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花了八贯钱,那茶叶喝的还不如自己在宫中泡的茶。</p>
虽然这是正常的,但是总感觉这八贯钱花的太冤枉了。</p>
如此一看,茶叶的价钱的确是贵。</p>
也是暴利了。</p>
但是看在这暴利有五成是宫中的,李世民心里也就舒坦一点了。</p>
“那在下厚颜,能否蹭一套。”房玄龄笑道。</p>
“在下也算上。”杜如晦连忙道。</p>
长孙无忌也笑了笑,意思很明显。</p>
带我一个呗。</p>
李世民笑着点头。</p>
“行,都有。”</p>
李世民大一挥,替李复送了三套茶具出去。</p>
至于这铺子里的,他今天不会来白拿,等以后李复回到长安城,怕是有比这铺子里摆出来的更好的货物。</p>
自己都开口了,那铺子里这些普通的东西,李复好意思拿得出吗?</p>
那肯定不能啊。</p>
出来溜达了一圈,李二陛下心满意足的带着人回宫去了。</p>
今日出来,也不会在宫外待的时间太久,宫中还有事情要处理,也怕耽误送到宫中的奏报不能及时看到,及时处理。</p>
能出来透透气,躲着点御史言官,已经是很好了。</p>
晚上回到宫中,李世民想起了李复的事情,便与长孙皇后起。</p>
“再过几天,便是中秋节了。”李世民道:“我和大臣们在太极宫,内廷就交给你了。”</p>
“二郎放心,臣妾晓得。”长孙皇后应声。</p>
“之前你不是,父皇与你提过,泾阳王的亲事吗?”李世民感慨一声道:“趁着这个会啊,你也给他相看相看。”</p>
长孙皇后想了想,随即回应:“此事,之前也不是没有商议过,父皇那边,他跟泾阳王提过,但是泾阳王,若是娶妻,就像娶个自己喜欢的,只是,他这般年岁,家中又没有当家的女眷,又要从何处去认识称心的女子呢?”</p>
“中秋宴会的确是个好会,只是,这件事,不需要与泾阳王通个气吗?”</p>
长孙皇后担心的是李复那边。</p>
“只是先给他相看着,有个大概,后续也要等他从临颍回来之后才能继续下去。”李世民道:“他也应该成家了。”</p>
“内廷的宴会,你看着,尽量将长安城中,家里有适龄女子的勋贵人家的家眷,都邀请到宫中来,如此,也好相看。”李世民道:“另外,你相熟的那些妇人们,你也多与他们谈论一些,询问询问。”</p>
“这妾身自是知道的。”长孙皇后笑着应声。</p>
“至于李复那里,我会先写信给他,跟他知会一声的。”李世民道:“都这年岁了,家大业大的了,还不成家,外头恐有流言啊。”</p>
李世民觉得,李复就算是不成亲,身边连个女眷都没有,这不行。</p>
这让旁人看了,还以为他这个皇帝,苛待太上皇从外面找回来的皇室宗亲呢。</p>
李复的身份与寻常皇室宗亲不同,所以对于这些事,李世民要格外注意。</p>
不然一不留神,就容易留下话柄。</p>
这也是李世民两口子操心的原因之一。</p>
另外就是太上皇的意思了。</p>
</p>
原本只是个侄儿,是否成家,他这个当叔叔的,也用不着插太多。</p>
可是谁让他的侄儿,留在长安城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呢。</p>
李家与李渊同父兄弟留下来的孩子,就只有仨。</p>
另外两个在晋阳,没多大出息,在家族里待着当个安稳勋贵也就是了。</p>
留在身边的李复,跟独苗没啥区别。</p>
因此更为亲近,更为上心,李渊恨不得什么都为他操持着。</p>
但是这段时间过去,在李渊看来,李复这孩子,用不着他太过于操心,这孩子是个有本事的,将来有一天,就算是自己闭上眼了,他也不会因此而受难,日子还是会过的很好。</p>
但是在人生大事上,还得是让二郎两口子给看着点,毕竟,家里没有当家的女眷,在这种事情上实在是太不方便了。</p>
只能皇后来出面来打听操持了。</p>
长孙皇后听了李世民的话,仔细想想,当中还真是有这么一层原因在。</p>
“中秋节,妾身一定仔细打听。”长孙皇后笑道。</p>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当天,入宫赴宴的不仅仅是朝中勋贵大臣,连同大臣的家眷,也都收拾妥当,乘坐马车入了皇宫,只是女眷们,都在内廷,而不在前朝。</p>
前朝祭月典礼结束之后,李世民在太极宫大宴群臣,而长孙皇后则是在立政殿设宴,宴请勋贵女眷。</p>
阎立德的夫人也参加了宫中的宴会。</p>
她可还记得自家夫君跟自己的,要趁在女眷当中,打听一个人。</p>
一个不到二十岁,身姿挺拔绰约,会使枪的女子。</p>
命妇们,一边吃酒,一边私底下聊着天。</p>
长孙皇后在上首,也在不断的相看着这些命妇,脑海里想着,谁家有适龄的女子待嫁,想要为泾阳王媒。</p>
她与身边的几位身份尊贵的命妇攀谈。</p>
而阎立德的夫人,却是犯了难。</p>
仅仅凭借着自家夫君所的几句话,要如何判断?</p>
上元节当天,泾阳王遇刺的事情倒是在长安城传开了,但是关于救了泾阳王殿下的那位恩人,却是无人知晓。</p>
人家救完人就走了,只留下了名字,而打听名字,也打听不出什么来。</p>
或许,人家留下的名字,都不是真的。</p>
坐在席上的阎夫人仔细想。</p>
既然会使长枪,还从贼人底下救了人,那必定是有一身好武艺的。</p>
毕竟,那时候连泾阳王殿下的护卫,都受了伤,她却能毫发无损。</p>
身怀武艺,那应该是武将家出身的女子了。</p>
毕竟,文官家的话真未曾听过有文官家让自家女儿习武的。</p>
好吧,武将家也没有特意让自家闺女习武的</p>
长安城朝臣勋贵家的女子,阎夫人自诩也了解一些,但是还真未曾听过,有这样的奇女子。</p>
李韶年姓李?</p>
那泾阳王应该比他们清楚才是,或者</p>
阎夫人将目光看向了坐在上首,正在与其他命妇谈笑风生的长孙皇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