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未央宫</p>
“臣霍光拜见陛下。”</p>
霍光风尘仆仆,佩剑入殿,挂着的是太祖斩蛇剑,眉眼间难掩疲惫,但也有着功成一事后的喜悦,</p>
身后跟着公孙敖、伍被、韩增,其余三辅官员仍在治灾,</p>
弯腰行礼,双解下天子剑捧起,刘据用眼神示意侍中窦富去拿剑,窦富谨步恭行,拿过太祖斩蛇剑,在中一掂量,</p>
还挺有份量!</p>
转交到刘据中。</p>
刘据一抓剑鞘,另一只握剑柄,做出欲拔剑的态势,左右不禁屏住呼吸,皆是好奇高皇帝用来斩杀白蛇的剑,究竟是何模样!</p>
光禄大夫东方朔主议论,挺身进谏,</p>
“天子之威,唯名与器耳,此二者皆不可示人,还望陛下慎之。”</p>
刘据听话的放下斩蛇剑,望向东方朔,</p>
“东方大夫所言极是,朕听得了,若不是您在旁时时耳提面命,朕不知要犯多少错误。”</p>
东方朔眼中闪过异色,神态恍惚,</p>
随后注意到一道视线正望着自己,回望过去,</p>
是太史令司马迁,</p>
两人交换眼神,东方朔感慨摇头,</p>
这一幕,被司马迁身边的司官第五季常瞧了个干净,急忙无声询问司马迁是何意,司马迁瞪了第五季常一眼,没理他,</p>
这是东方朔曾去寻司马迁讨教过的事,今年陛下的动作太多,他怕陛下变了,</p>
太子时的刘据能听谏言,勇猛精进,仁和果敢,不仅是完美的太子模板,更是完美的皇帝模板,</p>
刘彻寻长生彻底入魔,太子进找到东方朔帮忙,只是开口,东方朔就同意,皆因此事太子进有理,刘彻无理,</p>
为一个理字,东方朔就能拼上性命。</p>
史书上记载东方朔玩命的行为不计其数,但从没有一次,他是为了自己,如一则史事记道:刘彻不知又抽什么疯,突然要杀掉喂养自己长大的乳母,乳母求于东方朔,</p>
东方朔道:“帝刚愎自用,难以忍人,我直接替你求情,你只会死的更快,不如这样,等到你临朝时,看我眼神行事。”</p>
临朝时,乳母频频看东方朔,被刘彻注意到,还没等刘彻开口问,东方朔呵斥乳母道,“你快点走吧,皇帝不用你喂奶了,你还有什么用呢?难不成陛下还会念着你养育之恩,白养着你?”</p>
帝怅然,遂舍之。</p>
东方朔的行为很赌,并且是为了一个按理对他没用的皇帝乳母去赌,最后,东方朔也得不到什么,但东方朔自己知道,他的行动规正了他心中的“理”。</p>
这个理,凌驾于皇帝。</p>
东方朔见过刘彻逐渐不听忠言,愈发独夫,是因为龙椅会不断腐蚀坐在上面的人,他害怕刘据也变成那样。</p>
五年了,陛下还是没有那般,依然是悉心听谏。</p>
东方朔心中长舒,</p>
如此便好。</p>
反正东方朔不会为了谁去改变自己,该直言的时候,他一定会直言,</p>
陛下与谏臣都做自己才好。</p>
“三辅灾民如何?”</p>
刘据开口第一问。</p>
霍光面露伤感,将各郡县伤亡出,死法无外乎两种,</p>
冻死,饿死。</p>
尽管赈抚及时,但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依然是音动左右、满堂瞠目。</p>
先秦以降,至西汉,最珍贵的并不是土地,最珍贵的是人。</p>
西周分封不仅赐土,更要赐民,层层分封下,土地也是赏赐给公卿之族,绝不会赏给普通人,抛去政治因素,从最基本的经济角度来看,这是极为合理的。</p>
</p>
因为,耕种从来都是集体性项目,集体性的特点,就只能以族为单位来进行,</p>
宗族往前叫氏族,也是因为要抱团生产生活。</p>
大片土地是有,唯独是缺人。</p>
三辅地又死了这么多人,天灾之下,这都是自己的子民,刘据如何不悲怆?</p>
听闻陛下仰头长叹,群臣俱是拜倒,</p>
“臣等不淑,故遭此大灾。”</p>
汉时的君臣关系还很纯朴,继承于春秋战国时的君臣特点,休戚与共,荣辱一体,</p>
称魏晋是浪漫的朝代,纯是胡八道,魏晋是最礼乐崩坏、毫无道德的时代,反之,各种人格关辉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才多见于书。</p>
至于到了明朝,就不要提什么君臣之义了,君臣对抗的时候远多于君臣和睦时,文臣上奏万历酒色财气疏,转着圈的骂你,反正一出事,肯定皇帝第一锅,跟我们大臣没关系。</p>
“非汝等之失,朕不谷不德,所幸有诸卿相助。”</p>
“三辅当免税免赋三年,以缓民心。”</p>
“陛下圣命!”</p>
“丞相霍光有功,赏”</p>
“陛下!”</p>
霍光叩倒,“臣为太子太傅,却无能于事,有何功劳可赏?臣叩请陛下收回成命!</p>
三辅各地官吏戮力同心,此应是他们的功劳,还请陛下封赏!”</p>
众官员听到耳中,不由齐望向霍光,其中从三辅出来的官员,皆是眼露感激。</p>
在百官看来,丞相是百官的老大,应替他们发声。</p>
“准。”</p>
刘据一字轻轻落下,</p>
“三辅各郡举孝、廉者再加二,各地官吏俱有赏赐,金日磾,你记下。”</p>
金日磾走出,</p>
“是,陛下。”</p>
众人心中大震,赏赐固然惊喜,没想到的是举孝廉的名额还增加了!</p>
原各郡国,现在的各郡,每年举孝廉的名额都是固定的,三辅特加名额,如此圣恩,让百官福至心灵。</p>
“公孙敖。”</p>
“臣在。”</p>
“你此番立功甚大,救抚百姓无数,你一心为民,当得大功,进你为太仓令,赏金百,赐宅二,赐绫缎百匹。”</p>
刘据封赏可谓一步到位,包办到底,既然赐你当官,</p>
当官肯定有用钱的地方,那就赐你金。</p>
当官还要有住的地方吧,再赐你宅邸。</p>
是不是还要有两身衬套的衣服穿?</p>
再赐绫缎!</p>
除了赐田外,其余都完备了。</p>
现在刘据不会轻易赐田,此中涉及的事物太复杂,不如多赐些钱布。</p>
众官员听得是两眼发红,</p>
陛下相比于太上皇,赏赐的力道非但没减少,反而更猛了!</p>
为民做事就有赏,好好办事就有赏。</p>
就这么简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