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能有魏征这样的良臣,是陛下的幸事,我应该恭贺陛下的。”长孙皇后道。</p>
李世民叹息一声。</p>
“有你们这些人在,我做个坏皇帝都不可能啊。”</p>
“那是因为陛下圣明,才能将这些良臣吸引到身边来。”长孙皇后笑道。</p>
被长孙皇后这么一,李世民心里的气儿多少顺了一些。</p>
平静了一番心情之后,李世民又回到了两仪殿中。</p>
“你们都还在啊,也好,省得朕着人去叫你们了。”李世民道。</p>
李世民走到魏征身边。</p>
“魏征,刚才是朕做的不妥,以后不会这样了,你吧,今后想什么就什么,朕不会再阻止你了。”</p>
“陛下”魏征拱。</p>
“刚才到哪儿了?”李世民转身回到位置上:“对了,打草原上的突厥,你们议议吧。”</p>
“玄龄,你。”</p>
房玄龄拱一礼。</p>
“陛下,以我们现在的国力,打突厥,很困难。”</p>
“今年旱灾,关中的收成,是不能指望了,陛下才下令将国库所有的粮食放出去,眼下,国库的粮食补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所以眼下,不可。”</p>
“再就是国库的收入方面”</p>
“受灾的地方多,不仅仅要朝廷放粮补给,而且在一年甚至是三年之内,朝廷还给予免税”</p>
“如此一来,每年朝廷积累下来的粮食,约么只有一百万石,而打突厥,至少要一千万石呐。”</p>
“一旦打起来,一千万石也未必够用。”</p>
李世民蹙眉。</p>
“那你们,要怎么办?”</p>
杜如晦拱。</p>
“陛下,办法有两个,一,增加税收,二,增加人口,可这增加人口,缓不济急,若是要增加税收,那么现在的百姓,就负担更重了。”</p>
“不过陛下,年初的时候朝廷下发了新的茶叶税法,此一税,臣大约估摸着,一年能为国库,增添至少十万贯的收入,若是折算为粮食,也不算少。”</p>
可是人口百姓就这么多,耕种的地,每年收成的粮食,大差不差的是一个定数。</p>
钱是多了,可以买粮食,但是能买到的,总有一个上限。</p>
今年关中旱灾,泾阳王所献之策,不就是以钱买粮?</p>
这样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尚可,一旦时间长了,各地的粮食价钱飞涨,这不是什么好事,朝廷自然不能带头这样做。</p>
“但是,总归还是要慢慢来啊。”杜如晦道。</p>
“照你们这么,是没办法了?”李世民问道。</p>
</p>
“陛下,这就像是一个人生病了,天天吃药,慢慢的好起来,天下的病,也要慢慢好起来。”</p>
李世民看向魏征。</p>
“魏征,你就没有什么要的了?”</p>
“陛下,臣的观点刚刚已经明,现在的国力,负担不起。”</p>
李世民叹息,微微颔首。</p>
“如果交的都是军粮呢?”</p>
“陛下的意思是,都种糜子吗?”</p>
“怎么样?”李世民问道。</p>
“陛下,历代劝农桑,都是大乱之后耕地无人耕种,新朝劝农桑,让天下事生产,今年荒年不算,即使是丰年的话,想要积攒国力,也不是光种糜子可以造成的,您看,这地有南北,田有水旱,又分良碱,适宜种什么,随百姓的便,反而国力积累的更快一些。”</p>
“所以,历朝计算天下财富,以钱,不以石。”</p>
“这样啊”</p>
李世民心里有了数,迫切的想打突厥证明自己的想法,也就只能往一边放一放了。</p>
大安宫里,李复跟李渊两人靠在椅子上。</p>
两人喝的都不少,李复这次也没再偷奸耍滑。</p>
在大安宫呢,在太上皇的地盘上,喝酒的事儿,那也是太上皇的算。</p>
“孩子啊,你这一趟出去,我看你,又是吃了不少苦吧?”李渊问道,眼神里,带着几分心疼。</p>
“侄走到哪儿都吃不着苦,叔您放心吧,就是外面的条件肯定没有家中好,到了外边啊,侄也不愿意麻烦,能凑合过的就凑合了,毕竟在那边也待不了多长时间,何苦置办呢,这不,还不到半年呢,侄就又回到长安了。”</p>
“你这么匆忙回来,是因为关中旱灾的事情吧,你放心不下?”李渊问道。</p>
李复很诚实,点点头。</p>
“是有点,不过,在外面见到百姓的日子过的这么苦,侄心里也不好受,加上承乾他给我写信,我也就回来了,承乾是个好孩子啊,别看他年纪,但是心里装着事儿呢,不过,侄还真是不愿意看到承乾这般。”</p>
“怎么?”李渊问道:“我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妥啊,承乾是太子,将来要做皇帝的,从心系天下,心系百姓,这明,他有一颗慈悲心,将来理政,能做得更好。”</p>
“在他这个年纪,这些事情对于他来,太过于沉重了。”李复道:“总要考虑,他眼下还是个孩子呢,还不到操心这种事情的时候,总是对一个孩子去,天下百姓日子过的有多么的悲惨,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不是什么好事,趁着如今年纪,让孩子过几年舒心日子不好吗?”</p>
李渊笑着摇了摇头。</p>
“朕像承乾这个年岁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p>
“那时候咱们老李家还不是皇室呢,这可不一样。”李复道:“叔,总不能咱们这些人过的苦日子,还让下一辈也跟着过吧?那咱们兢兢业业的立家业,是为了什么呢?或许是侄短视,不站在家族的角度上往长远了看,可是怎么都觉得,承乾他现在压力太大了。”</p>
李渊叹息一声。</p>
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做皇帝有做皇帝的责任,做太子有做太子的责任。</p>
若是太子不过分优秀,那就会给他的其他兄弟有觊觎的会。</p>
这等悲剧,谁愿意再看见第二次?</p>
“侄儿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尽力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少如此,承乾不会太难过,二哥,多少也能轻松一些。”李复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