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倒是体贴体贴你二哥我!”李世民拍了拍桌子:“又来跟我要人,你是觉得,我底下能用的人,很多吗?”</p>
李复没话,只是嘿嘿的笑。</p>
李世民朝着后面靠了回去,表情依旧有些不乐意。</p>
“颜相时,颜家人,当初他爹颜思鲁辞官归隐,本来我就很是惋惜,毕竟是秦王府的人,我做了皇帝,原先秦王府的人本应该跟着我在朝堂上一同治国理政,再不济,也要风风光光的,他辞官了,离开了长安,倒是让我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啊。”</p>
“你和陆德明,现在可是知道颜思鲁的住处了?”</p>
李复微微点头。</p>
“知道了,是陆博士与臣弟的,前段时间,陆博士在庄子上收到了颜思鲁的信,因此才得知颜思鲁如今在颜家祖籍琅琊居住,辞官归隐后,算是回老家了。”李复回应道。</p>
“琅琊”李世民微微一笑:“琅琊是个好地方啊,颜思鲁年岁也不算了,离开长安去老家居住,倒也在情理之中。”</p>
“颜思鲁现在并非朝廷官员,你若是想见他,尽管去见就是了,又何必来一趟长安,来找颜相时呢?颜相时如今可是实打实的朝廷官员,朕的左膀右臂。”</p>
李复撇了撇嘴。</p>
“二哥,这话您就亏心了,左膀右臂,还算不上吧?房相,杜相,长孙尚书等等,这些人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左膀右臂。”李复道:“至于御史台,谏议大夫有这么多,不差这一个了。”</p>
李复也没好意思,但凡是个朝廷官员,就是你的左膀右臂,咋的,你哪吒啊,这么些左膀右臂。</p>
“什么话?!”李世民开始吹胡子瞪眼。</p>
“你今天来我这要个人,明天来我这儿要个人,等到什么时候,朝廷里的官员,都让你挪到你庄子上的书院里去,到时候我也过去吧!”</p>
李世民没好气的瞪着李复。</p>
“哎哟,这您要是肯去庄子上的书院里,那书院当真是蓬荜生辉啊。”李复嬉皮笑脸的应对着。</p>
“你!”</p>
李世民伸指着李复,指都颤颤巍巍的。</p>
“李复!你是不是属猴的!”</p>
“给你个杆子你就顺着往上爬?!”</p>
李世民气的直拍桌子。</p>
“又没外人。”李复笑着摆摆:“您话都到这个份上了,我要是不顺着您的话往下接,那我不亏了吗?”</p>
“再者了,臣弟也知道,二哥这是玩笑话。”</p>
“二哥先喝口茶,冷静冷静。”</p>
“哼!!!”</p>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p>
随后端起边的茶杯,喝了口茶润润嗓子。</p>
“臣弟跟二哥提起颜相时,其实也是因为听这位颜大夫,身体不太好,二哥为了他的身体,还经常请宫中的御医给他诊脉,来来回回赏赐了不少药材。”李复解释着:“二哥如此做,肯定是为了颜大夫好,希望他能够调养好身体。”</p>
“哎呀,但是调养身体这事儿吧,二哥心里应该也有数,但凡是在朝中做官,参朝理政的,没有个停歇的时候,一天天的,操不完的心,算不得真正的休息调养。”</p>
“与其让颜大夫继续在朝堂上,拖着病体干活,倒不如让他专心先将身体调养好。”</p>
</p>
“二哥你是知道的,臣弟的庄子上,书院里,孙道长也在呢。”</p>
不能整个宫中的御医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孙思邈,但是吧,种种原因之下,也难。</p>
李世民蹙着眉,听着李复狡辩。</p>
“就让颜大夫到庄子上的书院里,住上一段时间,专心调养,多好?二哥您呢?也落个体贴臣下的名声,这不一举两得嘛。”李复一摊:“我就这是好事儿吧。”</p>
等到将颜思鲁忽悠请到庄子上的书院里之后,颜相时在不在书院里,那都不重要了。</p>
重要的是颜思鲁已经在了。</p>
有颜思鲁在,往后再从颜家掏人,就简单了。</p>
李世民沉思。</p>
好像,也是这么一回事。</p>
颜相时的身体情况,总是反复</p>
而御史台,一来二去的也不差颜相时一个人了</p>
颜相时健康的多活几年,也是好事</p>
体贴臣下</p>
这话题聊下来,李世民也有点迷糊。</p>
有道理啊,的确是有道理。</p>
李复坐在对面看着李世民沉思,心里琢磨着,这事,靠谱!</p>
“此事,只是你我二人在这里,并不算数,还要问过人家颜相时的意见才行。”李世民道:“我可以让他过来,询问他的意见,但是他是否同意,这就难了,若是人家不同意,此事,也强求不得。”</p>
“那是当然。”李复应声:“只是如何,就烦请二哥,多多费心了。”</p>
李复对着李世民抱拳行礼。</p>
“哼。”李世民不爽的冷哼一声。</p>
“我知道了,你且回去等候消息吧。”李世民道:“我会见颜相时,与他这件事的,对了,你是要去琅琊,登门拜访颜思鲁吗?”</p>
李复点头。</p>
“是,颜思鲁可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又有哪一个是泛泛之辈呢?想要请人家来,自然是要展现诚意的,我亲自走一趟,去琅琊,哪怕是三顾茅庐,也要将人请到长安来。”李复坚定的着。</p>
能否请到颜思鲁,也是关系着日后庄子上书院的发展。</p>
这一步,一定要走的坚定!</p>
“那我也写一封信给他,到时候你看情况,是否再将我的信给他看。”李世民道:“书院的事情,明面上我不能帮忙,但是这样的事情,能帮一把我还是可以出帮你一把的。”</p>
李世民要给颜思鲁写信,打算将信里的内容写的诚恳一些。</p>
当年颜思鲁辞官离开长安,李世民心里也有数。</p>
读书人,尤其是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人,本身有些名望的人,对于武德九年发生的事情,心里恐怕是有芥蒂的。</p>
自己这个皇帝,只是当了不到半年的太子,就登基了,在颜思鲁看来,他能做的不多,能的不多,那就只能辞官以表态度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