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李复看着李世民,随后反应过来,笑道:“二哥的是。”</p>
罢,李复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专程敬李世民。</p>
李渊、李世民父子这才乐呵呵的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p>
而在场众人,在品尝到如此美酒之后,纷纷赞叹。</p>
当真是好酒。</p>
听太上皇,这酒,也是出自泾阳王宅。</p>
今日前来观礼的,大多都是皇室宗亲,沾亲带故的,人家来捧场,李复作为一个成年人了,也不能不懂事,肯定是要挨个敬酒的。</p>
已经做好了准备,今日要大醉一场了。</p>
这酒,不喝不行。</p>
紧接着,李复要敬陆德明,今日陆德明做为他的赞冠者,也是出了力的。</p>
一圈喝下来,人都要傻了,坐在席间,都有些坐不住了。</p>
李世民见李复这样子,也就没法与他上元节的事情了,所以这事儿,就暂时先往后稍一稍吧。</p>
看在初二那天他送到宫中来的三大车礼物的面子上</p>
是给孩子的,但是最终,孩子的压岁钱,但是现在孩子还啊,他们的母亲帮他们保管一下,这很合理吧?</p>
既然合理,那么那三大车东西,拉到内廷之中去,就更合理了吧?</p>
内廷可是归皇后管的。</p>
恩,合理,十分合理。</p>
“看来今日泾阳王是真的高兴啊,也是,冠礼之后,也预示着成人。”有宗亲道:“真是多亏了太上陛下,宗族多一脉的传承,这是大好事啊。”</p>
李渊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甚。</p>
李复被他找回来,这一直都是他心中最开心的事。</p>
因为找回来的这个侄儿,也真是给他带来了不少欢乐。</p>
这孩子也聪慧啊。</p>
李渊看向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的李复,眼神之中充满了慈爱。</p>
今日进宫的时候,泾阳王宅的人拉着一车布帛,送到了大安宫。</p>
这应是主家送给大宾的礼物。</p>
有些事情,李复也不清楚,比如,为什么要请神,而礼部的人告诉他,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p>
本来加冠,是需要父亲在场的,父亲在场,便是主家。</p>
而父亲没了,受冠者便需要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面前完成冠礼,而后拜见伯、叔。</p>
李复没有亲伯,便只有李渊一位亲叔叔。</p>
其余的,有宗室来的,从辈分上来,是李复的叔伯,但是皇室分支,血脉还不如李复。</p>
饶是如此,李复也是对他们行过礼的。</p>
长辈能来,便是给面子。</p>
李复这一醉,让来参加宴席喝过烈酒的人有些遗憾。</p>
酒是好酒,他们想要问问这酒的来处。</p>
</p>
若是泾阳县庄子上产的话,通过什么渠道能够购买得到。</p>
因为泾阳县庄子上修了四个大粮仓,去年这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的,四个粮仓里囤了好些粮食,还有人因为这事儿在朝中参了李复。</p>
而他们得到的答案就是,泾阳县庄子上要建酿酒作坊,提前屯点料。</p>
而且收购的也不是新粮食,大多都是陈粮,便宜。</p>
去年秋天的时候,虽然带去了临颍一些,但是后续庄子上那边又开始补充。</p>
泾阳县庄子上收购粮食,除却粮行之外,就是长安城里的大户了,家里有粮食的,再就是一些富商。</p>
而粮行嘛,他们背后,也少不了世家大族的影子。</p>
所以,庄子上收粮食这事儿,瞒不住,整个长安城都知道。</p>
现在喝到这酒,也算是个结果了。</p>
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增设作坊,扩大产量了?</p>
毕竟,这烈酒喝过之后,再喝那些清酒,总感觉少了几分滋味儿。</p>
“诸位,举杯共饮,贺泾阳王今日加冠。”李渊笑呵呵的着。</p>
在场众人端起酒杯,遥敬李渊。</p>
李世民让内侍先将李复扶到偏殿中歇息,人都已经喝醉了,总是趴在桌案上也不好看,等宴席结束之后,就让人送回泾阳王宅便是了。</p>
李渊有了上一次在泾阳王宅的经验之后,这回喝酒也学聪明了,知道收敛了。</p>
如此场合,他不贪杯。</p>
至于这些好酒,被来参加宴席的人喝完了就喝完了,真若是想喝了,与自己的这位好侄儿打声招呼,肯定会再往宫中送的。</p>
李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这个做亲叔叔的还能不了解吗?</p>
宴会结束之后,李世民也没着急离开,而是跟随着李渊来到了内殿之中。</p>
“父亲。”李世民坐在李渊下首。</p>
“恩?二郎可还是有什么事?”李渊问道。</p>
“儿子想着,如今泾阳王已经加冠,而且也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是否应该给他开府之权。”李世民到:“但是仔细想来,如今若是给了,往后,又该拿什么赏赐。”</p>
“如今泾阳王宅里的事务越来越多,的确是需要一些人为其打理,因此,若是有了开府权,他也能轻松许多。”李世民道。</p>
他还想到了今年李复要在临颍建服务区的计划,如果真要动工开始建造的话,那他身边会出现缺人的情况。</p>
既然要有大动作,身边的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p>
泾阳王开府之后,朝廷也能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调拨人才去泾阳王府任职。</p>
“从现在的情况来,怀仁是很需要这个开府权的,可是,从他的功绩上来,并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李渊思索了一会儿,随后道:“你是担心,现在就给了,将来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p>
李世民微微点头。</p>
“在针对李复的问题上,儿子还想着,事情不能全都让儿子做了,将来承乾若是没得做了”</p>
李世民语气迟缓,看向自己的父亲。</p>
他要是把事情都做了,将来李复怎么承太子的恩情呢?</p>
李复现在还很年轻,将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p>
“至于他的功绩,不管文武,如今都颇有建树,而且往后若是有会,儿子还是想要重用他的。”李世民道:“只是今日是他冠礼之日,儿子作为皇帝,在这个时候对他加以赏赐是个不错的时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