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家父汉武帝! > 第12章 霍去病:我愚蠢的弟弟啊
    “姐,我有事要与您”</p>

    卫青人未到声先至,</p>

    大汉最可靠的男人,也只有在卫子夫面前才像个弟弟,</p>

    走进,见刘据也在,</p>

    卫青唤道,</p>

    “熊儿。”</p>

    “舅!”</p>

    刘据起身对着卫青行礼。</p>

    刘据喜欢家人唤自己熊儿,而不是陛下。</p>

    “正好你在,你舅妈为你缝了个毯子托我交给你,我总忘,等会你别忘拿着。”</p>

    卫青一家有什么好事都先想着刘据,</p>

    娘亲舅大,</p>

    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刘据心中流过暖流。</p>

    虽然父子关系复杂,但刘据绝对算是在身边人的宠爱下长大的,得到许多爱的人长大后不会对世界还以恨。</p>

    卫青一眼就注意到了二姐不开心,</p>

    心问道,</p>

    “姐,一大早是谁惹您不开心了?”</p>

    “若要你放弃食邑,你能做吗?”</p>

    卫子夫看着卫青的眼睛,严肃问道,</p>

    不知二姐在这闹得是哪儿出,但既然问了,卫青还是如实回答道,</p>

    “自然。”</p>

    现在的大汉只有三个万户侯,</p>

    卫青,霍去病,李敢(李敢是代父李广的食邑)</p>

    大汉列侯众多,可是列侯和列侯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比勋贵和白衣之间的差距还要大,</p>

    有的列侯食邑不过几百邑,千邑已经算是大规模了,唯独卫、霍、李三人食邑极多,卫青足有两万六千户的食邑,可见刘彻是多宠卫青。</p>

    西汉食邑原本有治理权,皇帝担心滋生地方割据势力,于是把列侯在食邑的行政权基本剥夺了个干净,只剩下食邑赋税供养列侯,且列侯不能直接向食邑征税,只能通过中央下派的地方官员代为收税。</p>

    卫青愿意放弃两万六千户的食邑,仅用了轻飘飘的两个字,卫将军果然为大丈夫,富贵于他如浮云!</p>

    尽管卫青答应痛快,但在场的,无论是卫子夫还是刘据,都坚信卫青能既到也做到。</p>

    卫子夫满意点头,</p>

    卫青能成长如此,也有卫子夫的功劳,</p>

    霍仲孺若有生的天赋,那卫子夫就有教的才能,经她管教下的人,都有善的底色,</p>

    教才容易,教德却难,</p>

    既然仲卿可以带头放弃,去病和李敢,就更好服他们了。</p>

    三位万户侯一带头,其余列侯也均可拿捏。</p>

    刘据只提出了一个想法,卫子夫已经想好要如何实现了,</p>

    卫青还不知二姐为什么这话,卫子夫便开口解释道,</p>

    “熊儿欲施行均田之法,每户每口的田数都固定下来,如此便可抑制弃农从商之风。”</p>

    闻言,卫青表情严肃,他并非不知政,</p>

    “熊儿,要大舅带头放弃食邑倒是没问题,只是大舅有一事不明。”</p>

    “大舅您。”</p>

    “均田到底是不是好的?”</p>

    卫子夫看着卫青。</p>

    卫青是刘据嫡系中的嫡系,若有什么话不可能憋在肚子里不,</p>

    直言道,</p>

    “熊儿,大舅不知政,却也带兵打过二十年的仗,战场上士兵就是以军功激励,</p>

    没有军功,没有赏赐,谁愿意上去卖命?</p>

    既然大家都得到的一样,又何必奋勇杀敌呢?</p>

    正是有将军,众将士心里才有个念想,想着只要自己奋勇杀敌,早晚有一天也能当上将军,这是极重要的事情。</p>

    在大舅看来,你带领臣子,与将军带领将士没什么区别,没有田地的赏赐,大家都得到的一样多,谁还有干劲呢?”</p>

    卫将军所言,把“均田”一事推向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p>

    他的话,其余二人听明白了,</p>

    推动将士奋进,并不是依靠忠义信念,而是利益。</p>

    “我也知道现在弃农从商之风难以抑制,”卫青顿了顿,本想遣词用句含蓄些,想到熊儿不是听不进去真话的人,直言道,“但我们不能捡起一个,又丢下一个。行均田,就是把肉食者的利都消了,肉食者与白衣没差别,天下是会乱的。”</p>

    卫青尽是老成谋国之言,卫子夫在心中也是认可,</p>

    “大舅的是。”</p>

    听过娘亲和大舅的话后,刘据心里没别的,就两个字,</p>

    舒坦!</p>

    太舒坦了!</p>

    刘据现在体会到了挂游戏的魅力,更是明白了为何游戏中不惜氪金也要追求ssr,有一群这样的人在身边,想不当千古一帝都难啊!</p>

    再加上这又是以刘据为核心的血缘团体,让君臣间的关系坚不可摧,</p>

    所以,也只有刘据能破局。</p>

    不然,换成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太子,都别想闯过巫蛊之祸的副本。</p>

    “来~熊儿,你好好,你口中的均田到底是如何想的,娘和仲卿也好给你想法子啊。”</p>

    卫子夫和卫青都是满眼关切的看向刘据。</p>

    “娘亲,孩儿是该讲清楚。”</p>

    刘据清了清嗓子。</p>

    在刘据开口前,需要先知道何为均田。</p>

    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的田制。</p>

    均田制历经北魏、隋、唐三朝,不同朝代都对均田制稍加改动,以符合时代特点。</p>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p>

    均田制是国家给天下生民拥有土地的权力,而不是给土地实物本身,更不是平均土地。</p>

    如北魏授男子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为了轮耕休息地力,往往是两倍三倍的授田,</p>

    简单来,</p>

    国家是告诉你,你可以拥有这些土地,拥有最多土地的上限就是这个数字。国家能授田就授给你,没能力授给你田地,你就想办法去弄,反正你能占有的土地就是这么多。</p>

    均田制第二个反直觉的设定,</p>

    看起来规定授田的数量是固定的,按理,百姓和官员都该一样吧,官员也是人,也应授四十亩。</p>

    实则不然。</p>

    官员有另外的一套授田规则。</p>

    并且孝文帝在田四十亩的同时,又追加了一条设定,</p>

    奴隶和耕牛,也可以授田。</p>

    普通老百姓哪来的奴隶,就算是耕牛,也屈指可数。</p>

    实则这条设定就是为肉食者专门定制的,奴隶和耕牛授的田地,依然是算在主家头上。</p>

    </p>

    均田制的存在,是为了保护普通人的下限,限制肉食者的上限,而并非是简单的平均土地。</p>

    “娘,大舅,孩儿想的均田制并非均地,百姓与官员应有差别之分。”</p>

    闻言,卫青点了点头。</p>

    这才算实际,不然,只一味的平均根本无法实现。</p>

    “但,无论是百姓亦或是官员,其均分的土地,都归大汉所有。”</p>

    刘据此处,是与北魏均田制最不同的地方。北魏、隋、唐三朝均出的田地,百姓拥有永久所有权,基本等同于土地私有,而刘据的均田,土地依然是国有,并且有随时授田和收回的权力。</p>

    土地国有和土地私有,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两条路。</p>

    从上古至秦国商鞅变法之前,天下就没有私有制的概念,</p>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

    就连春秋时期,都不是土地私有,周王室衰微,群雄争霸,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依然是共识,周天子依然有权力收回诸侯国的土地,姬姓国都尽力维护周王室的威严,唯独野蛮的楚国性格直爽,直接就问周王是大臣周鼎重几何,结果也是不了了之。</p>

    土地私有会产生土地兼并。</p>

    土地国有走向何种结果,就尽在刘据一人身上了。</p>

    卫子夫似乎领悟到了熊儿的想法,</p>

    惊呼道,</p>

    “你还是要保留列侯的食邑?”</p>

    “对。”</p>

    刘据点头。</p>

    就像大舅的,没有利益的激励,百官如何能做事?再者列侯食邑大多是便宜老爹在位时封赏出去的,便宜老爹赏地也并非无缘无故,皆是为了嘉奖平胡之功,</p>

    有功,就该有赏。</p>

    平定匈奴,满打满算才过了七八年,当年因战功受封的列侯还都活着呢,转头刘据就把人的食邑收了,这未免太过分了,</p>

    这样下去,人心散了,谁还为你老刘家做事?</p>

    考虑到这个,刘据必须保留食邑,</p>

    “等下,”卫子夫脑袋有点乱,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开口道,“熊儿,你是,既要保留列侯的食邑,你还要另外对百姓均田?”</p>

    “是的,孩儿是这么想的。”</p>

    卫子夫和卫青对视一眼,</p>

    接着,</p>

    异口同声的问道,</p>

    “你哪来的如此多地封赏?!”</p>

    这还用想?</p>

    刘据迷茫道,</p>

    “大汉缺地吗?”</p>

    </p>

    “你想好了?”</p>

    霍去病走到霍光左边问道,</p>

    “你真想好了?”</p>

    又走到右边问道,</p>

    “你真真正正的想好了?”</p>

    最后绕道霍光身前,</p>

    霍光被霍去病烦得实在不行。</p>

    霍去病从来没有边界感,霍光的冷暴力被霍去病完全免疫,他非得把你烦到回他话不可,</p>

    “我想好了!”</p>

    霍光正声道。</p>

    昨日霍光同意霍仲孺一操办的婚事,可把霍仲孺乐得够呛,当晚就把霍能找来了,拉着一起吃了个亲家饭,全程霍能面对霍家二兄弟,极尽谄媚之事。</p>

    在这两位爷面前,霍能可不敢倚老卖老啊!</p>

    对霍能来,自己是抱大腿,而且是抱上最粗最粗的大腿的,这让霍能甚至产生了一种不真实感,我要当大汉丞相的老丈人了?</p>

    以至于连婚嫁的规矩都不讲了,霍能又把女儿叫来,和霍光见上了一面,不过只让这对男女私下相处了,了什么,别人都不知道。</p>

    “我看你是真饿了,光,哥平时没看出来,你嘴儿挺馋啊。”</p>

    “你这的都是什么跟什么?”</p>

    “我的什么,你还不明白吗?”霍去病冷笑,“你是私下会了霍显见色起意了吧。”</p>

    “满口胡言。”</p>

    霍光冷冷回怼了一句。</p>

    反正这哥俩见面就是吵,彼此都习惯对方的话方式了。</p>

    霍去病看着霍光的眼睛好一会儿,见老弟不是在谎,知道霍光并不是饿了,用心的想了想,霍去病开口道,</p>

    “你是怕咱家太大了,自己留个破绽?”</p>

    霍光回了一个“你还不算傻”的眼神,霍去病摆摆,</p>

    “你别这么看我,你哥可不傻,大多时候只是懒得想而已。论文论武,实则我都在你之上,怕你太难过,我才让你一局,若我全力和你争大汉丞相的位置,那轮得到你来做?”</p>

    霍光:“对对对,你的都对。”</p>

    霍去病想了想,</p>

    叹口气,</p>

    “你这是何必呢?”</p>

    “你可知,这门亲事,是陛下在暗中撮合的。”</p>

    “据哥儿?这不可能!”霍去病断然否定,“据哥儿不是这样的人。”</p>

    他比谁都清楚,据哥儿什么都好,唯独有一处缺点,关键时刻,会对亲近的人心软,据哥儿怎会想出如此阴毒的招来钳制光?</p>

    “不是陛下,是那位。”</p>

    闻言,霍去病露出恍然的表情。</p>

    若是太上皇就不奇怪了,</p>

    常规操作。</p>

    “陛下这是还记着你仇呢。”</p>

    与刘彻共事多年,虽然刘彻没搞过霍去病,但他搞别人的时候,霍去病看过不少,了解陛下是个极记仇的人,</p>

    就算当事人都早忘了,刘彻还记着呢。</p>

    “但你这亲事我不同意,就算你拒绝了,陛下也拿你没办法。”霍去病歪着头继续道,“你娶谁都行,唯独这霍显不行,我今天去查了查,这女人可是毒物啊。”</p>

    “唉,我与你都白了,重点不是我娶谁,而要让陛下放心。”</p>

    怕霍去病不知道是哪个陛下,霍光又特意补充了一句,</p>

    “当今圣上。”</p>

    “你让据哥儿放心什么?你还是不懂据哥儿,据哥儿要是不放心你,从一开始就不会用你,更不会把你带出平阳县。”</p>

    “李敢为大将军,和我这不是一回事吗?”</p>

    “这哪里是一回事,咱们一门兄弟,又是大将军,又是丞相,你觉得这好吗?李敢为大将军,实则政事都在我身上,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据哥儿最信任我了。”</p>

    霍光哑然,</p>

    “好,就算如此,你不觉得我们霍家不要让陛下担心吗?”</p>

    “你又开始了”霍去病无奈道,“我为何与你总是不通呢?霍家如何如何,不是你我该操心的事,揣度圣意,也不是你该做的,</p>

    光,你什么都好,唯独这点不好。</p>

    你就如此肯定,你知道据哥儿是怎么想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