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948章 王玄策
    李复看着王玄策。</p>

    王玄策站定在原地。</p>

    李复微微挑眉。</p>

    啊?怎么不了?</p>

    这,还没听够呢。</p>

    原来,听彩虹屁是这么带劲的一件事儿啊。</p>

    难怪自己夸李二凤的时候,那家伙都不话,不打断自己,也不反驳自己。</p>

    这感觉。</p>

    内心一套王八拳的程度。</p>

    “怎么,我在临颍这边做的事,也传到了洛阳?”李复问道。</p>

    王玄策点头。</p>

    “是,洛阳那边也在传,殿下来临颍县,是要帮助临颍县的百姓更好的恢复往日的生活。”王玄策道:“此番殿下在临颍县施为,朝廷拨调粮食往这边来,依旧是从含嘉仓调拨,所以”</p>

    王玄策没有继续下去,那意思很明显。</p>

    含嘉仓就在洛阳,这么大动静,怎么可能瞒得过那边。</p>

    所以王玄策就趁着这个会来了。</p>

    若是能为临颍县的百姓做点什么,也不算辜负了这么多年读的书。</p>

    “所以你听我在这边做事,就过来了,想要投效于我?”李复问道。</p>

    王玄策点头应声。</p>

    “你是想做官呢?还是想做事呢?”李复再次询问。</p>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李复的目光一直落在王玄策的身上,面无表情,直直的盯着他看。</p>

    “想做官,更想要做事。”</p>

    李复微微颔首。</p>

    “为什么选择到我这里呢?”</p>

    “殿下在临颍县,为百姓做事,在下又何必舍近求远呢?”王玄策拱道:“在下是相信,在殿下底下,能够更好的为百姓做事。”</p>

    “为什么这么想?”李复问道。</p>

    “在前年临颍县遭灾,殿下赈灾之后,在下就对殿下的行事感兴趣了,后来也多方打听过殿下您的消息,得知殿下在长安,在长安周围遭受蝗灾的时候,力举灭蝗保粮,这是朝廷其他官员所不敢做的,而殿下您敢。”</p>

    “此举在旁人看来,实则胆大,但是却也是保了地里的粮食,甚至,保的不是粮食,而是百姓的命。”</p>

    地里的粮食没收成,百姓没有粮食就要挨饿,严重一些来,甚至会熬不过寒冷的冬天。</p>

    即便是朝廷要管,在意百姓的死活,但是朝廷能做的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凡发生什么灾祸,最终多数还是要靠百姓自救。</p>

    “殿下为了百姓,能为常人所不为,这是朝堂上许多相公都不能比的。”王玄策道。</p>

    李复嘴角微微上扬。</p>

    原来,在旁人看来,自己是这样的啊。</p>

    也不错。</p>

    “所以你是看中了这一点,想来我麾下做事,希望能够放开,放心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李复反问道。</p>

    “是。”王玄策认真回应。</p>

    李复笑了笑。</p>

    “那可能,不定,我这里,不算是个什么好来处。”李复道:“我没有你想的那么伟大,我这里,有的只有做不完的繁琐事,没有那么高的自由度,多的是我分配下去的各种杂活儿,你能做?”</p>

    “你若是入朝为官,不定朝廷能让你做点什么,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是,有个清闲的职位,名利双收。”</p>

    “但是在我这里,没有清闲的职位,有的只有无尽的杂活儿。”</p>

    “你还是再想想吧。”</p>

    李复见王玄策在认真思索,也不着急让他马上就下定论。</p>

    好歹也是一件正儿八经的大事,关乎人生走向的,可得要考虑清楚才好。</p>

    </p>

    就从王玄策史书上留下的痕迹来,这子,就不是个安定的人物。</p>

    能搞事,会搞事,搞完事儿还能脱身就很有一套了。</p>

    王玄策站定在原地。</p>

    若是入了泾阳王府,按照泾阳王的,有许多杂活儿要做,这样的话,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吗?</p>

    要成为泾阳王府的一吏吗?</p>

    王玄策陷入了纠结当中。</p>

    当即,他在心中问自己。</p>

    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什么?</p>

    名垂青史?</p>

    还是踏踏实实做事。</p>

    又或者是,做有利于天下苍生的事情。</p>

    读书,为了什么?</p>

    为了做官?为了过更好的日子?</p>

    为了出将入相?</p>

    为了功名利禄?</p>

    为什么?</p>

    王玄策久久没话。</p>

    李复也不着急,就让他自己在那里想。</p>

    年轻人嘛,读书读到了一定的地步,会偶尔有点迷茫的。</p>

    大学毕业出了校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样的,都会迷茫。</p>

    有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最终也不过是两个结果,一个是把南墙撞倒了,但九成九还是被撞的头破血流,接受现实。</p>

    有的呢,则是直接认清楚现实,甭管理想如何,先活下去再。</p>

    寒窗苦读十几载,面对残酷的社会,偶尔也会想,读这么多的书,到最后也没用上啊,但是又不得不读的样子。</p>

    当在这个问题上有了消极的想法的时候,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被筛选的时候。</p>

    当然,路不止有一条,无非就是下限,上限,体累,脑累,心累的区别而已。</p>

    重活一世的李复,在人生上,多少还是有点感悟的。</p>

    最大的感悟就是活着挺好的。</p>

    再活一次,更带劲了好吗?</p>

    所以,身为一个郡王,低级趣味要有,高级趣味也要享受。</p>

    远大的理想要有,眼前的腐败生活,也要有。</p>

    又不是没有那条件。</p>

    这才是人生,充满了矛盾。</p>

    王玄策再次抬起头来,看向李复,目光中充满了坚定。</p>

    “殿下,我想好了。”王玄策声音沉稳,对着李复拱一礼:“愿为殿下效劳。”</p>

    “这就想明白了?”李复笑问道:“不多纠结一会儿了?”</p>

    这才多大会儿功夫。</p>

    “想明白了。”王玄策道。</p>

    “不改了?”李复问道:“进了这个来了,就不是今日来明日就能走了。”</p>

    王玄策认真的点点头。</p>

    “行。”李复也痛快:“既然你决定了,这样吧,就先在府上做个功曹,正好这边活儿多,你马上上任,准备接一部分事务吧,也算是个锻炼,让我看看你的能耐。”</p>

    “选择,也是相互的,你选择了在泾阳王府做事,这是你的决定,当然,本王也有本王的决定,你的能力若是不行的话,本王也有选择不接受你的权利,明白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