么清楚?</p>

    听到刘买模棱两可的回答,刘据脸上现出不悦,</p>

    就连声音都重了几分,</p>

    “一口是一个人,一户就是六个人,这可不单单是记在户籍上的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p>

    你身为京兆尹,连这都记不清楚,那余下的人是被你抹掉了?!”</p>

    京兆尹刘买面露愧色,连连称错。</p>

    在旁的官员们,心中更是谨肃,更加明白了,刘据和刘彻的不一样,对于刘彻而言,只要钱不差数,其他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可刘据完全不同,对每一个数字都要求精准到个位!</p>

    现在是古代,与有方便通讯设备的现代不同,中央想要得到某个地方的户数,是要地方层层上报的,若层层都是模棱两可的数字,等各县加在一起,被郡守传报到刘据里时,这个数字恐怕都差之千里了!</p>

    甚至京兆尹都不在意,那</p>

    “来年开春量地计户,我要你负责三辅地的全部,你给朕重新算一遍!”</p>

    “是,陛下!”</p>

    京兆尹刘买哑着嗓子应下。</p>

    在旁的羽林军,在卫伉的带领下,也核对出了王贺方才过的数字,</p>

    “陛下,</p>

    元狩二年,据户计,京兆尹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p>

    长安户四万八百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p>

    这数字没错!”</p>

    王贺长舒口气,不知不觉,掌心已是一把汗了,就连在旁的边通,都带着提心吊胆!</p>

    </p>

    伴君如伴虎!</p>

    更何况是陛下这般认真的帝王?!</p>

    众官员在心中紧了许多,以后凡事都要认真对待啊!</p>

    听到卫伉的回话,刘据眉头皱起,</p>

    “此户口统计,俱是在籍的?”</p>

    “是,陛下,都是在籍的。”</p>

    窦富在旁答道。</p>

    “皇宫内的算了吗?”</p>

    “算了。”</p>

    窦富从卫伉中拿过户册,捧到陛</p>

    “长安户四万八百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p>

    在旁又特意标出一竖列字,</p>

    “皇室三千,关内侯两千一,博士及弟子一千三。”</p>

    刘据一看果然,</p>

    摇头道,</p>

    “官中的侍女下人不在籍,都没算进去,不光是他们,列侯、百家、官奴婢、长安从军子,都没算进去。”</p>

    其余官员面面相觑,没想到陛下挖的这么细致!</p>

    “罢了,你先你的。”</p>

    刘据看向王贺,被陛下轻飘飘扫了一眼,王贺瞬间压力山大!</p>

    不知不觉间,额头已布上了一层细密的汗珠,</p>

    颤声道,</p>

    “元狩二年,河南郡,故秦三川,其中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口三十二万四千五。”</p>

    王贺适时闭口,殿内响起了一阵啪啪的翻阅简牍声,</p>

    过了一会儿,卫伉开口道,</p>

    “陛下,数不差。”</p>

    闻言,王贺又是长舒口气。</p>

    刘彻知道王贺要什么了,</p>

    开口道,</p>

    “继续。”</p>

    王贺请了清嗓子,</p>

    “天光元年,长安户九万两千四百七十二,口二十八万七千三百。”</p>

    “雒阳户十五万七千一百四十三,口一百五十七万八千二百一十五。”</p>

    此话一出,群臣的心都被高高吊了起来,就连卫伉的都不由一顿,</p>

    天光元年,陛下继位,重新统计了一次户数,</p>

    陛下还因大汉人口倍增而大喜祭天,</p>

    从王贺得话来看,很明显的是,</p>

    从元狩二年,到天光元年,大几年过去了,</p>

    长安人口从二十四万,就涨到了二十八万。</p>

    仅仅四万!</p>

    而雒阳的人口,从三十二万,陡增到了一百五十万!</p>

    足足增长了一百二十万!</p>

    长安的人呢?</p>

    都哪去了?</p>

    好像刘据为增加人口做出的所有举措,都和长安没关系一般!</p>

    刘据抬,卫伉把户籍奉上,天光元年的户籍,刘据已经开始普及了阿拉伯数字,雒阳口一百五十七万八千二百一十五,直接记录为525,要清晰得多。</p>

    确认王贺所言不虚后,刘据放下户籍,</p>

    长叹了一口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