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855章 秋老虎
    中午天气热的这会儿,李复吃饭都是在书房的院子里那棵大树的阴凉底下,吃着饭,喝着难以下咽的凉茶。</p>

    到底是个纯正的北方人,喝不惯这口,也不知道广州那边,这玩意儿怎么流行起来的,还是那边的肥宅快乐水?</p>

    快乐在哪儿呢?</p>

    干点啥,完事儿之后就“热气哦”。</p>

    然后再人一杯凉茶。</p>

    广东妈妈三连。</p>

    是不是又上火了。</p>

    不苦不苦,快过来饮凉茶啦,衰仔。</p>

    凉茶你都不敢喝,妈妈的脸往哪搁。</p>

    这玩意儿也不好,跟当地气候有关系,北方入了三伏天,室外闷热令人难熬。</p>

    南方又热又潮湿,持续的时间还很久。</p>

    那一大碗凉茶,李复喝几口就彻底喝不下去了。</p>

    “桃,给我整点冰奶茶。”李复道:“嘴里苦了吧唧的。”</p>

    “好,我这就让人送来。”桃道:“不过郎君,那凉茶您得喝完,医者了,夏天喝这方子熬出来的凉茶,出一身汗,祛湿哦。”</p>

    李复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水。</p>

    皮肤缺水,体内湿气重,这算啥?湿润的木乃伊?</p>

    “降火煲汤啊,冬瓜荷叶汤啊。”李复道:“这玩意儿,要不要考虑一下你家郎君能不能喝得下去?”</p>

    “郎君,健康。”桃煞有其事,表情严肃认真。</p>

    “行行行,赶紧去给我弄奶茶。”</p>

    知道的桃是他的贴身丫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妈呢。</p>

    这语气,也是大差不差了。</p>

    李复只是吃顿饭,后脊梁都出汗了,这还是在树底下。</p>

    秋老虎真是厉害啊。</p>

    好不容易吃完这一顿饭,李复喝了两口冰饮,算是稍微活过来一点。</p>

    “我得去洗个澡。”李复起身。</p>

    就这天气,根本用不着烧什么洗澡水,院子里的大缸里的水,拿着木桶提溜到浴室里就能直接用。</p>

    洗完澡,换上一身宽大的薄衫,将袖子撸起来,挂在肩膀上。</p>

    出了浴室之后,桃在外面候着,见李复露出胳膊,赶紧递上襻膊(臂绳),将袖子固定住。</p>

    李复瞅着自己身上挂着固定袖子的绳子。</p>

    好家伙,直接一个好家伙。</p>

    本子从大唐偷师,学走的东西不少啊。</p>

    绑和服袖子的那绳子,一毛一样。</p>

    而这玩意儿,中原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p>

    ”郎君要午休吗?”</p>

    “在廊下躺椅上躺一会儿吧。”</p>

    就算啥都不做,躺在躺椅上闭着眼睛眯一会儿,也是闭目养神,不然下午真没精神。</p>

    闷热的天气,就是让人提不起一点动弹的兴致来。</p>

    </p>

    书房门口的廊下,桃将廊下柱子之间的竹帘稍微放下来一些,多遮住一些阳光,但又不影响廊下的通风。</p>

    这时候最凉快的就是廊下了,时不时的有微风吹过,还能听到树上的树叶哗哗作响。</p>

    整个一个亲近大自然。</p>

    李复躺在躺椅上,晃晃悠悠的,桃在一边拿着扇子给他扇风。</p>

    不多时,李复的眼皮就沉重了起来,缓缓的睡着了。</p>

    桃见状,也停下了上的动作,收了扇子,自己也去一边找个地方眯一会儿去了。</p>

    李复睡不到半个时辰,桃就将李复给叫起来了。</p>

    中午睡的太多,下午脑袋会晕沉沉的,到了晚上,还睡不着。</p>

    所以中午的休息,也是要控制时间的,不是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睡久了,人更难受,还不如不睡呢,起来之后,哪儿哪儿都不对劲。</p>

    听着院子外面远处的蝉鸣,李复也是刚睡醒的一阵恍惚。</p>

    “郎君,喝点茶。”桃端着茶杯过来。</p>

    李复睡醒刚好口渴,接过杯子喝了许久。</p>

    “老赵呢?”李复问道。</p>

    “上午跟工坊那边的人联络,是找工匠。”桃道。</p>

    李复微微颔首。</p>

    要找精通篆刻的工匠来着。</p>

    “郎君,咱们家中是又要添置什么了吗?”桃问道:“我看赵叔让人把前面一个院子都收拾出来了,还不许别人随便进去。”</p>

    “都收拾出来布置好了?”李复问道。</p>

    桃摇摇头:“另外一个我不知道,但是原先您用来接待外人的那个书房的院子,都收拾齐全了。”</p>

    李复笑了笑:“跟那个没关系。”</p>

    “对了,赵叔,作坊那里送了一大批纸过来,还专门给您送了几刀品质上乘的好纸呢,下午让奴婢去拿了送到您书房。”桃道。</p>

    “行,看来准备的也差不多了啊。”李复笑道:“下午就让人把书房里我挑选出来的书先搬过去吧。”</p>

    “郎君,这是要作甚?”</p>

    “没什么,让府上的账房先生,专门找个地方,誊抄书籍。”李复道:“我书房里不是有不少藏书吗?我挑选出来了,让他们先抄着,还有大安宫中,太上皇那里的藏书,陆陆续续的也会送过来的,也要誊抄,这回誊抄,用咱们的新纸,抄完之后,装订成册。”</p>

    “往后家里的书,要读的话,就不用捧着竹简了。”李复道:“还有啊,庄子上的书院里也缺书呢,图书馆空有其名。”</p>

    桃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赵叔是在忙活这事儿呢。</p>

    也难怪要找工匠,到时候能誊抄更多份书籍,放到庄子上的书院里去。</p>

    半下午的时候,老赵从外面回来了,让桃先去把纸拿到书房来。</p>

    书房这边,便只剩下老赵和李复。</p>

    “郎君。”老赵拱了拱:“您让属下找到精通篆刻的工匠已经找到了,现在安置在工坊那边。”</p>

    “那什么,让石头带上几个家里的护卫,将人领到庄子上去。”李复道:“到了那边之后,先待着,等过了中秋节之后,我回庄子上再另行安排。”</p>

    “是。”老赵应声。</p>

    “对了还有,庄子上还要盖作坊。”李复道,他掏出了庄子上工坊区的地图:“就在这儿吧,加盖一个作坊,现招募人也好,或者从新宅子那边抽调工匠也好,让阎立德拿主意。”</p>

    “是。”老赵低头应声:“郎君,工坊那边,可需要长安城木匠作坊这边,做些什么吗?”</p>

    李复摇摇头。</p>

    “暂时不用,先把作坊盖起来吧。”李复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