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一定要看着。”李复连忙道:“我一个无权无势的郡王,那庄子不过是我的私产,让庄子上的庄户和工坊里的工匠看着,白天还行,晚上,专业的事儿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p>
“我身边,得力的人,在这方面的人才不多,身边的护卫,还是当初二哥你调派给我的那六个人,其中一个还被我送去书院做了先生。”李复道:“就剩下这五个人,累死他们,这么大的一个庄子,他们也看护不过来啊。”</p>
“而且,臣弟身边,如今一旦出家门,必定是要有伍良业他们保护的。”</p>
起这个,李复就心有余悸。</p>
李世民也理解李复如今的心态。</p>
一年一回,这搁谁身上不膈应?</p>
不过好在,今年一整年,平安无事。</p>
当然,也不能现在就下结论,离着元日,还有好几天呢,希望怀仁能平平安安的过去这一年吧。</p>
李复这个郡王,是没有部曲的,所以,偌大的一个庄子,除却庄户之外,最多就是府邸之中的护卫了。</p>
便是护卫,也未曾对外招募过,大多都是晋阳老家来的,以及原先长安城泾阳王府配置的,李复调动了不少人前往庄子上。</p>
这会儿的长安城泾阳王府内,比起其他高门大户,宅子里的奴仆护卫,少的可怜。</p>
“所以,庄子上的书院,二哥可以派百骑司隐藏身份进入到里面去,还有,造纸作坊和印刷刷作坊,最好也派遣几个人混入到作坊里面,可以做工匠,也可以做仓库管理,甚至是打更人,都行。”李复解释着。</p>
“泾阳王府既然缺少人,为何不招募有识之士?”李世民问道。</p>
李复听闻此言,一整个大无语。</p>
“陛下唉,我只是一个郡王,大张旗鼓的招揽什么有识之士,知道的我这是王府缺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第二个李孝常呢。”李复道:“我能这么干吗?”</p>
“你不是这样的人,我知道的。”李世民解释道。</p>
“你知道,那也没用啊,一旦臣弟这么做了,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李复道:“其实白了,泾阳王府的配置,现在除却幕僚属官之外,都是满的,只不过庄子上的东西太多,需要调用太多的人,所以才显得王府空虚,人不足。”</p>
“再招,朝中风言风语就来了。”李复解释着。</p>
大唐是不允许豢养私兵的,一旦发现,那就是蓄意谋反,死死罪。</p>
李世民微微颔首,在思索应对之策。</p>
“庄子上那边,你人的确是不够用,仅仅只是靠着百骑司暗中布置总归也不是个事,先前招揽了一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如今都在商队之中,无法一直在庄子上护卫值守”</p>
“这样,你既已有开府之权,那另外两支卫队的权利,我也赏赐给你。”李世民道:“准你泾阳王府设亲事府和账内府。”</p>
“二哥,这,不太好吧,臣弟也只是个郡王而已。”李复面露为难。</p>
大唐不能养私兵,但是唐初,大唐的亲王肩负统帅一方精兵的重任,因此里是有两支专门的卫队供他们调遣。</p>
那就是亲事府和账内府,此两府长官皆为典军,副长官为副典军。</p>
亲事府下有执仗亲事和执乘亲事各十六人,执仗亲事是弓箭统领,而执乘亲事则是骑兵统领。</p>
在此之下,又设亲事三百三十三人,为弓箭和骑兵组成,分别由校尉,旅帅,队正和副队正统领。</p>
</p>
账内府下设帐内六百六十七人,由步兵组成,其结构与亲事府相同。</p>
大唐的郡王及公爵以下爵位,不设卫队。</p>
也就是,李二凤赏赐给自己的两府权,实际上是亲王才有的待遇。</p>
“没有什么不可的,自你被封泾阳王以来,对朝廷有诸多功劳,这番赏赐,不足为过。”李世民摆摆道。</p>
实际上,李世民想着,即便是现在给李复一个亲王的爵位,也未尝不可,只是,爵位到了亲王,往后再想在爵位上做赏赐,就赏无可赏了。</p>
所以,这个赏赐,要暂且先留在中,在合适的时候,再给李复。</p>
至于什么是合适的时候,就很难了。</p>
或许是在贞观朝,或许,是等到将来太子继位。</p>
又或者,等到若干年后,加封,追封。</p>
“对了,你去临颍赈灾的时候,派遣给你,与你随行的都尉赵冲如何?你若是觉得此人用着顺,正好,调派给你便是了。”</p>
“人家是都尉,在军中大好的前程呢,二哥您就别糟践人家了。”李复道:“您就随便挑选几个副统领给我就好。”</p>
李世民点点头。</p>
“行,那此事就依你。”李世民应声。</p>
“对了,二哥,我好奇问一句,就这两府亲卫,归泾阳王府卫队的话,开支是算朝廷的,还是算泾阳王府的?”李复问道。</p>
“自然是要算你泾阳王府的,未来他们都是你这个泾阳王的亲卫。”李世民道:“算是你的私兵。”</p>
“不不不不不不。”李复连连摆:“私兵什么的,听上去多吓人呢。”</p>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豪迈一笑。</p>
就李复,给他一千多人的卫队,哪怕是放到这两仪殿外面了,他都想不到要造反。</p>
这样的泾阳王,信得过。</p>
但凡有一点歪心思,也不至于给自己弄出这么多好东西了。</p>
活字印刷这才刚刚研究出来,冒着风雪就到宫中来递给自己了。</p>
这样的泾阳王,还信不过吗?</p>
仅仅两年的时间,因为李复这个泾阳王,宫中就是一片天下太平。</p>
无他,内帑有钱了,能做想做的事情,可不就太平吗?</p>
皇帝想要做什么,就用不着惦记着国库里的钱了,即便户部反对,自己掏腰包就是了。</p>
有钱,腰杆就是硬气,逢年过节的宫中举办宴会,赏赐群臣,那也硬气,有面子。</p>
“你那泾阳县的庄子,养个一千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到时候挑个地方,让他们扎营就是了。”李世民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