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325章 盆满钵满
    当众人来到铺子里,发现这铺子里的茶叶,最贵的竟然卖到一百八十八贯,才八两的时候,人都麻了。</p>

    这也忒贵了吧?这是茶叶里面掺金子了还是装茶叶的盒子上镶金子了。</p>

    “这都是今年的新茶,而且制茶的技术跟以往大不一样,自然会贵上一些。”赵福面带微笑,耐心的解释着。</p>

    “那这一百六十六贯的,是比一百八十八贯的次一些吗?”</p>

    “那不能,是分量上的区别,一百八十八贯的更划算一些。”赵福道。</p>

    “有便宜的吗?”来人又问道。</p>

    “有,咱们这儿最便宜的,十八贯八一斤。”赵福引着客人来到一侧的台子旁。</p>

    木质的台子上有专门用于展示的茶叶,最便宜的就是这铺子里品质最不好的一批。</p>

    “怎么最便宜的都要十八贯八一斤,这也太贵了吧?别的铺子里的价钱,都没有你们这儿的零头贵。”</p>

    “东西不一样,价钱自然是不一样的,这样,我这就泡一壶茶,您尝尝。”赵福道。</p>

    他早就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所以也准备在开业当天,泡上一些茶,让进铺子的人尝尝,这个煎茶是不一样的。</p>

    很快就有伙计提着热水壶来了。</p>

    赵福在铺子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用于泡茶和接待客人。</p>

    他熟练的泡好茶,而后倒了一杯,也就一口的量,端给了客人。</p>

    “您品品。”赵福笑意盈盈的道。</p>

    “这就好了?”客人惊讶的看着泡好的茶。</p>

    以往煎茶,可不是这样的。</p>

    “这是比较方便的喝法,常常用于家里来了客人,坐在厅中闲聊几句的时候,喝喝茶,润润喉。”赵福道。</p>

    客人端着茶,慢慢送入口中,仔细的品着茶水的味道。</p>

    该不,的确是如饮鲜汤一样的感觉。</p>

    有点涩,余味悠长,清甜从舌底源源不断的生出。</p>

    味道的确是与煎茶完全不一样。</p>

    也难怪人家敢卖这么贵。</p>

    但是这价钱,也是足够令人望而止步。</p>

    “您要是拿不准,可以先买个一二两尝尝,咱们铺子里的茶叶也是论两卖的,毕竟这东西,只是泡着喝,一斤的确是多了些。”赵福道。</p>

    大唐一斤十六两,对于普通人来,即便是这茶叶铺子里最便宜的,一两也要将近一贯二钱,是他们所消费不起的。</p>

    但是对于高门大户来,就不一样了。</p>

    铺子开张之后,长安城里不少大户人家也是闻风而动,派了自家的下人来铺子里采买茶叶,也是吩咐自家的下人,今天一定要将茶叶买到。</p>

    至于价钱问题,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p>

    一百八十八贯的茶叶礼盒,直接买。</p>

    有的甚至一下子买两盒,三盒。</p>

    很快,铺子里准备的一百八十八贯的茶叶礼盒都被买光了。</p>

    而晚到的人,则是只能去买一百六十六贯的。</p>

    “今日在咱们铺子里买这两种茶叶的,都有礼品相送。”赵福连忙道。</p>

    一百八十八贯的,送精美茶具一套,一百六十六贯的,送店铺特色茶具一套,仅限今日店铺开张有这个礼物,等到明日,就没有了。</p>

    越来越多的高门大户的马车停靠在了铺子的周围,马车上的人下来之后就奔着铺子来了,一进门就张罗着要最好的茶叶。</p>

    到最后,礼盒已经卖没了,只剩下了散茶,倒是比礼盒便宜一点点。</p>

    也只是一点点。</p>

    </p>

    但是来的人不在乎,张口闭口就是论斤来。</p>

    赵福在铺子里忙活的不亦乐乎,上算账就没停过,一边专门记账的管事也一直都忙着记账。</p>

    好不容易一天忙活下来。</p>

    铺子里除却那些茶具之外,摆在铺子里的茶叶,都已经卖完了。</p>

    但是在后面仓库里还有一半。</p>

    眼见着,不够卖啊。</p>

    账房先生在对账,而赵福身为掌柜的,则是要盘算着从徽州那边调货到长安城这边来。</p>

    总不能铺子开张之后,一段时间内,东西就空了,就没货了。</p>

    而且,还打算在长安城西市开分店呢。</p>

    连总店的货源都不能保证的话,还开什么分店呢。</p>

    但是有一点,赵福也在考虑。</p>

    今天是因为铺子第一天开张,所以来的人很多,但是茶叶这个东西吧,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耗完的。</p>

    今天来的那些人,一斤两斤的买回去。</p>

    他们把这么多茶叶带回去之后,得多长时间才能消耗完?</p>

    光是靠着他们家里的人喝,也得好一段时间呢。</p>

    除非,一座大宅子,两斤买回去了,各房分一分,分到各个房中,估计也就没多少了。</p>

    今天单独买的最多的一笔是五斤的茶叶。</p>

    若是大宅子里人多,家大业大的,十几个人分一分,分到每个人里的,也就没有那么多了</p>

    长安城的高门大户,多是聚族而居,分家的少。</p>

    这等情况,也要考虑进去。</p>

    不定人家买回去之后,分完了,大家伙儿一尝,恩?真不错,明天再买点,分到的这么点茶叶够谁喝的?</p>

    赵福坐在账房里,想了良久。</p>

    调货,成了当务之急。</p>

    而且,郎君也了,马上就要到端阳节了。</p>

    送礼!</p>

    这还是一个大头呢,可要抓住这个会,狠狠的再赚一波。</p>

    账房先生比对着记录的账本,身前摆满了算筹,将今天的账目又盘算了一遍。</p>

    伙计在库房里清点今日收入的铜钱。</p>

    很多人是直接带着钱来的,很多人是打了条子,下午的时候,人家就来拿着钱兑条子了。</p>

    毕竟,一百八十八贯,也挺重的,买的多的,甚至用牛车拉了箱子过来的。</p>

    现在,库房里堆满了铜钱。</p>

    等账目清算出来之后,明日一早,就要送到泾阳王宅去,让郎君过目。</p>

    今天茶叶铺子的生意之火爆,收入之高,也是把赵福吓了一跳。</p>

    赵福也是自诩见过大风大浪的人。</p>

    但是大风把钱成堆的往库房里刮,这架势,他没见过。</p>

    赵福不由得感慨,自家郎君真是有能耐啊。</p>

    随随便便弄点茶叶,都能挣这么多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