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走出,金日磾走进。</p>
“微臣拜见陛下。”</p>
“朕今日已听了太多坏消息,希望你能些好的,给朕冲一冲,若还是坏消息,也不必再了。”</p>
金日磾眉眼间带着喜色,</p>
乐道,</p>
“陛下,是好事儿!大好事儿啊!”</p>
“哦?”刘据道,“你口中的好事,定是与钱粮有关,赈灾的运粮有着落了?!”</p>
“是!加急文书!数万石赈灾粮已经先从洛阳发了,水路难行,难走秦时的漕运古道,便只能走周亲古道,</p>
押粮难走,过段日子也就到了。”</p>
此消息倒是让刘据振奋,也算刘据多听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有赈灾粮,那便什么都好,便宜老爹到底还是可靠,不知用何法子弄来了这么多粮,</p>
总之不是什么好法子就是了。</p>
“三辅灾情已被霍相稳定下来,等到洛阳赈灾粮一补,也算是能让灾民捱过年关了!”</p>
“嗯!做得不错!”</p>
“水和县如何?听闻现在是公孙敖主管那。”</p>
“陛下,”金日磾表情有些怪异,“公孙敖做法是与太子殿下一样的,区别着分赈灾粮,妇孺老幼就多施点,别的就按正常的施。”</p>
刘据微微前倾身子,</p>
“那朕没收到水和县再出事的消息啊。”</p>
“是,公孙敖将水和县局势稳住了。”</p>
“有意思,”刘据眼露思索,“他与牛儿做得,似看不出有何区别,都是按需分粮,何故牛儿激的水和县民变,他倒没事?</p>
莫不是水和县已无力生变了,他正好碰到好时了。”</p>
金日磾摇摇头,</p>
</p>
“陛下,恐怕并非如此,在微臣看来,哪怕没有太子在前,公孙敖也能稳住局面。</p>
要与殿下做得不一样之处,也确有一处”</p>
“快!”</p>
刘据好奇问道,</p>
他知道,就是这微的不同,将局势完全引向了两种结局。</p>
金日磾道,“公孙敖欲多分妇孺老幼赈灾粮,分之前,先将灾民聚拢过来问了问,灾民同意了,他再如此施粥,灾民自然就不闹了。”</p>
刘据睁大眼睛,随后忍不住笑出声,</p>
“哈哈哈哈!公孙叔还只有两招!打仗差点意思,与百姓周旋却是厉害,此之谓术业有专攻!”</p>
哪怕金日磾习惯了陛下微言大义,此刻听到术业有专攻,不禁一愣,在肚中反复念了几遍,暗自记下。</p>
太子大包大揽,也不问灾民需不需要,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谁会这么做事?神会,天会!</p>
故刘据评价太子往灾民的空壳中加入神性,反应出来的是兽性。</p>
公孙敖用相同的方式,给了不同的解,</p>
加入人性,才能唤醒人性。</p>
漂亮!</p>
“朕要好好封赏他,那地方官吏也都被他收拢了?”</p>
“是,听闻他与地方官吏三天一酒,五天一大酒,这再关系不近,可就怪了。”</p>
“大汉禁酒,他却喝得痛快,该罚。”</p>
金日磾听陛下虽罚,语气中难掩喜爱,</p>
公孙敖怕是回京后要一飞冲天了!</p>
撒出去那么多种子,只这一颗发了芽,也是不易,总比一无所获要好。</p>
(发烧了,明天继续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