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好,也只是个例,是我个人能做到的极致了。”</p>
“将一个庄子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庄子上的人,有目共睹。”李复感慨道:“只是一个庄子便如此,整个大唐,不其他,比起前隋来,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
这天下打完了仗,可以是百废待兴了。</p>
贞观朝才四年,这四年期间做的事情就不少了,比武德朝九年,做的都要多。</p>
主要还是在平定北方草原上,进展着实快。</p>
“发展起来不容易,可若是破坏起来,太容易了,天灾,人祸,战乱。”苏定方道:“前隋的时候,天下多少人口,而经过那些年的战争,到武德年,十室九空,民生凋敝。”</p>
“现在朝廷虽然苦心经营,致力于恢复天下人口,但是许多事情,不由人。”苏定方应和着。</p>
两人喝着酒,吃着菜,聊着天。</p>
夜色逐渐深沉,吃饱喝足后,也有了困意。</p>
后半夜,两人各自回到船舱房间里,趁着这会儿凉快,睡个安稳觉。</p>
次日倒是不用这么早就起床,反正是在船上,起不起的也不耽误行程。</p>
晚上虽喝了不少酒,但是两人也都没喝醉,第二天半上午的时候就睡醒了。</p>
虽然已经是入秋了,可是秋老虎着实厉害,上午也是被热醒的。</p>
李复穿了两层纱衣。</p>
船上的船工,这会儿都光着膀子在船上干活呢。</p>
船上没有女眷,于是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p>
几日后,李复一行人到了琅琊地界,在城外找了个地方安营驻扎,着人去城内官府府衙中通报一声。</p>
好歹是有两百王府卫队随行的,全身盔甲武器的,若是不打声招呼就入城,必然会生出不少麻烦来。</p>
琅琊郡,如今是叫沂州,治所为临沂。</p>
之所以习惯叫琅琊,也是因为有世家祖籍琅琊,叫习惯了。</p>
隋朝开皇三年的时候就叫沂州,后大业三年,沂州复为琅琊郡。</p>
又在武德四年的时候,改称沂州,所辖七县,临沂、费、颛臾、沂水、东安、莒、新泰。</p>
唐俭封莒国公,就是沂州下辖的莒县。</p>
城内官府在得知消息后,县令,县丞,主簿,县尉赶忙匆匆出城迎接。</p>
这可是长安城来的郡王。</p>
还是与陛下亲近的郡王,可不敢慢怠。</p>
城外营地之中,双方见了面。</p>
“下官拜见泾阳王殿下。”</p>
从进了营地,看到营地里身着铠甲,持矛,挎刀,负弓箭的士兵,四名官员不由得暗暗心惊。</p>
再看营地里的马匹。</p>
这</p>
他们一看便知道,这营地里的兵士,都是精锐当中的精锐。</p>
这也得亏泾阳王派人提前进城打招呼了。</p>
要是这一行人招呼都不打,就进了城中,也着实令他们胆战心惊了。</p>
李复面带微笑与这边的官员寒暄。</p>
</p>
他们这些人,不可能一直在城外驻扎着,住在城外。</p>
总共二百多号人,还是要进城里住的。</p>
客栈之中容纳不下,那就只能住城内驿馆当中了。</p>
来的时候李复还琢磨着,要是这边也有服务区该多好,安置下这两百多人马,一点问题都没有。</p>
虽城内也有驿馆,但是驿馆能住多少人,还不知道呢,想要安顿下这两百多号人的吃喝拉撒,可不容易。</p>
这两百的王府卫队,就是为了保护李复而来,到了这边之后不可能卫队住在城外,李复几人住在城内,万一有什么事情,再入城恐怕都来不及。</p>
尤其到了晚上,城门关闭,想要开城门可一点都不简单。</p>
李复与几名地方官员寒暄了几句,起要住进城内驿馆的事。</p>
“这”县令面色有些为难,随后拱道:“殿下,这城内的驿馆,恐怕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兵马”</p>
李复微微皱眉。</p>
“这么大的一处城池,驿站两百来人,容纳不下?”李复再次确认一番。</p>
“殿下有所不知,城内的驿馆,有好些年没用了,这临沂城内,外来的人不多,便是有长安城的来使到城内,也未曾有这么多人,见驿馆年久无人修缮,也都纷纷住客栈去了。”</p>
“年久,无人修缮。”李复仔细品了品这句话:“这样啊”</p>
“那本王就只能自己给麾下的兵士们找地方安顿了。”李复笑道:“无妨。”</p>
随后,李复唤来了伍良业。</p>
“伍良业,你现在马上入城,找城中规模最大的客栈,包下来。”</p>
“一家不够就两家,两家不够就三家。”</p>
李复笑意盈盈的布置着任务:“尽量离得近一些,客栈酒楼,但凡是能住人的,临近的,包下来。”</p>
“是!”伍良业拱应声。</p>
而县令见李复这般,脸上的神情有些尴尬。</p>
城内的驿馆,修缮打理,这实际上是他们官府要做的事情,但是,官府没钱</p>
如今从长安城来了贵人,连驿馆都住不进去,转而要去包客栈酒楼</p>
脸上多少还是有些挂不住的。</p>
县令等人想着,驿馆住不了这么多人的话,泾阳王殿下,必然是要考虑将这支卫队留在城外的</p>
可李复是谁?</p>
一年一回的遇袭,这次带了这么多人过来,就是为了安全,为了震慑宵。</p>
将人留在城外,只带几个人进城?这怎么可能?</p>
如此,这一支卫队,不是白过来了吗?</p>
“殿下,下官”</p>
李复抬止住了县令的话头。</p>
“无妨。”李复笑了笑,没再多什么,只是跟这边的官员维持着表面的客套。</p>
知道这县令姓王,就足够了。</p>
“今日我等在城外凑合一宿,也就过去了,明日城中联系好了之后,我们再入城。”李复道:“只是毕竟带了兵来的,必然是要与县令打个招呼,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县令无须担忧。”</p>
“是是是。”县令连连应声。</p>
看到城内的官员如此,李复更是坚定了要将卫队带在身边的决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