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88章 少年意气
    李渊听着李复的话,无奈的摇摇头。</p>

    他是认同李复的观点的,只是他更觉得,李复应该去当官</p>

    “你就真的不想当官?以你的才能,是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的。”李渊道。</p>

    “那陛下是想让我去一个地方,去做地方上的父母官吗?”李复问道。</p>

    李渊想了想,摇了摇头。</p>

    李复作为三哥唯一的儿子,他还是想让李复留在长安,留在长安朝堂上。</p>

    “造福百姓,也不一定要去地方上,在朝中当官,能够做的事情更多。”李渊道:“入朝堂,你中的权利就越多,能够提出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朝廷政策,做的能比地方官,更多。”</p>

    “叔,也并非是侄不愿意做官,只是,做官难啊。”李复笑道:“侄现如今的能力,也只够折腾自家庄子的,让侄去折腾天下百姓,这不太好。”</p>

    建议归建议,不是所有的好的建议提出来,被采纳了,下行之后都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或者,真正落实的,就根本不是朝廷想要的结果。</p>

    一层一层的下去,有些东西,是会变质的。</p>

    李复从来不觉得自己比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聪明,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加了解大唐的百姓,了解大唐的情况。</p>

    什么都不了解,一味的靠着自己的理想中的东西去做事,那都是虚的,无法脚踏实地。</p>

    “当年商鞅变法,他还靠着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去丈量秦国的土地,去了解秦国百姓的情况呢,回来之后,才跟秦郡制定变法之策,因为足够了解,所以商鞅变法,即便是有动荡,那也是人力可以控制的,百姓能够接受的。</p>

    而侄,只是在泾阳县生活,没有什么资格自己了解大唐的百姓,了解大唐。”李复道:“白了,侄的见识还不够,胸中未有丘壑,读了书,却没有读万卷书,也未曾行万里路,未曾见过泾阳和长安以外的百姓生活。”</p>

    “而这天下,是日日都在变化的,从前隋到如今的大唐,也还不到十年,天下就彻底变了样,不是吗?”</p>

    李渊看向李复的目光中,除却欣赏之外,也带了几分复杂。</p>

    自己的这个侄儿,稳妥的不像是个年轻人。</p>

    李复认为自己所谓的了解,无非就是从史书和各种文学作品去了解到的,那里面的记载,是真正的大唐百姓吗?都是冷冰冰的文字。</p>

    而现如今自己面对的,都是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这是不一样的。</p>

    拿着一个庄子做实验,在这里折腾,无论造成什么后果,李复自己都是可以承担的,哪怕是一年的收成全无,李复也可以自掏腰包养活庄子上的百姓。</p>

    但是当了官之后,位置站的高了,不了解底层的实际情况,一个决定做出来,一旦做错了决定,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p>

    就像先前商量着迁都。</p>

    这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真要是做了,那大唐可能就没了。</p>

    李渊并不是个接地气的,他的经历就导致了他无法接地气,无法去了解底下的人生活如何。</p>

    不然他也不会出“为什么不吃羊肉”这样的话。</p>

    那是不吃吗?</p>

    是,现在的李复吃得起,但是寻常百姓家呢?</p>

    有几个舍得吃的?</p>

    李渊看着李复开口道:“你能有这份见识和想法,就已经比许多官员要强了,大多数的官员在出仕之前,无非也是在家中读书,在族中蒙学,而后被族中长辈举荐出仕,入朝为官,真要是比起来,你的见识不比他们少。”</p>

    </p>

    李复虽然觉得这种门阀垄断官职的行为有缺陷,但是毕竟世家的积累,底蕴之深厚,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p>

    有的人尽其一生向往长安,而有的人,出生就在长安。</p>

    “现在二哥成了太子,将来他会继承陛下,为大唐百姓谋福祉。”李复道:“若是以后侄在经营这庄子上,能发现什么有利于大唐百姓的事情或者是举措,也会跟陛下您和二哥提的,这跟入朝为官,也无甚不同了,自家亲戚,见面也不会不方便,毕竟,侄人在长安,有爵位,还有官职。”</p>

    虽然是散官。</p>

    “实践出真知,在这的一个庄子上做好了,有了经验之谈,再去推行,造福百姓,侄认为,更靠谱一些。”李复道。</p>

    “你啊,考虑的太周全了。”李渊夸赞道。</p>

    李复低头,嘴角轻扬,微微一笑。</p>

    不要阻挡我在庄子上赚钱</p>

    当什么官,早出晚归,勾心斗角的。</p>

    在庄子上闲着没事儿琢磨琢磨赚钱不好吗?</p>

    还有很多事儿要做呢,当官多耽误功夫。</p>

    当了官,在朝堂上,站在明面上,恐怕做点买卖都要被人诟病,都要被御史言官们扣屎盆子。</p>

    这屎盆子,你们还是自己端在里吧。</p>

    “李复。”李渊转过身去,看向了远处的风景。</p>

    “侄在。”李复拱。</p>

    “你啊,真不像是一个年轻人。”李渊将这句话了出来。</p>

    李复怔住了。</p>

    不像吗?</p>

    应该是不像的吧。</p>

    不管在何处,都是为了生计奔波忙碌,为了赚钱而绞尽脑汁。</p>

    只是李渊来认亲,让自己一朝翻身,轻松许多了而已。</p>

    李渊的话仿佛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李复心中已经锈迹斑斑的铁链枷锁。</p>

    李渊还在自顾自的着。</p>

    “朕像你这般年岁的时候,正是少年意气风发的时候,哎呀,如今回想那时候,恍如昨日啊。”李渊感慨着。</p>

    怎么一眨眼,自己就老了呢?</p>

    人到了岁数,就会回想以前,皇帝也不例外,上岁数了,身体能下降,偶尔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到了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想起当年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威风凛凛,那是给多少风光都不换的好时候啊。</p>

    “而你现如今,十几岁的年纪,更像是朕三十多岁的时候。”李渊道。</p>

    虽然有时候李复的一些行为在他看来,也算是胡闹,就比如弄这作坊,花这么多钱出去,但是一旦聊到正事的时候,他可一点都不像是十几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