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呈送到他跟前的账本。</p>
怎么这么厚?</p>
还三大本?!!</p>
这都记的什么?</p>
李世民翻开其中一本,仔细看去。</p>
“这是大安宫的那些家具的账本?”李世民问道。</p>
“是。”李复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陛下,年底了,该结账了,工人们等着拿钱回家过年呢。这一年到头,可就指望着这点工钱养家糊口了。”</p>
李复这就是纯属卖惨了,在作坊里的工匠,就这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那赚的叫一个盆满钵满,就算是在大安宫干活的这些人,作坊也给他们发了丰厚的工钱呢。</p>
“你少跟我这些,你在长安城那作坊,买卖可是好的很,朝中多少官员,对你弄出来的那些新家具,趋之若鹜。”李世民一边翻看账本一边回应李复。</p>
同事,越是翻账本,越是心疼。</p>
怎么这么多?!</p>
李世民还没有来得及去大安宫看看,但是只是看李复给出来的账本,就是一阵心惊肉跳了。</p>
这还仅仅只是国库要付给李复的钱。</p>
工部那边的耗资,还不在里头呢。</p>
李世民越是翻看账本,心中就越是难以平静。</p>
这都是什么?</p>
这都是什么?!</p>
这,开个木匠作坊这么挣钱的话,他还做什么皇帝?他也去开个木匠作坊就是了!!!</p>
要什么天下税收?多开几个木匠作坊好了?</p>
都能挣回来。</p>
怎么能这么多钱?!</p>
“你这账本,怎么这么多?”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李复:“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p>
“这,哪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李复好奇的问道:“这上面都详细的记着呢,而且,这账本当初在大安宫工地上的时候,就已经对过好几遍了,二哥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召工部的阎少匠问问。</p>
这账本可是先跟工部对好的,再了,二哥您英明神武的,我哪儿敢糊弄您?</p>
最后,这账本是最后才到我里的,当初大安宫干活和记账的时候,我也不在啊,那会儿我在干什么,旁人不知道,您还不知道吗?”</p>
李复的话匣子打开,那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一顿输出。</p>
李世民想想,也是。</p>
看着眼前的账本,他的心在滴血。</p>
这钱不花吧,太上皇不开心。</p>
这钱花了吧,他有点不开心了。</p>
表孝心真是一件很贵的事情啊。</p>
李世民心疼的直嘬牙花子。</p>
“这打造家具的木料,可都是工部直接运送的原材料到那边啊。”</p>
“是,原材料是工部给弄的。”李复道。</p>
这一点,他没办法插。</p>
“但是,大安宫里的装潢,可不仅仅是原料的事儿啊。”李复道:“诺,那账本上不都写着嘛,工匠的时间也是钱,技术也是钱,而且,作坊出的图纸,卖的是什么?是原材料吗?</p>
要这么的话,那铜器和铜钱,能是一样的东西吗?”</p>
</p>
长安城中有胡人,他们会收一些精美的铜器。</p>
而有些人,会为了这当中的差价,直接将铜钱熔了,做成铜器,卖给胡人。</p>
官府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各地查的十分严格,一旦查获,那就是私毁铜钱的大罪。</p>
可是,有这么大的利润在里头,还是有人偷摸的前赴后继的。</p>
以这个为例,东西和东西之间比对,不能用原材料来比。</p>
那为什么同样都是铜,精美的铜器比铜钱更值钱呢?</p>
品质在外头,技术在里头。</p>
“二哥,您不会以为,一套家具的图纸,就简简单单的就给弄出来了吧?大安宫的装潢,那是整个大唐,全天下独一无二的装潢,光是图纸,就画了一大箱子。</p>
那图纸的成本,也不过就是写纸张绢帛罢了,那能这么算吗?”</p>
李复最烦的就是拿着设计师的时间成本不当成本的人。</p>
觉得人家连材料都没付出,没有什么损失,无非就是画画图而已。</p>
你行你上啊!</p>
“那这也太贵了吧,这么多钱。”李世民看着账本。</p>
翻看到最后,粗略算下来,好家伙,材料不算在里头,竟然有十三万贯?!</p>
整个大安宫的修缮,工部报上来二十六万贯。</p>
加上这十三万贯,三十九万贯?!!</p>
万贯!!!</p>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宫中修缮宫殿,都是这般花销,您不要睁着眼睛乱,那些木匠们很难的,他们在长安城多少年,日子过的怎么样,我是最知道的一个人。”李复道:“大安宫真的是古往今来头一份了,一点都不贵。”</p>
有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国库的钱多没多,有没有认真处理政事,恢复中原大地的繁荣。</p>
但是最后这话李复不敢。</p>
他敢,李世民是真敢处置他。</p>
毕竟,国库的事儿,责任不在李世民,当然,也不能在李渊。</p>
开国这事儿吧,如果只是老李家单打独斗,那肯定不成,所以李渊花出去的那些钱,也是该花的。</p>
还有就是原先给突厥的。</p>
大唐这边是真没办法了,因此才拿着财货换短暂的和平,以谋求恢复国力。</p>
所以,原因明确,责任不好,因为怨不着俩皇帝啊。</p>
李世民看一眼账本,看一眼李复,又看一眼账本,再看一眼李复</p>
心疼真的很疼。</p>
可是这兜,得掏。</p>
十三万贯啊,太多了</p>
不过,李世民心里也有数。</p>
当初修建一座王府,耗资都有二十万贯,从无到有。</p>
如今修缮大安宫,花费将近四十万,加上大安宫中那些新奇的东西,也不是不合理</p>
李复看着李世民脸上一脸肉疼的表情,他倒是也不着急。</p>
也得给人家反应和接受的时间嘛</p>
李复给出的账本,花费最多的,是大安宫内的全屋定制,出设计图纸,工匠们的工钱倒是其次了,另外有一些材料,也并非是工部采购的,而是他们出去找来的,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让李渊住着开心,住着舒坦,他们可是做了很多改动的。</p>
连阎让看到最后的成品之后,都大呼稀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