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村尾人家 > 第627章 拜访夫子2
    “弟,宝应该能过关吧!”</p>

    望着不远处的儿子,陈家兴不免有些担心。</p>

    “放心吧!宝那么聪明,肯定没问题。”</p>

    其实陈家旺心里也没底,但看到大哥紧张的心全是汗,只好先安慰于他。</p>

    就连村中先生都夸侄儿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他相信夫子这关一定能过,不禁开始在心中祈祷。</p>

    大概一盏茶的工夫,夫子就与宝重新回到石桌前。</p>

    “宝很聪明,你们可以给他准备笔墨纸砚了。”</p>

    难得遇到如此聪慧的孩子,孙夫子的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笑意。</p>

    “夫子的意思是我儿子可以进私塾读书了?”</p>

    起初陈家兴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弟弟给他使眼色,这才明白其中之意。</p>

    “是的,这个学生我收下了,不过相信你们也听过我的为人,若是怕孩子吃苦,不妨在考虑考虑。”孙秀才一脸满意之色。</p>

    陈家兴连忙摇头,“不用考虑,我们相信您,以后孩子就拜托给您了。”</p>

    虽然夫子答应侄儿入私塾读书,但最重要的事还没有问。</p>

    “孙夫子,不知这束修怎么收?”</p>

    此言一出,陈家兴立马拍了下额头,他怎么只顾高兴,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p>

    “半年交一次,每次四两银子,笔墨纸砚自备。”孙秀才淡淡的道。</p>

    陈家旺一听,也不算贵,吴掌柜可是对他,另外几家私塾的夫子,至少收五两银子半年。</p>

    那个贾举人更夸张,一年的束修竟要十二两,但偏偏有人不嫌贵,把孩子送去他那里。</p>

    半年四两,一年就是八两,这还没有算上笔墨纸砚的花销。</p>

    全算下来,光是儿子读书这一项,一年大概就得十一二两。</p>

    如今他去镇上摆摊,每个月的收入也不过才二三两,天呐!辛苦忙碌一年,赚点银子,全给私塾送去了,想到这些,陈家兴不禁皱了下眉头。</p>

    “好,那不知我侄儿几时才可以过来读书?”</p>

    大哥那一脸肉疼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了,估计这会喊他也未必会回神。</p>

    “若是你们今日把束修交了,明日就可以送宝过来读书。”</p>

    一年八两银子,对于他这种家境好的人来讲,或许不算多,但对于普通老百姓,却是两年的收入。</p>

    所以孙秀才特别理解孩子父亲的心情,并没有因此露出轻视的神色。</p>

    得知今日付银子,明日侄儿就可以入学,陈家旺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放在了石桌之上。</p>

    “弟,怎么能让你出束修呢!银子我这里有。”</p>

    回过神的陈家兴,直接把银锭推回弟弟面前,从自己怀中拿出四两碎银,递给了孙秀才。</p>

    “孙夫子,这是半年的束修,您收好。”</p>

    这还是孙秀才,第一次遇到感情如此之好的亲兄弟。</p>

    虽然两人身上的穿着看似普通,但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兄弟情,却令人羡慕不已。</p>

    在他的印象中乡下人大多自私自利,哪怕是亲兄弟,也会因为争夺那点少得可怜的田地,而大打出,老死不相往来。</p>

    并不是他瞧不起乡下人,而是他的那帮乡下亲戚皆是如此。</p>

    原来并不是所有乡下人都那般斤斤计较。</p>

    “好,那我就收下了,回头你们给明远准备好读书之物,明日就送过来吧!”孙秀才语气温和的道。</p>

    兄弟二人怕耽误孙秀才讲学,交完束修便提出离开。</p>

    </p>

    宝对着孙秀才施礼后,也跟着父亲与叔往外走。</p>

    直到三人消失在街头,孙秀才这才回去给孩子们讲学。</p>

    “爹,这镇上私塾的束修也太高了。”</p>

    想到自己一年光是束修就得八两银子,宝就心疼不已。</p>

    “儿子,只要你好好读书,别是八两银子,就是八十两,爹也会想办法继续供你。”</p>

    八两银子确实不少,但若是儿子将来有出息,赚回来的就有可能是八十,乃至八百两。</p>

    在陈家兴看来,只要儿子好好读书,他做的这一切就都值得。</p>

    “叔也相信我的侄儿,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p>

    陈家旺把侄儿抱起来亲了一口,随后又放了下来。</p>

    两年前,宝还可以坦然自若骑在叔脖颈上玩。</p>

    但如今已经八岁的他,突然被叔叔亲了一口,脸蛋瞬间就红了。</p>

    但也不忘对他爹,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绝不会让爹娘辛苦赚来的银子,打水漂。</p>

    “儿子,有你这一句话就值了,爹娘哪怕是再辛苦,也甘之如饴。”</p>

    儿子确实长大了,尤其是今年特别明显,不但知道帮忙做家务,照看弟弟,偶尔还会给祖父祖母按摩捶背。</p>

    相公去了好一会,还没有回来,溪不免有焦急,一个劲的去门口张望。</p>

    原来溪不放心把铺子交给只有十二岁的大壮,不管他怎么懂事终究还是个孩子。</p>

    若是遇到什么难缠的顾客,担心他处理不了,所以便留在了铺子里,并没有回后院。</p>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开张这段时日,就遇到了一个酒鬼,铺子已经打烊了,还撒泼耍赖不肯走。</p>

    最后被相公给拎起来丢了出去,坐在地上骂骂咧咧好一会,才摇摇晃晃的离开。</p>

    但估计相公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溪便直接让杨大娘趁这会不忙把午饭给做上了。</p>

    做生意就是这样,猫一天狗一天,时好时坏。</p>

    有时可能人满为患,当然也有冷冷清清的时候。</p>

    今天前来吃饭的食客,就明显没有昨日那般多。</p>

    毕竟经常吃同一种食物,总有够的时候,食客们也需要偶尔换换口味。</p>

    对于这种现象溪并不气馁,有几人敢保证每天都生意兴隆,顾客盈门。</p>

    好一会没有看到爹爹,两个孩子一直在找寻陈家旺的身影。</p>

    当看到从外面走进来的爹爹和大伯以及堂哥,明轩与婉凝立马扑了过去。</p>

    “想爹爹了呀!瞧,爹给你们买什么了?”</p>

    着,陈家旺就像变戏法一样,从背后拿出个寒瓜来。</p>

    两个孩子看到寒瓜,眼睛瞬间一亮,“瓜瓜甜甜”</p>

    “这就让大壮叔叔给你们去切瓜好不好?”</p>

    明轩与婉凝早已经对着寒瓜流起了口水。</p>

    听到爹爹的话立马点了点头,随后就跟着大壮进了厨房。</p>

    “相公事情可办妥?宝何时能入学?束修多少”</p>

    溪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p>

    “娘子,你一下问了这么多,让我先回答你哪个好呢!”陈家旺笑嘻嘻的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