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后宅,书房。</p>
李复匆匆进了书房。</p>
李韶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p>
“从书院回来了啊。”李韶笑道,随后示意翠竹去倒茶。</p>
李复走到李韶对面,拉开椅子坐了下来。</p>
“回来了,好事。”李复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老陆这个人啊,能处,太能处了。”</p>
“哟,看你这样子,是老陆跟你什么好消息了。”李韶的脸上也有了笑意。</p>
翠竹端着茶水来到了李复跟前,为他奉上了茶水。</p>
“是啊,好消息,夫人在长安,可听过京兆万年颜家?”李复端起茶杯,目光却是看着李韶。</p>
“听过,大儒颜之推的颜家。”李韶笑着回应:“怎么,陆博士是请了颜家人到书院吗?”</p>
李复喝完了茶水,将茶杯放在桌子上,摇摇头。</p>
“没有,颜家的人,得我自己去请。”李复解释道:“眼下,颜相时在长安城,在御史台做谏议大夫,我得去长安城,挖二哥的墙角去。”</p>
“人家做官做的好好的,你去挖墙脚,这能成吗?且不陛下会不会赞同你这般,人家颜大夫,也不会辞官来庄子上啊。”李韶摇头。</p>
“你还是不要打这个主意了,陆博士若是给你推荐的是颜相时相公的话,这事儿,怕是不成。”</p>
“不不不,颜相时只是顺带的事儿,真正给我推荐的,是颜相时他爹。”李复笑道:“颜思鲁。”</p>
李韶瞪大了眼睛。</p>
“陆博士知道颜思鲁在哪儿?”李韶好奇问道:“武德九年的时候,人家可是辞官不做了。”</p>
“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秦王成了太子,后来成了陛下,整个秦王府的属官都跟着水涨船高,地位非凡了,颜思鲁却是因为玄武门的事情,直接辞官离开了秦王府,陛下也没留住的人,你知道他在哪儿?”</p>
长安城里的一些秘闻,李韶知道不少。</p>
虽然她以前不怎么出门,但是可不代表她的朋友不登门拜访。</p>
闲着没事聊聊天,聊的全都是长安城里的“都市传”。</p>
颜思鲁辞官归隐,当初这在长安城里,也闹出不的动静呢。</p>
那可是颜思鲁,大儒颜之推的长子,颜家人。</p>
“老陆知道他在哪儿,人家朋友之间,安稳下来之后还是会有书信往来的。”李复道:“眼下,颜思鲁在琅琊,老颜家祖籍是琅琊的。”</p>
“是他知道了老陆在咱们这边书院里做了教书先生,主动给老陆写了信,老陆这才知道颜思鲁跑去琅琊住着了。”李复解释道:“所以,如果要请颜思鲁来长安的话,我可能要去一趟琅琊,亲自去请,以表诚意。”</p>
李韶闻言,认真点头。</p>
“应当如此。”李韶道:“书院那里,就只有陆博士一个人挑大梁的话,也的确是单薄了一些,咱们庄子上的书院与其他书院不同,规模上就不,书院里那么多事,即便是有诸多先生们,可是到最后需要陆博士决定的事情还是不少。”</p>
“若是能请到颜思鲁到书院,也能减轻陆博士的负担,有什么事情,两人在书院里还能有个商量的人。”</p>
</p>
“至于夫君你,虽然挂着个副院长的名头,可是平日里,也只是隔三差五的去书院,学生的事情,你也没怎么管。”</p>
李复笑着叹息。</p>
“我要是管书院,那就要管个大的了。”</p>
“书院的扩张,怎么安置学生,安置先生,提升先生们的待遇,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范围,这些都是大事,大事方面,你夫君我,可一点都不含糊。”</p>
“但是现在书院可没有扩张计划,正好最近夫君闲散,就多管管书院的事情呗。”李韶笑着打趣。</p>
“谁闲散了,这不是刚要去长安城找颜相时嘛。”李复笑道:“颜相时,身体不太好,一直病恹恹的,这会儿孙道长在书院,要是将颜相时给拉拢到书院来,一边治病,一边剥削一边让他教书,少操心朝堂上的事情,不定身体就给调养好了呢?”</p>
“再就是,颜相时是颜思鲁的儿子,儿子都在书院了,当老子的,就不好奇吗?而且,自己的儿子身体不好,在书院里一边教书一边治病,那当爹的不关心别的,连自己亲儿子都不关心了?”</p>
“这叫什么,拿出萝卜带出泥也不对,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吧。”</p>
“所以你就奔着这个,要去长安城,找陛下,挖陛下的墙角?”</p>
李韶笑眯眯的看着自家夫君,觉得自家夫君真是可爱啊。</p>
“是啊,这是好事儿啊,你想,朝中少一个谏议大夫,少给二哥添堵,何乐而不为呢?”</p>
李复认为,在朝中做官,身体不好了,多半是累的。</p>
少操心,调养调养身体,能多活多少年呢。</p>
李二凤要是实在是舍不得放人,那谏议大夫的位置不动,颜相时依旧是做官,但是总得给人家放个长假,去治病吧?</p>
来到庄子上,住进书院里,这病什么时候能治好呢?</p>
有孙道长在。</p>
要是不严重的话,都是可以谈的嘛。</p>
李复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在这方面上心黑一些。</p>
总之,颜相时要是能在书院里住到自己将他爹请到庄子上来,那比什么都好。</p>
一握着陆老头的书信,打友情牌。</p>
一边给他儿子治病调理身体,打亲情牌。</p>
还亲自去请他了,打仁义牌。</p>
这怎么输,你就,这还能怎么输?</p>
李韶低头巧然一笑。</p>
“夫君若是觉得可行,那就去做吧,妾身就在这庄子上为夫君坐镇,等候夫君回来。”李韶道:“不管是从长安回来,还是从琅琊回来。”</p>
“如今正是盛夏时节,这一来一回,就算是快的话,也得是一个月呢。”李韶道:“往年这时候,宫中的孩子们要来庄子上了,今年,你要出门,可要跟孩子们解释一番了。”</p>
“一个月后,也不过是夏末,还是能来的。”李复道:“哪怕就住几天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