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过后,李世民看着身边的三个人,收敛了表情,面色认真了起来。</p>
“正好今日你们三个过来了,咱们借着这个空闲,讨论一下,别的事情。”李世民道。</p>
“陛下可是又遇到了什么难题?”长孙无忌问道。</p>
李世民摇了摇头,随后,他暂且让内侍退出殿外。</p>
“贞观元年也过去了,这一整年,朕治国理政,你们辅政,感觉如何?”李世民问道。</p>
“虽然这一年内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大大的,但是都能够顺利解决,朝廷商议和推行治国政策,也比最开始的时候,能顺畅一些。”长孙无忌道。</p>
“尤其是义安王谋反被诛之后,朝中的武德旧臣,如今也是做伏低,比之前强太多了。”房玄龄到:“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新朝新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少从现在来看,反响还是很好的。”</p>
“房相的没错,一切,也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长孙无忌道。</p>
“咱们私底下,有些话,有些事,也就实话实了。”李世民道:“如今若是突厥再次南下,大唐,又几成把握能够顶得住。”</p>
“按照现在的整备,比武德九年的时候,要强一些了。”杜如晦道:“武德九年,打起来有三成把握的话,现在,便是五成把握。”</p>
“一年的时间,才多了两成吗?”李世民微微皱眉:“是不是有些慢了,北方草原上的突厥不彻底解决,对于大唐来,始终是个隐患。”</p>
“才过去一年而已,汉朝的时候,北方匈奴南下劫掠中原百姓,中原反打回去,可是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两朝积累,最后才在汉武帝时期,扬眉吐气,面临同样的情况,大唐,急不得啊。”房玄龄着。</p>
“三代皇帝?太长了,绝对不能拖这么长时间,真要是如此,北方百姓还要过多少年心惊胆战的日子!”李世民目光刚毅,语气坚定:“你们,若是有一种新的武器,反攻草原,能有多大的把握?”</p>
“不知陛下的,是什么样的武器?”杜如晦问道。</p>
“朕有一处作坊。”李世民缓缓着:“在大山之中,所生产的东西名为火药,先前突厥南下的时候,尉迟恭和李复在泾阳县阻击颉利的先锋部队,全歼其前部,所用到的,就是火药。”</p>
那场仗打完了之后,尉迟恭还有他麾下的校尉,还仔细的跟在场的四人描述过火药使用时候的场景,那叫一个天崩地裂。</p>
“火药在打仗中的作用,我想,已经不用多了,上一次打颉利的先锋部队,已经见识过了。”李世民到:“所以,我命人建造了作坊,全力生产火药。”</p>
到这里,房玄龄在思考。</p>
若是陛下暗中弄这些,可需要不少人和钱呢。</p>
可是,并没有从国库之中拨调钱财。</p>
那就只能是内廷。</p>
回想起好几次泾阳王浩浩荡荡往宫中送钱的车队,房玄龄通透了。</p>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p>
也难怪,工部的好几个官员,逢年过节都不见他们回长安,原来是被陛下派遣去弄火药作坊的事了。</p>
如此大事,瞒得真严实啊。</p>
连自己这些人,也是陛下了,他们才知道。</p>
“如果,加上火药的话,咱们的军队,要反打草原,需要多久?”李世民认真的看着杜如晦,目光中尽是锐利。</p>
“最少也要两年。”杜如晦道:“火药用到军中,当有奇效,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火药,所以,也要加强军队自身的实力,再有就是军队后勤方面的问题,绕不开钱粮二字。”</p>
</p>
“去年秋天关中的水灾,田地减产,国库又拨调了粮食赈灾,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粮仓,更加雪上加霜了,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房玄龄到。</p>
如今大唐人口再少,那府兵聚集起来,也有十几万之众,不会比草原上的人少。</p>
打仗最重要的,还是后勤补给,打储备。</p>
“陛下想要洗刷渭水之盟的耻辱,还是要等。”长孙无忌道:“再给朝廷一年的时间!只要一年!”</p>
“没错,一年之内,积攒钱粮。”房玄龄也这般:“接下来,便要等待时,不管是什么时候,绝对不能是今年。”</p>
“陛下您比我们更懂得如何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杜如晦拱道。</p>
他们也都听出来了,火药的出现,加上茶叶的生意挣了大钱,给了陛下极大的信心,陛下的心思,活络起来了。</p>
早就猜测到,茶叶的生意做的这么大,哪儿会是泾阳王自己来做,必定有宫中的笔在内的。</p>
李世民点点头。</p>
“好!那就,再等一年!”</p>
李复这边出了两仪殿之后,在宫中走着,他急匆匆的想要出宫回去准备跟英国公李绩套近乎。</p>
突然,李复的脚步停下了。</p>
他匆忙掏出了怀中的账本</p>
调头,直奔大安宫。</p>
李二凤用假账本糊弄自己,就别怪自己不厚道了。</p>
哪个好人家的灯笼要五文钱一个,还是匠作监批量制作的,而且大多数还是收拾干净了重复利用的。</p>
更别,一个皇帝,三个宰相,四个人加起来,连个正经办法都想不到。</p>
敷衍,赤果果的敷衍!</p>
过分分!</p>
大安宫内。</p>
李渊正安安静静的听曲儿呢,忽听得嗷一嗓子,直接给他吓得一激灵。</p>
“叔啊!!!”</p>
李复直接从殿外进来了。</p>
“怎么了这是?”李渊赶忙扶着点李复,让他坐在了自己身边:“你这又是闹哪出啊?”</p>
“侄,侄要破产了。”李复嘴一撇,从怀中掏出账本,递给了李渊。</p>
“破产?哈哈?开玩笑的吧?你那茶庄,日进斗金,有它在,谈何破产啊。”李渊笑道:“若是府上真吃紧了,朕库房里还堆着那老些铜钱呢,你尽管拿去用就是了。”</p>
“您还是先看看账本吧。”李复道:“您住在宫中这么长时间,侄相信,您能看明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