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和四个小姨子相依为命 > 第170章 信与不信
    泄洪点是不是包括红星生产大队?</p>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潘集公社在淮南属于落后公社,也就是后世所的贫困县,红星生产大队在潘集公社也属于垫底的,也就是差班里的差生,是老师带过最差一届里的最差的那一个。</p>

    淮河要么不发水,发水这边肯定是优先泄洪点之一,在综艺节目中,也属于常驻嘉宾了。</p>

    实际上在江淮区域,每年开年的时候,领导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各地的情况,制定泄洪点,以期望如果出现洪涝,能将损失降到最低。</p>

    当然,虽然制定好了,但肯定不会在年初就通知下来,不然不是找乱子么?</p>

    赵晋和游子钰都没想到,顾诚火急火燎,披风戴雨的找过来,为的居然是这种事情。</p>

    赵晋和游子钰对了个眼神,觉得顾诚这理由有点牵强。</p>

    顾诚苦着脸道“我们大队,一赶上泄洪,就榜上有名,年年都是这样,一次没落下来过。”</p>

    “顾,红星生产大队确实是泄洪点之一。”赵晋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道:“不过这是领导班子根据地形,地势,影响大综合讨论后定下来的。”</p>

    顾诚立即道:“赵叔,我就知道,可那是之前,我恳求市里能再讨论一次,唉,要不是雨这么大,队里怕来不及走流程,按我不该来的。”</p>

    游子钰好奇的道:“顾,你希望市里重新讨论,那总得有原因吧?”</p>

    顾诚点头道:“当然有,我们生产队开发了一个砖窑,能生产最优质的红砖,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每个月能给公社缴不少钱呢!生产队的队员,一个月也能算二三十块钱!”</p>

    “如果今年要在红星生产大队泄洪,那我们好不容易建造的砖窑,肯定也要被毁掉!”</p>

    “赵叔,游姨,我知道我觉悟低,思想水平不过关,特别是听了赵叔让群众先走的话,我就更不出来请你们帮忙的话了。”</p>

    “可乡亲们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干完地里的活,还得干砖窑的活,好不容易把砖窑弄起来,眼看着就有收成了现在毁掉,我们心疼啊!”</p>

    顾诚着着,眼圈就红了,声音也哽咽了,看的游子钰心疼不已,赶紧拉到身边道:“哎呦,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要掉眼泪了呢?老赵,这事你得给办啊!”</p>

    赵晋一脸为难,顾诚则道:“游姨,你别让我赵叔为难了,大不了我回去就就我吹牛了,我根本不认识赵叔,他们了不起笑我两句,没啥的。”</p>

    游子钰拍了下顾诚的背道:“凭啥?认识就是认识,谁敢顾吹牛?当然,认识你赵叔也没什么可吹牛的。”</p>

    顾诚勉强扯了扯嘴角,游子钰看向赵晋道:“老赵,你表个态!”</p>

    赵晋道:“违反原则和纪律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的。”</p>

    “你顾就白瞎救你了!”游子钰怒道。</p>

    赵晋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道:“你先别急啊!泄洪点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如果红星生产大队那边,确实有顾的这种变化,那也理应重新考虑,这事不违反纪律,也不违反原则,就是顾不求我,我也得考虑。”</p>

    “可以么?这样会不会显得我们觉悟太低了?”顾诚问道。</p>

    </p>

    赵晋摇了摇头道:“砖窑是你个人的么?不是!既然如此,你来这里,为的就是你们生产大队集体的利益,这觉悟可不低。”</p>

    顾诚心中撇嘴,果然官字两张口,这话怎么都行,你觉悟低,人家你为了集体,你觉悟高红星生产大队不泄洪,那自然要有其他地方顶上。</p>

    不过顾诚清楚,今年没有大的洪涝灾害,所以这泄洪点纯粹就是个摆设,不存在谁倒霉催的,被选中泄洪。</p>

    可顾诚知道,赵晋和游子钰不知道啊!</p>

    “行了,你赵叔也答应你了,放心了吧?”游子钰笑道。</p>

    “放心了!”顾诚咧嘴道:“这回我回去,那可要长大脸了。”</p>

    游子钰好笑道:“到底还是年轻人,脸面比钱包重要。”罢对赵晋道:“老赵,我记得市里还少顾一个先进个人吧?”</p>

    赵晋点头道:“是有这事,不过得等到十一的时候,跟其他先进个人一起领奖。”</p>

    游子钰道:“要我,再往后推推吧!十一不合适,我看明年五一挺合适的。”</p>

    “五一?”赵晋想了下,点头道:“也对,明年五一是挺合适的。”</p>

    两人在这打官腔,顾诚心里已经明白游姨什么意思了,但嘴上却故意道:“别啊游姨!往后推什么啊?我们公社书记了,市里这次可能奖励我一台电视,我等好久了。”</p>

    “傻子,游姨还能让你吃亏,听姨的,等到明年五一,先进个人不要了,我看全国劳模挺合适的。”游子钰笑道。</p>

    顾诚一副震惊的表情,错愕道:“全国劳模?我?这合适么?”</p>

    赵晋道:“没什么不合适的,听你游姨的吧!”</p>

    七十年代,全国劳模的份量可不轻,一般领导见到了,都得高看两眼,要是人在国营厂子,或者国家单位,那就是升职加薪最好的注脚。</p>

    哪怕顾诚混农业户口的,找对象的时候,人家媒婆一句,男方可是劳模,全国劳模!</p>

    那只要男方不是太磕掺,这亲事就都算成了,可以全国劳模,在七八十年代,就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p>

    顾诚除了道谢,也没什么可的了,此时天色也终于放晴了,顾诚跟夫妻俩道别,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要走人了,两口子要留顾诚吃饭,但什么也没留住,顾诚是怕一会再下起来,倒是很回不去。</p>

    等顾诚走后,赵晋忽然开口道:“你觉得这事真是凑巧撞上的么?”</p>

    游子钰缓声道:“砖窑要是顾自己的,我是有点不相信这事是凑巧,可砖窑如果是集体的,我就相信是凑巧。”</p>

    赵晋好笑道:“你这话怎么的?我可有点糊涂了。”</p>

    游子钰缓声道:“很简单啊!顾这孩子,不缺钱,也不会把钱看的那么重,真要是他自己的砖窑,我猜他宁愿看着吃亏,也不会顶风冒雨的,跑来跟你讨这个人情的。”</p>

    “可砖窑如果是集体的,年轻人嘛,哪有不好面子的,乡亲们的期待和希望,那年轻脑子一热,做出这事也就能理解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