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的脸上带着兴奋和激动。</p>
“仅仅是想到这些,我这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力气。”</p>
“以往在国子监,虽然也教学生,但是与书院这边的感觉,始终是不一样的啊。”</p>
“我喜欢书院这边的气氛,这里有一种与国子监,弘文馆都不一样的活力。”</p>
“怀仁,好好经营好这处书院,且不功德无量,这能使得你我,借此而流芳百世啊。”</p>
李复笑了笑。</p>
“流芳百世什么的我倒是没想过,顶多想到以后我老了,在庄子上的生活,能变得更加有乐趣一些。”</p>
不管是年轻时候,还是老了要养老,都希望住的地方,能热闹一些。</p>
与长安城内,不一样的热闹。</p>
将来这庄子上,多少也算是个学区房。</p>
什么?没有学区?</p>
那建个学区不就完了?</p>
多大点事儿啊。</p>
长安城那么大,容纳那么多人,也不能紧着长安城这一座城发展啊。</p>
长安城吃肉,那长安周边的地方,喝点汤总成吧?</p>
这庄子离着长安城,快马加鞭一个时辰,正常走约么有两个时辰不到,不算远。</p>
“老陆,前些日子的时候,我在长安,听倭国派遣了使者来大唐。”李复将陆德明的稿放在了桌子上,顺拉开椅子,坐了下来,也示意陆德明坐下聊天。</p>
陆德明走到桌子后头,也坐了下来,与李复面对面。</p>
“倭国的使者?”陆德明微微一笑:“这不稀奇,前隋的时候他们就来过。”</p>
“我还记得,当初出使到中原的倭国人,里面最有名的,当属一个叫野妹子的人,我还觉得稀奇呢,这倭国人也是有趣,一个大男人,名字起的真是花里胡哨。”</p>
聊起这事儿,陆德明不由得失笑,随后又觉得,嘲笑人家的名字,好像有点不厚道。</p>
但是吧,一般不会笑,除非忍不住。</p>
管他呢。</p>
明明就是对方的名字过于有趣了。</p>
“如今那倭国人又派遣使者到大唐,与大唐周边其他国家一样,也是仰慕中原强大,前来朝贺的吧?”陆德明道。</p>
李复摇了摇头。</p>
“朝贺不朝贺的,这都是表面功夫,不看也罢,看事情,还是要看本质。”</p>
李复不知道朝中的那些人对于倭国来大唐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所以,李复要问问陆德明,在陆德明这边探探口风。</p>
毕竟,都是读书人嘛,也是有名的大儒。</p>
看法,应当是大差不差的。</p>
</p>
而且,如果是有一些差别,那李复就要拉陆德明站在他这边,以陆德明的名头,来为李世民和他的看法来站台。</p>
大唐的许多读书人,他们有思考,但是大儒的观点一出来,他们大多也会顺着这个方向去进行深思。</p>
对于倭国人来大唐拜师求学的事儿,李复断然不能让他们这般顺利的。</p>
金山银山摆在那里,为何要让他们把大唐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技术就这么容易的学回去,然后转过头来刁难中原王朝?</p>
哪怕是中原要取他们的金山银山,那这不是学费吗?</p>
哪有到老师家,空来的?</p>
诚意在哪儿?</p>
大唐的孩子们读书拜师,都知道倾其所有。</p>
这品质,倭国人要学着点。</p>
金山银山,应该拱奉送给老师才对。</p>
“本质?本质是什么?”陆德明笑道:“中原发展了这么多年,史书里记载的也不少了,本质就是番邦慕强,你强他则弱,你弱,他就会欺负到你头上,这就是本质。”</p>
“不与中原同族,又何来一条心之呢?”陆德明解释道:“春秋战国时期,居于南方的楚国,离着中原地区比较远,没有中原这般优越的条件,没有更好的制度和文化,被中原视为未开化的蛮荒地带,因此,楚国被称为蛮夷,因此才有了左传,成公四年所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之言。”</p>
“同样是一片土地上的楚国,尚且与北方有差异,更莫要海外倭国。”</p>
“看来,老陆你对倭国的这些人来大唐拜师学习,也是有些深度的看法的。”</p>
这下李复高兴了。</p>
陆老头的可太对了。</p>
有理有据的。</p>
“他们想要开化,自然是要向咱们学习,毕竟,咱们的路,可是走了几千年了。”陆德明道:“但是中原助其开化,也要有镇得住的本事,否则,后患无穷啊。”</p>
“就是这个道理,眼下大唐强盛,周围番邦不管如何,大唐都能镇得住。”李复道:“可若是往后,万一呢?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祸患啊。”</p>
“从地形上来看,倭国列岛,四周全是海,他们想要一个安稳,必定图谋陆地,不至使自己处在孤寂无援的地步,而图谋的陆地,又是哪里呢?”</p>
“新罗,百济,高句丽,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这三个国家的地盘满足不了他们,那么,倭人便会侵袭中原。”</p>
“哪怕是他们不越过这三个国家,当他们强盛之后,中原的沿海地区,就会遭殃,就如同武德年间,临近草原的北方一样。</p>
当年突厥南下,中原尚且能出兵,哪怕是不能打,也能对峙,能谈判。”</p>
“可若是沿海地区,倭寇乘船而来,劫掠之后,乘船离开,茫茫大海,想要精准打击,谈何容易?”</p>
“因此,我认为,从根本上来,倭国使者来大唐拜师学习,此事万万不可。”</p>
陆德明微微颔首。</p>
他对异族也没有好感。</p>
更别收什么异族徒弟了,不可能,根本不可能。</p>
除非,此生你立下誓言,留在大唐,成为大唐的人,为大唐效死,死生不改。</p>
“话虽然这么,但是毕竟是外来的使者,在朝中有如此请求的话,朝廷一般不会拒绝。”陆德明道:“我虽然抱有这样的看法,也只能是我自己拒绝收外族的学生,顺带着,国子监我也有一些关系很好的同僚,能上几句话,至于其他的,就不是我能够影响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