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新朝,有的呢,是站在陛下身边,有的呢,是老臣,他们站在哪儿,本王就不清楚了,但是本王很高兴,你聪明的知道你该站在哪儿。”李复笑呵呵的着。</p>
“是,是。”赵德言连连应声。</p>
自己,这算是站对了地方了。</p>
“既然你这么聪明,那本王就会与陛下商议一番,给你弄个合适的差事,让你有事情做。”李复笑道:“若是做好了,不定将来,啊?名垂青史啊。”</p>
赵德言一听,眼睛一亮。</p>
这,得做官做到什么地步,就名垂青史了?</p>
“你跟那些死读书的人不一样,虽然今日你我才第一次见面,但是本王看得出来,你脑子灵活啊,在本王看来,这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就要看怎么用了。”李复笑呵呵的道:“将来你出息了,本王也多以助力不是?”</p>
“是,是,殿下的是。”赵德言连忙笑着应声:“下官以为,这在朝为官嘛,人脉很重要,下官荣幸,能有殿下这样的人脉。”</p>
李复一顿输出,也成功的让赵德言快要飘起来了。</p>
至少目前看来是这个样子的。</p>
笑眯眯的送走了赵德言,李复回到书房里,脸上仍旧带着笑意。</p>
将赵德言送到草原上去,这跟把精神病和监狱里的犯人送到佛罗里达有什么两样?</p>
次日上午,李复掐着点进的宫,保证不碰上早朝时间。</p>
只要不碰上早朝时间,他这个太子少傅就不用上早朝。</p>
哪怕来的时间早了一点,那也是直接去两仪殿等着。</p>
早朝议事,时间长短的,这不准。</p>
李复到两仪殿的时候,两仪殿这边殿外,也有旁人在候着。</p>
“这大热天的,怎么不到里面等着?”李复询问旁边内侍。</p>
内侍尴尬一笑。</p>
“这”</p>
朝中官员,也不是谁都有您这般待遇的。</p>
“别在外面晒着了,这位,一块进殿吧。”李复对着那官员道。</p>
那官员疑惑的看着李复。</p>
“这位是太子少傅,泾阳郡王。”内侍连忙解释。</p>
“下官张蕴古,拜见郡王。”张蕴古拱行礼。</p>
“张蕴古?”李复站在门口,上下打量着张蕴古。</p>
“正是。”张蕴古应声。</p>
李复仔细回想着,这名字,耳熟。</p>
“你是不是,去查卫州案的官员?”李复试探着询问。</p>
当初在翠微宫的时候,和李承乾两人回到那边,跟李世民禀报卫州案,后来李世民从长安城派遣人,专门到卫州区,似乎就是他。</p>
“是。”张蕴古应声。</p>
“哦,那正好,进来吧。”李复道:“弄点茶水糕点,这一大早的在这儿等着,总得垫垫。”</p>
“是。”内侍连忙应声。</p>
完之后,李复就走进了殿中,在台阶下随便找了个软垫坐了下来。</p>
张蕴古站在两仪殿门口,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p>
这泾阳王在宫中,有点太拿着自己不当外人了。</p>
</p>
李复入宫来,才不会让自己遭罪呢,就这大热天的,上午太阳挂的老高,晒死个人的,在外面等?</p>
去球。</p>
李复见张蕴古不进来,他也就不了。</p>
反正是邀请了,他乐意在外面遭那罪,热着吧。</p>
约莫两刻钟之后,李世民才带着杜如晦他们过来。</p>
入眼先看到候在廊下的张蕴古,再抬头望殿中一看,李复正坐在里面大吃大喝呢。</p>
李世民料到了今日李复必定是要进宫赵德言的事情的。</p>
“进去吧。”李世民发话了。</p>
张蕴古这才敢跟在李世民的身后进入两仪殿。</p>
李世民笑着指着李复道。</p>
“以后啊,跟这厚脸皮的人学学,悄悄,这在这儿吃喝的,多舒坦,这当自己家呢。”</p>
“我与二哥,一家人不两家话不是。”李复笑着,稳稳的放下上端着的茶杯:“来都来了,大热天的,臣弟可不愿意在外面等,二哥宽宏雅量,自是不会与臣弟计较的。”</p>
“瞧瞧,朕才了一句,他有十句等着呢。”李世民无奈一笑,走到台阶上,坐在了软垫上。</p>
“赐座。”</p>
旁边的内侍连忙拿来软垫,放在了张蕴古身前。</p>
张蕴古行礼拜谢之后,跪坐在了软垫上。</p>
众人落座。</p>
李世民看向张蕴古。</p>
“卫州的案子,审理清楚了?”李世民问道。</p>
张蕴古拱回应。</p>
“是,已经审问清楚,杨贞是被栽赃嫁祸的无辜之人,此案是预谋已久,杨贞不过是他们等待已久的嫁祸对象。”</p>
“案犯王好古与板桥店老板娘长期通奸,早就计划好要除掉老板,迟迟未曾下,就是为了等待一个合适的嫁祸对象,结果,杨贞就撞上了。”</p>
“板桥店的老板,再次验尸,查明死因,是中毒而死,杨贞刀上的血迹,是伪造的,而老板身上的伤口,是后续老板娘补上的,关键证据,毒酒,被老板娘销毁了。”</p>
“案发前一个月,王好古在城内药店,买了毒药。”</p>
李世民听过过程之后,微微颔首。</p>
“恩,查的好,现在杨贞人呢?”李世民问道。</p>
“他本来是要来京城上任的,所以,带来了。”张蕴古回应道。</p>
“人怎么样呢?”李世民问道。</p>
“很灵。”张蕴古回应。</p>
“恩,杨贞还是要安排一下的。”</p>
“杨贞,我已经安排他做了北门长,等他有了资历,臣让他做陛下的千牛卫士?”杜如晦交代了一下杨贞的安排。</p>
“好。”李世民应声:“好几个月的文书,不曾处理,百姓会怎么想象朝廷?勿以善而不为也,更何况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啊。”</p>
张蕴古的事情做完之后,李世民就让他先回去了。</p>
“这个张蕴古,我看也是个不错的人才啊。”李复笑道:“这才去了多久,事儿就办明白了,搞刑侦的好苗子。”</p>
“刑侦?”房玄龄不解。</p>
“就是办案。”李复道:“原先这案子压了几个月了,就没有人去想着验尸查明死因?就看到伤口就觉得,是刀伤所致死亡?还是,没人敢去做?办案都是所见即所得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